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7.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0千字
字数
2017-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动物叙事研究:功能形态、历史根源及类型衍生。
内容简介
该研究成果立足于以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动物叙事”作为研究对象,实则是基于将当代动物叙事作为一个叙事学意义上的类型整体为考察前提,重心是在对动物叙事这一特殊的叙事类型其具体的功能形态与历史根源的考察。也就是从类型的本质属性与发生两个最为基础的向度衍生而出,包含了对当代动物叙事的概念诠释、伦理资源、叙事传承、类型衍生、功能形态、深层结构、基本叙述模式以及神话根源等多个层面的探讨。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一 民族动物志的时代图谱
- 序二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主体思路与类型学研究方法论
- 二 “动物叙事”概念的界定与刍议
- 三 研究材料:当代动物叙事文本的选择及依据
- 上编 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资源谱系
- 第一章 当代动物叙事的思想谱系与话语建构
- 第一节 中西方动物伦理的宗教神学思想谱系
- 第二节 中西方动物伦理的哲学文化思想谱系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动物伦理思想的当代叙事建构
- 第二章 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历史传承与类型衍生
- 第一节 初创雏形期:先秦两汉时期的“动物叙事”
- 第二节 繁荣发展期:晋唐宋的搜奇志怪类“动物叙事”
- 第三节 稳定过渡期:元明清观照社会人生的“动物叙事”
- 第四节 成熟勃兴期:现当代动物叙事的诗性伦理抒写
- 中编 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的叙事语法
- 第三章 当代动物叙事的人物角色与功能形态研究
- 第一节 人物角色研究:叙事主语的角色担当与功能指向
- 第二节 功能形态研究:叙事谓语的行动逻辑与价值规约
- 第三节 “动物叙事”功能项划分的思路、依据及考察基准
- 第四章 当代动物叙事情节功能项的分布、排列与细化
- 第一节 初始情境功能项设置:困境(或矛盾)的起因与叙事前兆
- 第二节 陷困过程功能项设置:困境降临(或矛盾发生)的方式表征
- 第三节 解困过程功能项设置:解救与人格完善主题的勾连
- 第四节 叙事结局功能项设置:反思性结局意蕴的达成
- 第五节 当代动物叙事的深层结构与价值规约
- 第五章 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的主述模式
- 第一节 “寻找”模式:无法弥合的情感遗失
- 第二节 “挽歌”模式:难以抗拒的生存绝境
- 第三节 “报恩”模式:忠义之魂的生命写照
- 第四节 “标尺”模式:评判丈量的伦理尺度
- 下编 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的神话历史根源
- 第六章 神话象征母题的繁衍:自然意识与人的自我意识的外显
- 第一节 原始动物神话的派生形态:动物图腾神话与动物自然神话
- 第二节 动物作为自然的象征母题:人与自然和谐与冲突的现代外显
- 第三节 动物作为人本质性的象征母题:人与动物交相呼应的情感积蕴
- 第七章 神话原型意象的现代转体:拟真、复合与虚幻
- 第一节 原始神话动物造型的形态演化与情感流向
- 第二节 拟真意象:动物形象拟真还原的写实表述
- 第三节 复合意象:侠义、浓情与求生三类叙事表征
- 第四节 虚幻意象:荒诞而神秘的象征性意蕴表达
- 第八章 原型情感基质的现代转承:“万物有灵”与“动物崇拜”
- 第一节 “万物有灵”:作为亲族生命形式的灵性写照
- 第二节 “动物崇拜”:“人化”到“神化”的理想进阶
- 结语
- 附录:本书主要研究作品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