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彻底改变了人们看待自然的方式。

内容简介

《沙乡年鉴》是奥尔多·利奥波德创作的自然文学和哲学随笔集。本书记录了利奥波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农场进行生态修复的经历,深刻探讨了人与土地的依存关系,提出了土地伦理的崭新视角。

本书分为了四部分。第一部分,以十二月份为记述顺序,细致描述了威斯康星州的自然变化之美;第二部分,记录了作者在美国各州工作和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反映出他生态思想发展的轨迹;第三部分,以乡野情趣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乡野自然的热爱与反思;第四部分,通过理性论述,深入探讨了自然资源保护与土地伦理的理念,提出了对未来生态责任的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的话
  • 作者序
  • 第一部分:沙乡年鉴
  • 一月 积雪融化
  • 二月 好橡木
  • 三月 雁南归
  • 四月 河水高涨
  • 葶苈
  • 大果橡
  • 空中舞蹈
  • 五月 从阿根廷归来
  • 六月 钓鱼田园诗
  • 七月 辽阔的领地
  • 大草原的诞辰
  • 八月 绿草地
  • 九月 灌木丛中的欢歌
  • 十月 暗金色
  • 起得太早
  • 红灯笼
  • 十一月 如果我是风
  • 铁斧在握
  • 牢不可破的要塞
  • 十二月 家园的范围
  • 雪地上的松树
  • 65290
  • 第二部分:地貌特质
  • 威斯康星州
  • 沼泽挽歌
  • 沙乡
  • “奥德赛”
  • 旅鸽纪念碑
  • 弗兰博河
  • 死亡进行时
  • 伊利诺伊州和艾奥瓦州
  • 伊利诺伊州巴士之旅
  • 红腿在挣扎
  •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 山顶
  • 像大山一样思考
  • 艾斯卡迪拉山
  • 奇瓦瓦州和索诺拉州
  • 瓜卡马亚
  • 绿色环礁湖
  • 加维兰河之歌
  •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
  • 旱雀麦来接班
  • 曼尼托巴省
  • 克兰德博伊
  • 第三部分:乡野情趣
  • 乡野
  • 人的休闲
  • 环河
  • 博物学
  •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生物
  • 观鹿
  • 大雁的音乐
  • 第四部分:结论
  • 土地伦理
  • 伦理的演变次序
  • 群落概念
  • 生态良知
  • 土地伦理的替代品
  • 土地金字塔
  • 土地健康和A与B的争论
  • 前景展望
  • 野地
  • 残余野地
  • 供休闲娱乐的野地
  • 供科学研究用的野地
  • 供野生动物生存的野地
  • 野地的捍卫者
  • 环保美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老派理想主义,天真但有力

    《沙乡年鉴》的结构简洁而富有诗意。第一部分以威斯康星州一个被戏称为 “沙乡” 的农场为背景,按月份记录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作者利奥波德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抒情的笔触,描绘了从一月冬眠醒来的臭鼬到十二月雪地上的松树,展现了动植物在自然状态下的蓬勃生机。第二部分 “漫行随笔” 记录了作者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通过对这些地区地景特质和人与自然故事的叙述,引导我们持续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第三部分则是全书的哲学升华,作者提出了革命性的 “土地伦理” 观念,呼吁人类对土地要有义务感和责任感,要有一种 “生态良心”。他认为土地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一个由交错联结的食物链和能量循环组成的组织。人类只是土地社区的一个公民,而非主人。他精辟地指出:“一个事物趋向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这种观点扩大了伦理学的边界,将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在利奥波德看来,所有伦理规则都有一个前提:个人属于群体,群体中的成员相互依存。他写道:“大地伦理学只是扩大了共同体的边界,把土地、水、植物和动物包括在其中。”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紫图图书

    紫图图书,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意的图书公司。唯一连续两届受邀免费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独立出版商, 荣获“中国最美的图书”及多项国内外装帧大奖,多次出版过引领潮流的图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