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5.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76千字
字数
2022-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剧本游戏(剧本杀)写作开先河之作,内容涵盖行业发展、创作指导、经典剧本解析等方方面面,是剧本游戏行业入门必读书。
内容简介
如果你是一名剧本游戏(俗称“剧本杀”)新手编剧,那么你一定会在写作中遇到过以下棘手问题:
剧本游戏分为哪些类别?
如何控制游戏时长和字数?
如何设计线索卡?
如何根据线索卡把控结构?
如何设计核心诡计?
如何在密室中设计承载时空的元素?
如何将剧情与人物设定有机结合起来?
如何将剧情设计得更吸引人?
如何将DM的作用贯穿其中?……
本书可作为新手编剧进入剧本游戏行业的入门书。
本书从写作要点的角度出发,浅析国产剧本游戏的发展现状,以及玩家、店家、发行、作者之间的商业逻辑;展示了如何充分利用前人反馈的经验,让潜在客户了解原创编剧的作品价值;收录了交互设计、线下互动游戏经营者、影视娱乐从业者的观点;展望了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未来。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相关概念,编者采还用了名家对话、从业者自述、互动思考等形式进行阐述。无论你的职业经历和专业背景如何,只要你对剧本游戏这一新生事物感兴趣、有疑问,就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名单
-
卷首语 写给剧本游戏创作者:青年编剧要以身作则
-
前言 踏上剧本游戏写作之路
-
第1章 剧本游戏的本质属性
-
剧本游戏的优质形态
-
剧本游戏的本质:交互游戏
-
剧本游戏卖给谁
-
第2章 剧本游戏的选题思路
-
剧本游戏编剧从哪里来
-
写作选题的准则与立场
-
第3章 剧本游戏的文本组成
-
文本组成
-
时长是写作的前提
-
第4章 关于剧本游戏类型的思考
-
商业依据
-
嫁接产物
-
“悬疑”“推理”的标签
-
不同时代的社会派推理
-
第5章 剧本游戏主流类型解析
-
最原始的类型:硬核推理
-
纯爱至上:情感沉浸本
-
选择与竞技:机制、阵营本
-
情怀与情绪的魔力:主题氛围本
-
类型创作标准的意义
-
第6章 密室诡计在剧本游戏写作中的应用
-
卡尔是谁
-
忘记那条自以为是的密道
-
剧本游戏中常用的密室诡计
-
第7章 DM的自我修养
-
DM是什么
-
DM的岗位职责
-
第8章 剧本游戏连锁店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行业常用词汇表
-
后记 剧本游戏未来的样子
展开全部
一本,如何让爱你的人再爱上你的攻略
很多人习惯 “交差” 式的工作,凡事都以完成为标准,不顾效果的好坏,也不修正过程中的缺失。长此以往,特别容易陷入低水平的忙碌。但具备编剧性格的人,不允许自己存在是一份垃圾,更不喜欢难得来一场人生的生活被决定。但该怎么做呢?做自己、创造自己。在创造剧本杀这本书里,看到实操性创作剧本的作法,仔细看操作细节,我们能见到作者正在用他的意念勾射如何主导生活的作法。通篇浏览起来,你会有三个感知:有趣、有理、有用,会有一股想要跟著作者团队一样的起步,不管现实层面能不能做?至少你看外界的角度会不同。有编剧性格的滋养,会让你不只是变成问题解决者,更酷的是,别人以为的问题、在你的世界中根本没出现过,不让问题成立,就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无视问题的勇气和能力是不明觉厉,是经过非常多看不见的努力沉淀起来的、是遇过异常多考验折腾出来的;因此,不要害怕自己会出错,也不要害怕工作出错会受到批评。这就像是投资市场,只要有理性用更高格局,会知道历史数据是熊市占七成以上的时间。只要接受把失败把挫折把疲累视为常态、不怕不确定、不怕难以理解、不怕被消耗,只要时时刻刻有如童慧琪老师《正念冥想》课程、固定时间进行正念慈爱冥想习惯、能很快地跳脱出被痛苦折磨状态。:你的幸福你能掌握。就是去抽离自己当下的生活、看看身边所有朋友、事情、工作,并不是被他们追、而你是运作他们前进的编剧人,是不,你的感知只有你在感知、剧情你怎么写怎么、日子就怎么过。本书在清晨给我莫大鼓舞力量、让我知道怎么让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继续相爱!关键真的是,编剧必須先给定每个人该有的角色(role),类似熊逸老师在马拉松长跑《资治通鉴》、华杉老师儒家实战派践行课程、就是在强调正位的力量,名正则言顺则事情易成。接着给予有资源整合和协助的网络,並有反脆弱性勇氣、不怕挫折、积累前进以主动寻求反馈,争取承担更大的责任,参与更重要的工作,才是提升自己的不二法门。谢谢得到电子书团队、持续引进实操性这么好的书。让人更爱这个世界、真的是愛的攻略呢,推荐!☺️
哪个本格推理迷,没有一颗写推理剧本的心呢?
