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史为主的综合性纪实月刊。

内容简介

本期重点文章《1920年毛泽东为何父忧未归》《周恩来推敲“外交辞令”二三事》《运动员、教练和球拍的“心理学”》《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家国情怀》《诗人这样写“先生”》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1920年毛泽东为何父忧未归
  • 周恩来推敲“外交辞令”二三事
  • 运动员、教练和球拍的“心理学”
  •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与陈云调整工商业
  • 烂泥坑的“秘密金库”
  • 一位山西乡绅笔下的抗日战争
  • 中苏“响尾蛇”导弹事件
  • 中共中央长征时出席会理会议人员考证
  • 谁为毛泽东烹制武昌鱼?
  • 中共“两邓”“二小”的革命情谊
  • 贺敏学晚年思亲念友游故地
  • 太子的“课程表”
  • 以“中国面孔”读懂中国(系列三)
  •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家国情怀
  • 中轴线形成的轨迹
  • 北京中轴线何以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 见证民族苦难与辉煌的北京中轴线
  • 《燕京访古录》记载的中轴线遗闻逸事
  • 1949年初接管中南海始末
  • 抗战中诞生的中国第一座地下水电站
  • 诗人这样写“先生”
  • 父辈的北平地下交通线活动往事
  • 南京地下党组织劝说李宗仁签署释放“政治犯”令
  • 留下“托孤书”的红军骁将王尔琢
  • 红岩烈士“最后的嘱托”
  • 电影《奇袭》主角原型张魁印的传奇故事
  • 古今军乐谈
  • 满纸师生谁寄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史海拾贝

    偶尔发现这本杂志,放入书架,有空就慢慢看一篇,恰逢北京中轴线入遗,读来对此有了全面初步了解,颇有收获,这一系列的杂志会持续关注更新,作为了解历史细节的窗口,开拓视野的书,读史读经典是人生最好的礼物和享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周恩来有外交巨擘之称,在 20 世纪的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他能够站在世界和平发展的高度,以战略家的眼光审时度势,在国际外交场合积极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针,为迅速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也为人类和平和世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正如毛泽东评价的那样:“周恩来很有才干,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他比我强,很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灵活地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周恩来思维缜密,目光敏锐,以超人的洞察力审视对外交往中的一词一句、一举一动,不放过一丝疏漏,不忽视一点轻慢,倾尽心力维护祖国尊严和国家长远利益,彰显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卓越的外交智慧。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回忆说:“周的机敏胜过我认识的任何一个世界领导人。”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炎黄春秋》杂志社

      《炎黄春秋》杂志创刊于1991年,由时任中顾委常委的萧克将军发起创办,由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业务指导、日常管理和经费支持。2014年,《炎黄春秋》的主管、主办单位正式变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