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通过数字化研究公共艺术,揭示城市数据与艺术关系,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内容简介
该书对于公共艺术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是否可以用数字化方法进行研究,给予了肯定的答案,并提供不同的分析路径和方法。通过城市数据与公共艺术之间关系为线索,在《城市数据、可视化与公共艺术》《美国公共艺术法的全景图谱》《上海公共艺术的数据透镜》《集体智慧的数据挖掘》四个章节中陆续展开并以可视化的方法加以论证。各章内容相对独立,所以读者不必拘泥于章节顺序去进行阅读。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将一切事物都以数据方式分解、存储和再现,为实现信息互联,信息物联奠定了技术基础,便利了人们生活,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同时也给人们创造打开了想象空间和实现的可能。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大数据拓展艺术的公共性与参与性
- 大数据时代重新定义艺术
- 大数据公共艺术本质的回归
- 导言
- 1城市数据、可视化与公共艺术
- 城市数据与城市生活
- 数据治理与群体沟通
- 开放数据
- 开放数据的功能与作用
- 信息与数字化生存
- 信息设计
- 城市数据可视化的设计策略
- 国际公共艺术大奖的数据解读
- 2全美景国图公共谱艺术法的
- 总体概述
- 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公共艺术政策
- 美国各个州及地方的公共艺术法
- 美国四个典型城市的案例分析
- 美国公共艺术的司法保障
- 3上海公共艺术的数据透镜
- 上海的公共艺术现状
- 上海的相关公共艺术政策
- 本章研究目的及内容
- 公共艺术的数据画像
- 公共艺术的数据评估
- 公共艺术的数据实践
- 案例一:谁才是公共艺术项目里的受众?“安顺路艺术博览会”回顾
- 案例二:看“图”说话“诗的巡展—上海站”背后的数据故事
- 数据故事
- 每天从早到晚的人流变化情况
- 结论
- 4 集体智慧的数据挖掘
- 集体智慧的统计行特征
- 集体智慧的二重性特征
- 数据模式的挖掘
- 可视化发掘群体智慧
- 可视化辅助群体决策
- 可视化影响群体行为
- 从可视化到智能社会
- 计算型社会的兴起
出版方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成立于1960年,是艺术出版领域最具品牌价值的现代化出版传媒机构之一,长期以来致力于以中国书画艺术为核心的专业出版方向,坚持品牌战略,走精品路线,以优秀文化为底蕴,以学术出版为高地,建构起以专业图书和大众普及图书互为支撑,以教材、期刊为两翼的出版架构。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团队,曾多次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多项图书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奖和专业内最高奖,在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现在每年出版图书六百余种,其中如《中国书画全书》《中国书法史绎》《中国文人画史》《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海派绘画大系》《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锦绣文章》《怀袖雅物》《董其昌全集》《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吴昌硕全集》《上海博物馆藏珍本碑帖丛刊》《中国书画基本丛书》《中国砖铭全集》等大型出版项目,《中国碑帖名品》《中国绘画名品》《中国篆刻名品》《简帛书法大系》等系列专业图书,《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中国书法大字典》《中国书法大事年表》《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上海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等专业工具书,均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书法》《书法研究》《书与画》《艺术当代》《公共艺术》等专业期刊依托知识性、学术性和多样化的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完整的出版业态和多层次的出版格局,使出版社拥有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联动效应。2016年成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的“书法研究出版中心”,2017年荣获国家出版政府奖先进单位。出版社将秉承传统,以“艺术重塑人生”为理念,以“有美必臻”为工作精神,以“聿修、敏求、团结、超越”为企业文化追求,继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