因为前三个月自身的懈怠,推理小说读的不那么积极了。兴趣点这个东西,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个月就又有了疯狂阅读推理小说的意愿。一本接着一本,恨不得读一本正书,就搭配着一本推理小说了。而且,我还找到了,兼顾【得到】与【微信读书】平衡的方法。所以,很多很多【得到】不提供朗读版的书籍,我现在都是在【微信读书】阅读,然后再回到【得到】去啃一些大部头,或者合集。这样既可以满足【得到】的阅读挑战,又可以把想读的书都读了。今天这本《剧本游戏写作入门》就是这样的书。其实很早以前,我就把它加入到书架上了。我也不理解【得到】为啥不提供这本书的朗读版。今天实在按捺不住了,就在【微信读书】把这本书读完了。真的是我比较喜欢的书籍。因为我是一个纯纯的本格推理迷,在没有炼成听读能力之前,还只是叶公好龙的状态。因为属实也没读过几本推理书籍,是不是真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喜欢,其实并不敢打包票。可随着这两年听读能力的养成,我读了几百本推理小说,各个类型的,各个时期的,各个国家的我都读过。关于推理小说历史的书籍我读的也不再少数。很多不存在电子版的书籍我为了阅读甚至自己花钱花精力自制成电子版来阅读。我才敢说我是真的喜欢。而又有哪一个推理小说迷,没有一个侦探的梦和侦探的心呢?无论是早期的报纸连载,还是结集出版单行本,无论是电台的有声书,还是影视剧里的推理片,一直以来,读者只有被动的通过接收来获得剧情。谁不渴望自己也是名操一时的大侦探呢。有了一些破案游戏后,多少好转一点。自己可以收集证据解谜了。可这也仅仅是被动的被告知答案好那么一点。就是多了一层自己参与取证分析的过程。可像书中描写的那样,在一众涉案人视和凶手的关注下,作为名侦探,将证据一一列出,讲逻辑层层梳理,最后铿锵有力的说出:“真相只有一个,凶手就是你” 的那份快感,在传统阅读、观影和游戏体验礼,永远不会有这样的高光时刻。然而,有了剧本杀之后,一切变得不一样了起来。最早我是在大连时,玩的类似的游戏。说实话,玩之前,我是从没看过芒果台的那个明星大侦探的。因为他面向的观众是大众,并不是资深推理迷,所以,无论是案件思路梳理,还是取证分析,以及按照真实案件的破案顺序思考和缜密的逻辑表达叙述,本格推理迷都是降维打击。也就是看那样的节目觉得过于稚嫩了。相反的,当时有一款主打集合各个游戏主播大 V 在一起玩狼人杀的网络综艺更受我们这些人青睐一些。逻辑不光严谨,而且套路多变,表达准确,情感真实,你就算是全神贯注,也很有可能猜错,被选手么误导。这才是有来有往的逻辑和智力的比拼。而当时我们在线下也构建起了固定的游戏搭子。狼人杀最好的人物搭配是十二人。我们能保证常驻人口不少于七个,且能力势均力敌,而偶尔搭建来的另外五人,多数也都水平在线,所以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固定的游戏圈子。可以说,那段时间是我过得最惬意的一段生活。后来,在其中一位成员的生日会上,主办者自己攒了一个剧本杀的本子,因为要留一个 DM(导游,引领游戏走向的玩家)在场内把控,我就被排斥在编剧之外了。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在游戏里的体验感反而出奇的好。这两个游戏编纂者对我太过熟悉了,所以他们给我的本子是最丰富的,这让我可以在几个关键时刻,都很好的引导了游戏的走向。