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难以超越的“她力量”群像,无法复制的女性偶像追光之旅。

内容简介

阿布拉莫维奇工作室的艺术总监马林向25位先锋女性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能否为您创作肖像?为了更透彻地了解她们,他开展了一系列访谈,以理解她们毕生的创作。

她们谈论艺术、美、欲望、痛苦、成功、名声、羞耻、死亡、性、反叛、灵性、种族、遗产、宗教……她们是导演、设计师、演员、歌手、画家、摄影师、雕塑家……她们是行动者。她们是艺术家。打破边界的艺术家。改变规则的艺术家。为其他艺术家开辟道路的艺术家。将与未来几代人产生共鸣的艺术家。

她们在塑造我们今日所见世界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 凯特·布兰切特
  • 演员要把一个故事表现出来,传递出去。这些故事往往关系到一个社会是否健全
  • 艺术是一种挑衅——挑衅以开启危险的对话
  • 安妮·蓝妮克丝
  • 你只能保持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存在感
  • 世间有那么多的黑暗和忧郁,但也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我觉得,我们生活在两极并存的世界里
  • 缪西亚·普拉达
  • 穿衣是抗争的一部分,但那些抗争的根源则更深
  • 我喜欢美,但我对思想更感兴趣
  • 安杰莉卡·休斯顿
  • 我认为反映现状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想象力也很伟大——把人们带往另一境界
  • 卡丽·梅·威姆斯
  • 我一直把摄影当作我的发射台,它把我带入这个世界
  • 挖掘历史的想法深深扎根在我的生活、我的思考和我的兴趣里
  • 黛安·冯·弗斯滕伯格
  • 我的想法始终来自生活。我庆祝生活。我热爱生活
  • 艺术是关于感觉的,就像大自然,你只能敬畏地站在它面前
  • 小野洋子
  • 身为艺术家,当你有了某个创意的时候,通常不会去考虑它隐含的风险
  • 哲学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你选择如何看待世界,这就是哲学
  • 特蕾西·艾敏
  • 我从来没为了让人震惊而创作过任何作品
  • 凯瑟琳·德纳芙
  • 我认为美是类似和谐的东西——外表和实质的和谐
  • 我总是睁大眼睛去看。我更像是观察者,而非那种侃侃而谈的人
  • 施林·奈沙
  • 我的艺术天性将我引上了叛逆之路,这一点在我的女性特质中也很明显
  • 为了找到你的主题,你必须让自己任由生活摆布,去体验各种事物
  • 安·迪穆拉米斯特
  • 我想赋予衣服以情绪,或者让衣服为穿着者代言
  • 为了获得完整的感受,你需要面对对立和矛盾,在两极之间找到平衡,就能创造出美感
  • 塔尼亚·布鲁格拉
  • 我的作品是有关伤痕的,关于让人疼痛的东西,我们疼是因为不能理解它
  • 为”别人发声是相当危险的。艺术家应该“与”别人一起发声
  • 川久保玲
  • 奇奇·史密斯
  • 艺术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隐秘的东西带到表面
  • 我热爱艺术和语言的结合,词语和图像一起奏效的方式
  • 奥兰
  • 我的作品指向痛苦的反面,指向肉身的愉悦
  • 我的身体已成为公共辩论的空间。对我来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这件事,因为我总是被人认出来、拍照、质疑
  • 朱莉安·摩尔
  • 表演的诀窍是在镜头前保持鲜活,人们看到这种表演时才会感觉身临其境
  • 我们不是预言家。我们始终是镜子,映现这一切
  • 伊内兹·范·兰姆斯韦德
  • 美和美的对立面——怪诞。我认为这两者不断地发挥着作用
  • 夏洛特·甘斯布
  • 当今的美的标准实在太无趣了,我希望我们能回到更有锐气、更本真的东西
  • 我总是不满足,这是事实,也许这就是我想要更多的原因
  • FKA TWIGS
  • 如果你的创作是诚实的,自然而然就会谈及这个时代
  • 我开始意识到,与自己的身体保持关联对我的创作至关重要
  • 艺术创作是对世界的持续回应,但也在引领世界的走向
  • 乌玛·瑟曼
  • 表演只是我人生道路的一部分,不是刻意的选择
  • 伊莎贝尔·于佩尔
  • 我只是看到人性的不同面向——那种暧昧、复杂——我认为电影是表现这种暧昧性的理想媒介
  • 珍妮·霍尔泽
  • 我喜欢让自己和人们脚下的地板落空
  • 我渴望成为匿名者、不被看见
  • 黛比·哈利
  • 商业力量对艺术是有破坏性的,但没有商业力量的话,艺术也活不下去
  • 感觉永远在寻觅,向内和向外寻觅;这种探索对艺术家来说真的很重要
  • 阿涅斯·瓦尔达
  • 我们很高兴能自由地向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发问,与之共情
  • 关于作者
  • 鸣谢
