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1958—2007,微缩五十年时代变迁,演绎幽微处世情人性。

内容简介

儒里赵村,江南一座简朴而风景如画的乡村,号称祖先是世代簪缨的高门望族。在这里,似乎天大的秘密都能守得住。浩劫岁月中维持完整,时代变迁中悄然离析。小说刻写家乡的村庄逐渐衍变的复杂过程,通过个人命运、家庭和村庄的遭际变化,描写江南乡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运动,并展现它可能的未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父亲
  • 走差
  • 半塘
  • 刀笔
  • 履霜坚冰至
  • 德正的新房
  • 天命靡常
  • 背起包,跟我跑
  • 妈妈
  • 预卜未来
  • 便通庵
  • 第二章 德正
  • 碧绮台
  • 一时瑜亮
  • 猪倌
  • 新田
  • 曼卿的花园
  • 白虎堂
  • 亲事
  • 一九七六年
  • 告别
  • 第三章 余闻
  • 章珠
  • 雪兰
  • 朱虎平
  • 孙耀庭
  • 婶子
  • 高定邦
  • 同彬
  • 梅芳
  • 沈祖英
  • 赵礼平
  • 唐文宽
  • 斜眼
  • 高定国
  • 老福
  • 永胜
  • 牛皋
  • 春琴
  • 第四章 春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此之前没有读过格非的作品,看完之后的感受蛮复杂,因为自己多多少少也能体会到那种永远无法回到过去的感受。随着年龄增长,童年并没有消失,反而成了一面镜子。我现在梦里梦见的常常是小时候的、少年时代的事情。这本书的结构前后有很大的变化,我想可能是作者越写越接近某种情绪的核心,并且也找到了最好的面貌来呈现,因此算不上什么缺点。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但如果我们这一代人要写回忆录,事物或许都会改变,其中的情绪世世代代都没变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曲江南乡村的哀歌

      我朝东边望了望。
      我朝南边望了望。
      我朝西边望了望。
      我朝北边望了望。


      只有春风在那里吹着。
      故事开始于 1965 年的除夕,父亲带着 “我” 去半塘村给人算卦。15 岁的女孩春琴在父亲的卜卦下,嫁给了儒里赵村 40 多岁的大队支书赵德正。
      儒里赵村一个又一个人物出场:有每日捕虾暗种罂粟的刀笔,有善弹古琴的名士,有妖娆风流的名妓,有暗藏秘密的特务,有失去胳膊、说一口流利英文的国民党军官,有三天两头就要死一回,一直活到九十多的病秧子…… 那个村庄卧虎藏龙,充满活力,热热闹闹。
      在四十多年的光景了,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儒里赵村裹挟其中,命运兜兜转转:父亲自缢于寺庙,母亲留下几百封信却终未能相见,德正被人陷害失去政治前途,梅芳从干劲十足的妇女主任成为闭门不出的幽人,英俊痴情的救火队长朱虎平被酒精夺取了精气神……
      儒里赵村也终于被搞房地产的堂哥赵礼平拆迁,空留下断壁残垣在阳光中晾晒。由于资金链的短缺,这里植物疯长,动物聚集,反而成了世外桃源。
      二十出头的时候,我离开家乡,在南京郊区工作。五十出头,又回到了故乡,与春琴成了一对老年夫妻,住在父亲死去的寺庙,挖井吃水,烧火做饭,种瓜点豆,回到了童年的生活。
      就像童年和父亲的那次出门一样,我和春琴再次去了半塘村,这次是上坟。可是坟地早已在拆迁的大潮中不知踪迹,只能徒然去寺庙上一炷香,告慰先人。
      就连现在的生活也不过是暂时的,资金链总会解决,新房总要建起来,我所生活过,并喜欢着的故乡生活终会消失。那些熟悉的人一个又一个离世,连一直死不了的老牛皋也已入土为安。这一小片的桃源不过是另一种虚妄。
      这是江南乡村逃不掉的命运,或许也是所有乡村逃不掉的命运。徒留离家的游子念念不忘,只能用笔墨将他们保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人物太特么多了,没什么印象深刻的性格

        平淡如水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