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统梳理16-18世纪中国古代文化在西方传播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为主题,以16-18世纪为重点,以人物,机构和刊物为抓手,较为系统的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西方传播和影响。本书是国内第一次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做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学术上的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开拓儒学早期西传欧洲研究的新领域
  • 导语
  • 第一章 罗明坚: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西传的开拓者
  • 一、首次将儒家经典《大学》的部分内容翻译成拉丁文
  • 二、绘制了欧洲的第一份中国地图
  • 三、第一本介绍中国及在中国传教的拉丁文著作
  • 四、第一次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
  • 五、罗明坚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 第二章 来华耶稣会: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西传的桥梁
  • 一、“礼仪之争”前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翻译
  • 二、“礼仪之争”中在华耶稣会会士对中国典籍的翻译
  • 三、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典籍翻译的一个初步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哲学家孔子》:18世纪欧洲的中国哲学名著
  • 一、《中国哲学家孔子》简介
  • 二、《中国哲学家孔子》与礼仪之争
  • 三、《中国哲学家孔子》的跨文化特点
  • 四、《中国哲学家孔子》的世界文化史意义
  • 五、《中国哲学家孔子》的基本内容
  • 六、书中译文的分析:摇摆于欧洲与中国之间
  • 七、对中国知识认识的推进
  • 第四章 16-18世纪中国文化经典对欧洲的影响
  • 一、全球史观下新的思考
  • 二、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
  • 三、中国思想的价值
  • 四、启蒙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
  • 第五章 一个初步的研究总结
  • 一、耶稣会中学西传事业的翻译数量和时段划分
  • 二、16-18世纪中学西传的一个小结
  • 三、16-18世纪中学西传研究滞后的原因
  • 结语
  • 附录
  • 一、《入华耶稣会年报告档案文献目录》中传教士关于“礼仪之争”之记载的目录
  • 二、欧洲最早的儒家经典翻译
  • 三、波塞维诺《图书选编》(1593)中的中国
  • 四、罗明坚在《图书选编:有关历史、学科、救世的学习方法》中有关中国的记载
  • 五、《中国哲学家孔子》中的《中庸》译文择录
  • 六、卫方济《中国六经》法语转译本前言
  • 书目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