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透过县域之治,理解中国特色的政治与经济互动。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作者团队历时5年的实地调研,系统解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种独特的城镇化路径——小县大城,即空间体量较小,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通过独具特色的产业政策形成高水平的发展路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以小县大城破解县域发展难题
  • 前言 小县城,大中国
  • 第一章 导论
  • 大国大城与小县大城
  • 将县域作为方法
  • 国家治理基本单元
  • 二元结构破解途经
  • 洞见中国基层百态
  • 本书缘起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概念图谱
  • 引子:县城文学与基层中国
  • 概念与类型
  • 认识小县大城
  • 四种样态
  • 构成要素
  • 县域人口变迁
  • 改革开放后的劳动力洪流
  • 迈向城乡均衡发展
  • 城乡中国新时代下的小县大城
  •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 乡土中国与城乡分割
  • 城乡中国与城乡互动
  • 城乡中国与小县大城
  • 第三章 形成机制
  • 引子:“你在大城市奋斗,我在小县城享受?”
  • 政策驱动:一只看得见的手
  • 县域间的晋升锦标赛和竞争达标赛
  • 发展模式的转向
  • 上下级的层层分包和策略回应
  • 撤县设区“急刹车”下的前路不明
  • 市场主导:那只看不见的手
  • 剪刀差带来的汲取型结构
  • 强县域能否走出“三低循环”
  • 保重点让小县城得到新机遇
  • 社会支撑:挥舞两只手的身体
  • 让人忧心忡忡的教育
  • 让人负担不起的医疗
  • 让人踯躅不前的养老
  • 迷人的城镇化之梦
  • 继续创造经济奇迹?
  • 重新加载洗脚上田梦?
  • 多元城市生态图景
  • 大国大城与小县大城水火不容?
  • 小县大城的圆梦计划
  • 第四章 治理逻辑
  • 引子:小县城的“大三角”
  • 四阶段发展逻辑
  • 产业发展的阶段演进
  • 小县大城的县域发展接力赛
  • 接力赛冲刺之后
  • 小县大城四大特征
  • 小县域、大城关
  • 少人口、大聚集
  • 小产品、大产业
  • 小环境、大发展
  • 第五章 十字路口的徘徊
  • 引子:城进一定村衰?
  • “城进村衰”的马太效应
  • 产业结构单一的利与弊
  • 劳动力集聚的兴与衰
  • 城关镇繁荣的起与落
  • 不得不面对马太效应
  • 小县大城如何应对“不可能三角”
  • 乡村空心化与谁来发展产业
  • 就地村镇化
  • 城乡两栖
  • 蜜糖抑或毒药?
  • 小生产大服务的鲍莫尔病
  • 小县城大生态的拉锯战
  • 小城关大农村的虹吸效应
  • 城镇化钟罩与县乡村钟摆
  • 产业为何能聚人
  • 县域为何能留人
  • 城乡两栖为何更有性价比
  • “离土不离乡”的就地村镇化
  • 就地实现村镇化?
  • 就地村镇化开了历史倒车?
  • 能否打破“钟罩”并结束“钟摆”?
  • 第六章 迈向强县、兴镇、富村的未来
  • 引子:农民和村落走向终结?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县域城镇化的三条道路
  • 扩权强县的建制城镇化
  • 县域“镇”兴的非建制城镇化
  • 强村富民的就地村镇化
  •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的趋势性判断
  • 判断I:农民不会消失
  • 判断II:小规模农业仍将长期存在
  • 判断III:城乡融合背景下将出现逆城镇化趋势
  • 推论:就地村镇化能够作为促进城乡融合,维系农民与农业的空间载体
  • 趋势I:多元城市生态中的就地村镇化
  • 趋势II:建立三层次城镇化统计口径
  • 小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 多元城市生态的国际视野
  • 城市化与贫民窟可以不同步
  • 多元城市生态展望
  • 立足小县城,展望大中国
  • 县城回归本质
  • 乡村拥有体面
  • 强县、兴镇、富村
  • 后记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