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方位展示外星生物从形态到运动,从智力到语言。

内容简介

既然没有外星人到地球来,我们要怎么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呢?

剑桥大学动物学家阿里克·克申鲍姆博士利用他对地球上的生命和(适用于全宇宙的)达尔文进化论的专业知识,为我们解释了外星生命可能的样子:这些生物会如何移动、社交和沟通。举例来说,通过观察用电流脉冲来表明社会地位的鱼,我们可以看到其他星球上可能会出现通过电进行的交流沟通。

由于要在海床上移动的进化压力,地球上的动物一般都具有左右对称的特性;而在其他星球上,那些在半空中或是焦油状质地的环境里进化的生物可能就没有任何对称特质。

目录

  • 版权信息
  • I 引言
  • II 形态与功能:不同世界的共通之处
  • III 什么是动物?什么是外星生物?
  • IV 运动—小步快跑与空间滑翔
  • V 交流渠道
  • VI 所谓的智力
  • VII 社会性—协作、竞争与休闲
  • VIII 信息—非常古老的通货
  • IX 语言—独特的技巧
  • X 人工智能—宇宙中全是机器人?
  • XI 正如我们所知的人类
  • XII 结语
  • 致谢
  • 插图列表
  • 延伸阅读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外星世界一直是人类探索的谜题之一,从以为天圆地方的古人开始,到望远镜和宇宙飞船的诞生。小时候学习到宇宙是无限大的,那时对于无限还不是很理解,以为就是无边无际的大,后来知道其实宇宙也有边,只不过以人类的探测水平是暂时看不到的,且宇宙自从诞生一直在扩散,扩散速度还是光速的好几倍。在这样大的宇宙中只有人类这一种智慧生物显然有点不合常理。人类的出现到底是自然选择进化还是有 "外力" 干预,这个问题有很多书都在写,巧合的是好像所有文明关于创造人类的事情都跟蛇有关,基督教写是因为夏娃被蛇引诱偷吃了禁果,中国人认为是人首蛇身的女娲创造了人类,玛雅人的羽蛇神,印度人的纳迦神,埃及也有类似伏羲女娲一样的一对创世蛇夫妻,不记得叫什么了,这真的只是巧合吗?从智人变为人类的考古发掘中间也是出现了断层的,所以还真是一个神秘的问题呢哈哈。读完这本书还有点无力感,面对如此大的宇宙,人真的很渺小,且对宇宙智慧生命的发现只能用 “猜测” 来研究,生而为人到底是为什么?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文化发展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前身是印刷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建立,是中国文化发展集团(原中国印刷集团公司)下属唯一一家中央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