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三言·醒世恒言》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俗称《三言》,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集。

内容简介

《三言·醒世恒言》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旷世名著“三言”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部。《三言·醒世恒言》所收的四十篇话本中,利用宋元旧本改编的,已经很少了,可确证的不足七篇,其他都是明代的作品,可能大部分是冯梦龙自己的原创。因此,直接反映明代社会生活及其思想道德观念的作品,就占了大部分,其认识价值自然相应地提高了。它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表现了明代中后期城乡工商业的繁荣给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的冲击,同时塑造了一批商人的形象,给人印象很深。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注本“三言”题记
  • 第一卷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 第二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 第三卷 卖油郎独占花魁
  • 第四卷 灌园叟晚逢仙女
  • 第五卷 大树坡义虎送亲
  • 第六卷 小水湾天狐诒书
  • 第七卷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 第八卷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第九卷 陈多寿生死夫妻
  • 第十卷 刘小官雌雄兄弟
  • 第十一卷 苏小妹三难新郎
  • 第十二卷 佛印师四调琴娘
  • 第十三卷 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 第十四卷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 第十五卷 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 第十六卷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
  • 第十七卷 张孝基陈留认舅
  • 第十八卷 施润泽滩阙遇友
  • 第十九卷 白玉娘忍苦成夫
  • 第二十卷 张廷秀逃生救父
  • 第二十一卷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
  • 第二十二卷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纵欲亡身
  • 第二十四卷 隋炀帝逸游召谴
  • 第二十五卷 独孤生归途闹梦
  • 第二十六卷 薛录事鱼服证仙
  • 第二十七卷 李玉英狱中讼冤
  • 第二十八卷 吴衙内邻舟赴约
  • 第二十九卷 卢太学诗酒傲公侯
  • 第三十卷 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 第三十一卷 郑节使立功神臂弓
  • 第三十二卷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 第三十三卷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 第三十四卷 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 第三十五卷 徐老仆义愤成家
  • 第三十六卷 蔡瑞虹忍辱报仇
  • 第三十七卷 杜子春三入长安
  • 第三十八卷 李道人独步云门
  • 第三十九卷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 第四十卷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因缺乏 故提倡

    醒世恒言,书如其名,力劝人们遵循古老的道德传统,不为现实所惑,做出太多不人道的事情。  书中的故事都是在知恩图报,言而有信,还有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基本情节。而且故事都是一段一段的。每个都不长,看起来就像一本小时候的故事书。每个故事都在犬人心向上,启迪民智。  但我们似乎应该考虑到一点,冯梦龙写这本书的时代背景,正式明末。万历,社会整体活力被禁锢了,即使呼吁人们关心社会道德的东林学派最后还是被魏忠贤等阉党所灭。社会正义的力量收到压制,贪污受贿成为了主流。冯梦龙在此条件下创作的三言,其用心不言而喻。  我的理解就是,社会最缺什么,所以最呼吁什么。那么,由此可见冯梦龙所处的社会里。社会最缺的必然就是这些。书的故事里面有很多花啊,动物啊比人还有人性。知恩图报,而言有信等等。不过借以讽刺当时的人罢了。  但冯的这本书里面从来就没脱离过由孔子而始的社会道德的界限。期望纯粹用道德解决所有的问题,和当时的统治者一样的天真。社会道德的缺陷,往往是由于法律的不健全,不能保障人的安全。大部分人保护自己的状态就是,既然不能和邪恶势力斗争,那就加入他们。所以每个人最后都成为邪恶的一部分。  我们现在每天都在提倡社会各种道德,本质上都是因为我们缺少它。但好的社会风气不仅仅是由道德来支撑的,也是由于法律来支撑的。健全法制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主要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听故事是一种兴趣

      犹然记得那年暑假在家,早上起来搬粮食出来晒,天青云白,俗语说瓦块云晒死人。看着晒粮食,读三言二拍,竟然不觉得热,一个假期,将三言二拍四大名著等看遍,都是老版本的书,一套绣像插图毛宗岗点评的三国演义只要一块六,真的是美好的回忆。如今重读三言,故事倒是记不太清楚,但是翻开书,那些故事混着旧纸张的味道,以及夏天那热气蒸腾一起在记忆中活泛起来,心境虽然不同,但是依然怀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中国古典文学

        应该说,中国小说史研究的成绩是比较突出的。自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筚路蓝缕以发其端,确不愧为开山之作。同时有马廉(隅卿)、郑振铎(西谛)诸家,以治小说版本之学著称,且大力进行了搜奇抉秘的收藏工作。稍后更有孙楷第治小说书目,傅芸子、王古鲁自东瀛广求孤本,阿英则致力于晚清稗史,赵景深、李家瑞等更把研究范围旁及其它通俗文学,以与古典小说相印证。这些专门家为古典小说研究确实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后人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