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55千字
字数
2016-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卷《李达全集》,汇集李达同志一生的著作、译作、论文、演讲稿和书信。本册是第十八卷。
内容简介
李达同志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大师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他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思想史等众多领域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留下了大量著作、译作、论文、演讲稿和书信,它们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思想资源。
据初步考证和统计,李达一生撰有25部专著、20部译著、200多篇文章和讲演稿以及大量的书信、诗作等,共约1000万字。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要从理论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能不认真研读李达的论著,就必须倍加珍视李达文献这一宝贵的思想资源。
《李达全集》共计20卷,汇集李达同志一生的著作、译作、论文、演讲稿和书信,大体上按时间顺序编排,并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专著,合并为10卷。第二部分为译著,合并为8卷。第三部分为论文、译文、演讲稿和书信,分为2卷,其中,一卷为1919年至1949的论文、译文集,另一卷为1950年至1966年的论文、演讲稿和书信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实用主义
- 梁漱溟政治思想批判(1956.7)
- 在百家争鸣的政策下怎样对待资产阶级的哲学和社会科学(1956.9)
- 《武汉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发刊词(1956.11)
-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发刊词(1956.11)
- 胡适反动思想批判(1956.11)
- 纪念伟大的孙中山先生(1956.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话(1956.11)
- 第一章 宪法及宪法之史的考察(1953.10)
- 第一节 宪法、国家与法律的意义
- 第二节 奴隶制的国家和法律
- 第三节 封建的国家和法律
- 第四节 资产阶级国家和宪法
- 第五节 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和宪法
- 第二章 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第一节 我国宪法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 第二节 我国宪法是全国人民为建成社会主义而斗争的宪法
- 第三章 我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
- 第一节 我们国家的性质和政治制度
- 第二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第三节 我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
- 第四节 优先发展国营经济
- 第五节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六节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七节 国民经济计划化
- 第四章 国家机构
- 第一节 我国国家机构的系统及其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国家机构的领导核心
- 第三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第五节 国务院
- 第六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
- 第七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第八节 人民法院
- 第九节 人民检察院
- 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第一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人民民主本质
-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
-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 在武汉市人民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1956.12)
- 新年致词(1957.1)
- 我打算写两本书(1957.1)
- 1920年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57.4)
- 怎样做一个社会主义大学生
- 大胆地“鸣” 大胆地“放”(1957.5)
- 回忆党的早期活动(1957.6)
- 从右派的进攻看知识分子必须加强改造(1957.7)
- 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大好事(1957.10)
- 费孝通的买办社会学批判(1957.10)
- 致在反右斗争中站在前列的同志们(1957.10)
- 在表扬反右派斗争积极分子大会上的讲话(1957.10)
- 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57.10)
- 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1957.11)
- 友谊的祝贺(1957.11)
- 在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57.11)
- 十月革命与中国知识分子(1957.11)
- 向决心到农村去的同志们说几句话(1957.12)
- 在宣布批准下乡劳动锻炼名单的大会上的讲话(1957.12)
- 元旦献辞(1957.12)
- 《理论战线》发刊词
- 批判马哲民的《实践与认识》(1958.1)
- 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筹备委员会上的致词(1958.1)
- 干劲加钻劲,科学大跃进(1958.3)
- 为“共青团园地”题词(1958.3)
- 徐懋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正(1958.3)
- 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规律(1958.3)
- 在化四同学生产实习汇报会上的发言(1958.4)
- 整风运动的辩证法(1958.5)
- 我国现阶段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1958.6)
- 七一回忆(1958.7)
- 反对现代修正主义(1958.8)
- 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改正学风、教风和文风(1958.11)
-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万岁(1958.11)
- 有的放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