  • 关于译者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脸庞,锋芒:与 25 位先锋女性对谈》。本书的核心在于艺术家。打破窠臼的艺术家。改变规则的艺术家。破而再立的艺术家。突破艺术可能性之边界的艺术家。挑战现状的艺术家。质疑世俗观念、态度和渴望的艺术家。代表了更庞大的人群的艺术家。为其他艺术家开辟道路的艺术家。将与未来几代人产生共鸣的艺术家。“我突然强烈地想要为她制作一幅肖像。我想用镜头取其神采,也想捕捉她的话语,用最坦诚、最直言不讳的方式去表现。” 我一直觉得文字是具有能量的,而语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以对话的方式去描摹一个人的肖像或许比绘画来得更加直接和准确,毕竟艺术总能让人散发更多的情绪和想象,最后每个人都偏离方向返回自身。坦白来说,我并不觉得每篇采访都具有多么深入的对话,有一些泛泛而谈,有一些云里雾里,拆分成独立个体而言有些无趣,可当她们联系在一起时,是一串熠熠生辉的珍珠项链,一幅无法定义的女性群像画作。在这 25 位女性中,不得不说,川久保玲。如果说其他的受访者,或是一幅黑白分明的素描肖像,或是浓厚的抽象派油画,或是富有宗教意味的古典画派,甚至有些只是空灵的画布上印上几句富有哲理的诗歌。然而玲姐,Nothingonly silence。我真的强烈怀疑,在未来某一天,她的追悼会上,前来悼念的人们面对的不会是她的黑白照片,只会有一幅纯黑的空白画框。社会你玲姐,一如既往的就是酷。在这其中,Carrie Mae Weems Shirin Neshat 是我不认识在了解后十分种草的两位女性艺术家,而最令我惊喜则是 Julianne Moore。除去她影后的身份,她居然还是童书畅销作家,而作家这个身份绝不是空有其表的头衔,从她字字珠玑中可见一斑,她的访问中有许多回答十分打动我。在一些相同的问题中,比如 “演员在社会上扮演了什么角色?”,将 Cate Blanchett 和她的回答放在一起看时,这个问题真的非常具有玩味,并且充分的展现出个人特色,一个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豁然从文字中跳出。我特别喜欢摩尔的一段话:“一个人说话、走路、穿衣或打手势的方式可能与文化、社区、民族身份等因素有关,但未必总是能说明这个人是谁…… 但我们要小心不去评价 “啊!这个人好呆板”。其实并不是…… 也许是他们的文化有约束力。” 看完,真的想为摩姨鼓掌!而前面提到的 Carrie Shirin,她们也有相似的观点,但更多的是从自身黑棕色人种这个身份来述说。比如,Carrie 提到关于现在流行的政治正确 “从历史上看,白人机构一直试图在找与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妥协共存、包容黑棕色人种艺术家的方式。问题更像是 “我们能带你们玩儿么?”,而不是 “你们有怎样的艺术体系?”。” 她真是毫不留情的回击了这种所谓的包容,不过是白人世界的另一种自以为是的傲慢。出身伊朗的 Shirin 则让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摩尔所说的那一段话,即语言表达方式形成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体系。“也许是因为我们有漫长的独裁历史。因此,伊朗人民被迫依赖诗意的、象征性的语言去表达不被允许公开表达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隐喻式的语言是最自然的表达方式。” 或许正因如此,在定义美学观这个问题之中,她的回答是令我感到最具有诗意的表达,“人类和神灵之间的中介”,留足了想象空间,多美啊~当然除此之外,被大众熟知的行为艺术家 Marina Abramović,她展现出如星辰般浪漫而深邃的思绪;安特卫普六君子之一的 Ann Demeulemeester,给你讲另一个版本的出道故事;电子音乐创作人 FKA Twigs,她居然学过中国功夫;《亚当斯一家》里那个绝美的妈妈 Anjelica Huston 是个名副其实的白富美…… 我想说,或许这不是一本面对大众读者的书籍,需要一点对艺术设计感兴趣,一点对女性力量感兴趣,但它绝对充满着趣味与宽度。最后,关于作者对于每个人都会问到的问题 “关于你自己,你能做的最诚实的表述是什么?” ,我很喜欢 Jenny Holzer 的回答:“我觉得我不能告诉你真相(笑)。” 如果我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我似乎还从未真正的认真的去了解过自己。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一頁folio

    一頁™️,独立出版品牌,2019年创立于北京。专注于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及儿童图书三大领域,凝望历史纵深,关注知识发生学,珍视人文艺术的温度,力图让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为一次突破边界的出发,承载每一种热爱,抵达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