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8千字
字数
2010-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现代技术发展的角度,对人类之本提出了新的见解。具体内容包括拼写文字的时代、迷惑的生成、记忆的工业化、时间物体和滞留有限性等。
内容简介
《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系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的论著《技术与时间》的第二卷。作者在书中从现代技术发展的角度,对人类之本提出了新的见解。对于“谁”逐渐被“什么”代管,人类原有的特定记忆、种族记忆及个体记忆逐渐被新生的机器记忆所取代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迷失方向》正是迷失在技术浪潮中的现代人的真实写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拼写文字的时代
- 1. 拼写、确正与照相
- 2. 照片的确凿性衔接过去与现实
- 3. 作为照片的曾经在此的衔接
- 4. 历史与自爱
- 5. 可见的时钟、延迟的镜子和客观的忧伤
- 6. 不可名状
- 7. 精确性、不确凿性与相关差异
- 8. 《会面》,一切运动的不动的动力
- 9. 无人依托的过去的形象
- 10.厄科与那喀索斯
- 11.潘朵拉,镀镜和矫形的无知功能
- 12.存在的代价、思维的奔忙、基督学及结晶学
- 13. 西方的事故或补余的悖论
- 14. 技术的思维及与未来的关系
- 15. 确正与真理
- 16. 拼写的意向性
- 17. 确正,可重新活化与不可重新活化的条件
- 18. 拼写、共同体化及社会群体
- 19. 第三记忆,超越滞留
- 20. 原始史时期的过渡
- 21. 天才与奇迹
- 22. 诞生、孕育与科学
- 23. 辅助记忆的必要性
- 24. 论背景
- 25. 拼写文字的准则与存在的历史
- 26. 当今
- 第二章 迷惑的生成
- 1. 滞留有限性及“什么”的动力
- 2. 种族进化、记忆载体及程序文字
- 3. 时代与程序
- 4. 作为二次中断重复的选择:文码、同一性及差异性
- 5. “什么是在思维中定向?”——在已经在此中定向
- 6. 程序与美学
- 7. 风格的标志与不确实性程序
- 8. 对时空的钟爱、技术趋势及节律
- 9. 速度、程序及节律
- 10. 居住环境、技术趋势和非共同体化
- 11. 从神话文字到确正文字,速度与思维
- 12. 新的偏差
- 第三章 记忆的工业化
- 1. 滞留有限性的工业综合
- 2. 信息系统
- 3. 信息网络
- 4. 网络、权力与知识
- 5. 信息与文字
- 6. 模拟——数字仪器
- 7. 事件化
- 8. “实时”、事件与历史
- 9. 实时与政治
- 10. 载体、复制、处理及存档
- 11. 非共同体化
- 12. 信息与知识
- 13. 速度、紧迫性及风险
- 14. 记忆与政治
- 15. 生物综合,做就是说
- 16. “认识”科学
- 17. 相关差异同一性的问题:谁编程什么?
- 第四章 时间物体和滞留有限性
- 1. 意向性、图像意识和“认识”有限性
- 2. 《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讲座》源于《逻辑研究》
- 3. 时间物体的现象学分析和向内在时间意识过渡的内在性的发现
- 4. 原初联想、助产术与爱比米修斯原则
- 5. 流体力学和流程动力学,声音个体化及空间比喻
- 6. 过渡、漩涡与调转方向
- 7. 遗产
- 8. 图灵机器关联物的回声
- 9. 可见的时钟之时刻
- 10. 图像意识、记忆丧失及重新开始的自由
- 11. 重新建构、留声机这种模拟的时间物体的指向和脚
- 12. 事件化,滞留切实的出错可能性
- 13. 脆弱与回溯,作为“我们”的“谁”的延迟可能性
- 14. 流程的剪接
- 15. 历史、期待的回溯性及延迟的时间
- 16. 体验流的初级记忆与第二记忆的统一性和非体验的第三记忆的曾经存在
- 17. 现象学的困境
- 18. 《几何学起源》之几何的爱比米修斯原则
- 19. 技术的相关差异
- 20. 程序工业的时间物体
- 中法概念性词汇对照表
- 中法人名对照表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