而帅气的是,我们当时是多个门店联合,取证空间居然也都是真实的,案情搜证环节和谋杀现场都是真实体验的。虽然那是我第一次玩剧本杀,但是真的体验感爆棚。而游戏之后,里面其中一位参与者,本身就是桌游吧的老板,剧本杀业务也是他想开发的第二条产品线。基于我在游戏中展现出来的能力,顺利的被邀请为剧本杀本子的写手。真是无知者无畏啊,啥都不懂,体验本子也不多的我,就那么毫无畏惧的上了。构思了一周,设定了一个故事线,我就开始写了。不写不知道,一写吓一跳。这可比想象的难多了。推理小说,这需要思考主人公的故事就好。可剧本杀的本子,得一视同仁的写 6-8 个角色。为了增加参与感,要让每一个人都得和死者有过节。而他们只是没得手罢了。或早或晚的都到过现场,也都会在现场留下了痕迹。而且,有两三个人甚至都下手了,自己都不清楚是不是自己得手了。因为不能在剧本里明确的告知你不是。得到最后一个阶段时,才能明确的排除大多数人的嫌疑。但在之前几个环节,绝对不能透露每个人的身份。而且,这还不是多个角色故事线的有序穿插,还要拆分成三到四个回合的分段案情,要在不同的回合留下或者提出不同的线索。还要保证没条线索不止一个人能拿到,否则他掩盖住不说,游戏就改跑偏了。而有些证据,我们或明或暗的要通过取证环节、讨论环节来公布出来,不能被藏匿了。而如果拿到凶手牌的人故意隐藏,在下一趴时,还要想清楚如何不留痕迹的把这些被隐藏的线索通过剧本剧情的方式巧妙分享出来,保证游戏的走向。最难得是,还有写出三种难度。面对纯大众,没有本格推理意愿的玩家,也要让其有体验感。而来了高端玩家,你的本子也还要保证足够的逻辑合理性,让玩家有一种智商上被挑战的快感。你想想单单就这点要求,写个本子有多难。后来我离开大连,来上海发展。因为工作需要的关系,在公自私也玩了一些本子,基本上我觉得故事设定的都不够合理,体验感都一般般。21 年我们公司做广州的一个项目,里面也有一个 VR 剧本杀场馆的设定,我还亲自审过一个剧本杀的本子,把我恶习的呢一塌糊涂。本子写成那样还想卖钱,当玩家都是傻子吗?我是乙方出身,一般情况下,我都不愿意为难乙方。但那次可能是触动了我内心的一个弦吧,我把那个本子贬的一无是处,也不知道给作者是否带来了麻烦。对于纯本格推理迷来说,所谓的情感体验本、变格本,本身就心存偏见。再逻辑不严谨,故事讲述的混乱,那妥妥的就是招骂的行为。那之后上海疫情严重了。公司的效益一直也不好。再没有了体验的机会。当然也因为是我自己把生活的行程排的过于饱和了,连看电影的时间都抽不出来,遑论一场四五个小时的剧本杀体验了。但我大学同学体验过一个七到八小时的本子,觉得设定的相当棒,我也是想着有机会去尝试一下呢。说回到这本书。我不清楚为啥在得到上,这本书的评价这么低。估计是开篇那个序言闹得。因为写序言的是在体制内的一位大咖,张口闭口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要碰那些淫秽、学习、暴力、迷信的东西,总个人一种是我党内部读物的感觉。所以可能很多人上来的第一体验不好,又没读完,所以顺手给了差评。这也是有可能的。不过,我个人对这本书还是蛮喜欢的蛮认可的。可能是我的读这方面的书少,没有啥对比。不过他成功的诱发起了我再写剧本杀本子的兴致。尤其是有了这么多本格推理小说阅读的加持,和这本书提到的那些注意点的存在,我相信,这一次写的一定会胜过之前的那些尝试。如果你对剧本杀也感兴趣,推荐你跳过前言来阅读这本书。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