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张夏准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作,揭开自由贸易与资本主义的神秘面纱。

内容简介

本书使用大量翔实、生动的案例深入探讨了自由贸易、外资管制、国有企业、知识产权、财政审慎等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问题,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颇具震撼力的事实:

那些富裕国家和国际机构极力推荐的所谓正统做法通常不利于经济发展,它们极力游说发展中国家取消的关税、补贴、外资管制等保护主义措施却是它们变富的有力工具。作为“过来人”的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鼓吹自由主义的发展战略,其目的不过是想“踢开梯子”,阻止发展中国家沿着它们走过的道路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莫桑比克的经济奇迹——如何摆脱贫困
  • 第一章 重温凌志车与橄榄树——关于全球化的神话和现实
  • 全球化的官方历史
  • 全球化的真实历史
  • 新自由主义者vs新的白痴?
  • 谁在管理世界经济?
  • 伪善者正在取胜吗?
  • 第二章 丹尼尔·笛福的双面人生——富国是如何变富的?
  • 英国拥抱全世界
  • 英国经济的双面生活
  • 美国参与争鸣
  • 亚伯拉罕·林肯和美国寻求最高权威
  • 其他国家,罪恶的秘密
  • 从历史中吸取正确的教训
  • 第三章 我6岁的儿子应该参加工作——自由贸易是否总是答案?
  • 自由贸易没有成效
  • 贫困的理论,贫穷的结果
  • 国际贸易体系及其局限性
  • 工业换农业?
  • 多点贸易,少点意识形态
  • 第四章 芬兰人与大象——我们是否应该管制外来投资?
  • 外资是必要的吗?
  • “外国资本的特蕾莎修女?”
  • 比军事实力更加危险
  • 无边界的世界?
  • “唯一比受资本剥削更糟糕的事情”
  • 第五章 人剥削人——私营企业好,公共企业坏?
  • 被告席上的国有制
  • 国家对私人
  • 国有的成功故事
  • 国有制的事实
  • 私有化的陷阱
  • “黑猫”“白猫”
  • 第六章 1997年的Windows 98——“借用”创意是错误的?
  • “在天才的火焰上添加利益的燃料”
  • 约翰·劳与第一次技术“军备竞赛”
  • 律师介入
  • 使米老鼠更长寿
  • 密封的无皮三明治和姜黄
  • 连锁专利的暴政
  • 苛刻的规则与发展中国家
  • 取得恰当的平衡
  • 第七章 不可能完成的使命?——财政审慎是否走得太远?
  • “抢劫犯、武装的强盗和凶手”
  • 此通胀非彼通胀
  • 价格稳定的代价
  • “审慎”政策何时不够审慎
  • 凯恩斯主义为富国所用,货币主义为穷国所用
  • 第八章 扎伊尔与印度尼西亚——我们应该支持腐败和不民主的国家吗?
  • 腐败损害经济发展吗?
  • 繁荣与诚实
  • 市场力量过多
  • 民主与自由市场
  • 当民主破坏民主时
  • 民主与经济发展
  • 政治学和经济发展
  • 第九章 “懒惰”的日本人和“偷盗”的德国人——某些文化会阻碍经济发展吗?
  • 文化会影响经济发展吗?
  • 什么是文化?
  • 杰克医生与海德先生
  • 偷盗的日本人和偷盗的德国人
  • 变迁中的文化
  • 再造文化
  • 结语 圣保罗,2037年10月——世界会变得更好吗?
  • 违抗市场
  • 为什么制造业重要
  • “别在家尝试”
  • 使竞技场倾斜
  • 何为正确,何为容易
  • 致谢
  • 译后记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写道:“任何国家依靠保护关税与海运限制政策,在工业与海运事业上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发展水平,在自由竞争下已经再没有别的国家能同它相抗衡,这时,代它设想,最聪明的办法莫过于把它爬上高枝时所用的梯子扔掉,然后向别的国家苦口宣传自由贸易的好处,用那种过来人后悔莫及的语气告诉它们,它过去走了许多弯路,犯了许多错误,到现在才终于发现了自由贸易这个真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一直以为自由贸易绝对正确,这本书给我当头一棒,让我感到清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过去对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有一定的认同,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这套理论是需要选择性执行的。在起步阶段重点发展自己优势产业绝对没有错,但也是在国家保护自身幼稚产业,外国金融资本管控的前提下,且在过程中不断投资未来,发展更有未来前景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而不是绕过制造业直接去做利润更高更轻松的服务业,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就不可能实现弱国逆袭,就容易被瑞士和新加坡的表面假象所迷惑,他们置身发达国家,正是因为有强大的制造业做支撑。而富国的伪善者,只会在旁边给你推销一堆对其自身利益有利的政策和建议,通过各种全球或区域性组织,通过各种专利,限制弱国的发展,强行把弱国跟富国拉到同一个竞技场,在你弱小的时候你如果不通过补贴本国企业,限制外国资本自由投资的方式,就相当于巴西国家队跟一群 11 岁小女该在同一个球场竞技一样,必死无疑。说一套做一套,对于一些既得利益的富国来说,再正常不过了,并不是他们有多恶毒多自私,只是在利益面前,在更容易的方式面前,大家都做出了最理性的选择。再回看这几年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压限制中国,谁胜谁负,像周总理一次在回答外国记者提问说的:“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