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微观生计系统与宏观政策互构推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转型升级。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的是如何将可持续生计理念嵌入农村反贫困战略,并以可持续生计为视角,以缓解乃至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农民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为落脚点,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及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理论,结合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及数量分析等具体方法,力图探索将可持续生计理念嵌入农村反贫困战略的机理,并从中长期层面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阶段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转型发展路径。

本书共分为八章,有关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转型建设的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和政策建议贯穿其中。

目录

  • 版权信息
  • 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解释
  • 一 贫困
  • 二 生计
  • 三 社会救助
  • 四 农村困境儿童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
  • 一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的代表性人物
  • 二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核心观点
  • 第二节 可持续生计相关理论
  • 一 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形成与发展
  • 二 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
  • 三 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核心要素
  • 第三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耦合
  • 一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内在契合性
  • 二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
  • 第四节 改进后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 第二章农村社会救助实施状况
  • 第一节 农村社会救助发展历程回顾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对受助者生计资本积累重视不够
  • 二 救助制度激励性不足,“贫困陷阱”问题仍较为突出
  • 三 对受助者救助多元化需求缺乏有效制度供给
  • 四 社会救助对象的识别与瞄准失当
  • 五 农村社会救助基层工作力量薄弱
  • 六 农村基层财政困难增加社会救助制度可持续运行风险
  • 第三节 典型调查:农村困境儿童社会救助问题
  • 一 农村困境儿童生活现状
  • 二 农村困境儿童需求分析
  • 三 农村困境儿童社会救助与保障问题分析
  • 第三章农村社会救助实施绩效评估
  • 第一节 农村低保的减贫效果分析
  • 一 相关文献回顾
  • 二 减贫效果实证分析
  • 三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二节 农村低保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 一 相关文献回顾
  • 二 测度指标选取、方法说明
  • 三 实证分析
  • 四 结论与启示
  • 第四章相对贫困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分析
  • 第一节 相对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状况分析
  • 一 相对贫困农户的识别
  • 二 相对贫困农户的生计资本测度
  • 三 相对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不同类型相对贫困农户生计资本分析
  • 第三节 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分析
  • 一 相对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分类与确定
  • 二 相对贫困农户生计策略优化驱动因素分析
  • 三 相对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
  • 四 实证结论
  • 第五章相对贫困农户发展能力分析
  • 第一节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第二节 数据来源、指标设定与测度方法
  • 一 数据来源与相对贫困家庭识别
  • 二 指标设定
  • 三 测度方法
  • 第三节 相对贫困农户发展能力的测度与分析
  • 一 家庭综合发展能力测度
  • 二 不同类型家庭发展能力测度
  • 三 研究结论
  • 第六章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社会救助实践
  • 一 美国
  • 二 英国
  • 三 日本
  • 四 澳大利亚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救助实践
  • 一 印度
  • 二 巴西
  • 三 泰国
  • 四 沙特阿拉伯
  • 第三节 国外救助政策实践对中国社会救助制度转型的启示
  • 一 以“发展”拓展农村社会救助基本功能
  • 二 重视农村社会救助的“能力促进”功能
  • 三 在制度完善中凸显可持续生计理念
  • 四 重视政府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主导角色
  • 五 选择本土化的发展型社会救助模式
  • 第七章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转型方向与路径
  • 第一节 加强生计资本建设,提高相对贫困农户生计能力
  • 一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
  • 二 加强相对贫困农户资产建设
  • 三 加强相对贫困农户社会资本建设
  • 四 重视从家庭整体视角提供政策支持
  • 第二节 优化制度设计,促进社会救助制度有效衔接与整合
  • 一 优化社会救助制度设计
  • 二 促进社会救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 三 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共享社会救助信息
  • 第三节 鼓励多元参与,实现救助主体多元化
  • 第四节 加强重点群体综合救助,不断创新救助服务方式
  • 一 加大对农村老年贫困群体救助政策的支持力度
  • 二 加大对农村贫困儿童的社会救助力度
  • 第五节 矫正社会救助执行偏差,加大基层财政支持力度
  • 一 完善农村低保识别机制
  • 二 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基层财政支持力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附录
  • 附录1 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贡献率
  • 附录2 2008~2016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值
  • 附录3 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低保水平分布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