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5千字
字数
202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分析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性。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笔者过去十多年来在不同时期写作的文章共28篇,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它们在本书中按照“观念来源—运动形塑—创作实践”的结构框架被编排为整体。在内容上对应地呈现为三个部分:“横向移植的前卫观念”“传媒形塑的艺术运动”“非自律性的创作实践”。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 现代性的挣扎:中国现当代美术之路
- 第一部分 横向移植的前卫观念
- 一 对审美现代性的知识论考察
- 二 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实践的互文性
- 三 从观念艺术看“当代性”
- 四 波普时代的美术技巧
- 五 波普艺术:精英的策略和大众的神话
- 第二部分 传媒形塑的艺术运动
- 一 现当代中国美术研究中的文献调查
- 二 互动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与美术传播的现代性生成
- 三 20世纪80年代“两刊一报”传媒格局的形成
- 四 在艺术史视野中的美术期刊——透过’85思潮的案例观察
- 五 ’85新潮美术群体的媒体运作——以北方艺术群体为例
- 六 20世纪80年代新潮美术中“理性之潮”的传播与理论形塑
- 七 ’85新潮时期国内美术报刊关于中国画命运的讨论
- 八 20世纪80年代国内美术报刊介入新潮美术反思的路径
- 九 20世纪80年代美术报刊关于’85新潮中“哲学侵入美术”现象之辩
- 十 20世纪80年代美术批评界对新潮美术“社会功利性”的指证
- 十一 当代艺术的传媒属性、研究视点及国内艺术学刊的责任
- 第三部分 非自律性的创作实践
- 一 关于新潮美术的谢幕礼:一种存在论分析
- 二 川渝当代油画的文脉与现状
- 三 罗中立:从人道主义悲悯到人文主义共情
- 四 “以我寻我”的文化身份确证——周春芽的绘画艺术
- 五 方少华艺术创作中的个体经验表达
- 六 流浪与异争:何工的艺术
- 七 城市的崛起与移民化生存——兼论刘小东的《三峡组画》
- 八 数字逻辑与智性的情感——论一山的数字艺术世界
- 九 作为身体经验的风景——张国忠的油画风景作品
- 十 生命的子宫——任戎的公共艺术作品
- 十一 一个人的“全球艺术”——评华裔澳洲艺术家周小平的作品
- 十二 “全球化”与“在地化”的纠缠——中国当代艺术十年动向(2009-2019)
- 后记 中国当代艺术的意义前提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