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看出身卑微的刘邦如何步步为营,反败为胜,打败战神项羽。

内容简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崩于沙丘,为打破秦朝暴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掀开了天下反秦的序幕……刘邦和项羽从各路诸侯中脱颖而出,成为逐鹿中原的关键人物。一个是地痞流氓出身的泗水亭长,一个是名将项燕之后的西楚霸王,刘邦为何能在短短五年之内,反败为胜,打败项羽,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这一切就在于他能听得进话,丢得起脸,狠得下心。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秦朝就快完蛋了
  • 1. 帝国的皇位该谁坐
  • 2. 星星之火燃起来了
  • 3.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4. 化身武将的章邯
  • 第二章 最成功的“流氓”——刘邦
  • 1. 天子嘛,出生的时候就得不一样
  • 2. 刘邦的交友之道
  • 3. 白捡了个媳妇
  • 4. 这回差事是完不成了
  • 第三章 芒砀山,刘邦上好的藏身山
  • 1. 媳妇,你咋能找到这里
  • 2. 不愿去中央的萧何
  • 3. 沛县宣布独立
  • 4. “不成材”的项羽
  • 5. 我要是当了皇帝,肯定比他威风
  • 第四章 被灭掉的六国又回来了
  • 1. 老田家的江山也得恢复
  • 2. 被灭掉的六国又回来了
  • 3. 伙夫立大功
  • 4. 一个女人引起的叛变
  • 第五章 陈胜之死
  • 1. 吴广死在了自家兄弟手里
  • 2. 业余的遇上了专业的
  • 3. “苟富贵,无相忘”
  • 4. 司机,可不能轻易得罪
  • 5. 英布入伙
  • 6. 陈婴教你别出头
  • 第六章 为了推翻秦朝廷,咱得立新楚王
  • 1. 刘邦与项羽的第一次会面
  • 2. 立谁当新楚王
  • 3. 救火队长项梁
  • 4. 赵高又出手了
  • 5. 李斯的最后挣扎
  • 6. 不听劝的后果
  • 第七章 项羽的成名之战——巨鹿之战
  • 1. 谁先入关中谁当王
  • 2. 宋义,吃完大餐见阎王
  • 3. 西楚霸王的名号,是打出来的
  • 4. 走投无路的章邯
  • 5. 郦食其是想借刀杀情敌
  • 第八章 刘邦要进咸阳了
  • 1. 以后就是一家人
  • 2. 子婴接手的烂摊子
  • 3. 大秦宣告灭亡
  • 4. 约法三章
  • 5. 二十万人,一个不留
  • 第九章 项羽的战略计划
  • 1. 咋敢跟霸王争天下
  • 2. 刘邦的贵人
  • 3.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4. 残暴堪比秦始皇
  • 5. 封了十几个王
  • 第十章 刘邦的战神来了
  • 1. 萧何跑哪儿去了
  • 2. 拜韩信为大将军
  • 3. 项羽把义帝杀了
  • 4. 美男子陈平
  • 5. 刘邦与项羽的初次交锋
  • 第十一章 背水一战,韩信给你打个样
  • 1. 刘邦的桃花运又来了
  • 2. 跟韩将军比,他们都是小学生
  • 3. 汉文帝的身世
  • 4. 教科书般的战役:背水一战
  • 5. 英布也被策反了
  • 6. 萧何的安家计
  • 第十二章 项羽的人才快要走光了
  • 1. 不能再搞分封
  • 2. 项羽又中计了
  • 3. 刘邦的替身
  • 4. 围魏救赵
  • 5. 还得向韩信借点兵
  • 第十三章 刘邦的脸皮
  • 1. 一个小男孩救下了数万人
  • 2. 成皋丢了
  • 3. 煮成了人肉汤,给我一碗尝尝
  • 4. 韩信的水淹之计
  • 5. 就封他个齐王
  • 第十四章 霸王别姬
  • 1. 要不要三分天下
  • 2. 先把老爹和媳妇救回来
  • 3. 项羽的最后一场胜利
  • 4. 垓下之战
  • 5. 霸王别姬
  • 第十五章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 1. 项羽的结局
  • 2. 韩信回楚
  • 3. 刘邦登基
  • 4. 项羽为什么失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把楚汉之争讲透了

    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实还是有很多原因的。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刘邦的品行不咋样,但他总能在关键时刻逢凶化吉,最终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说明刘邦还是有很多过人之处的。其中第一点,就是刘邦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无论是张良这样的贵族阶层,还是萧何这样的普通公务员,都能为刘邦所用,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刘邦登上皇位之后,也曾经总结过自己胜利的原因,他起用韩信统领百万大军,让萧何担任后勤部长,又用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大家的智慧来做同一件事情,焉有不胜之理。在团队合作这一方面,项羽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他手下只有一个谋士范增,还被陈平用了挑拨离间之计,最终让项羽起了疑心,把范增气跑了。当项羽和刘邦在鸿沟对峙的时候,项羽就提出与刘邦一对一单挑,刘邦怎能同意?他提出与项羽斗智,然而实际上,刘邦既无勇气,又无智慧,他只会集中优秀人才的智力,来对付单枪匹马的项羽。历史经验恰好说明了这一点,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没有杰出的人才是不行的。第二点,刘邦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当他押送犯人服徭役的时候,完全可以用铁链子把犯人捆上,这样就不会让人逃跑了。不过刘邦并没有这样做,当他发现中途有人逃跑的时候,干脆把其他人也放了,宁可自己丢官,也不愿意采取暴力的方式押送犯人。无论是在推翻秦王朝的过程当中,还是楚汉相争时期,刘邦每到一处均会先礼后兵,即使攻下城池之后,也会贴出安民告示,绝不像项羽一样,采取屠城的方式让老百姓屈服,这也让刘邦笼络了不少民心。攻下咸阳之后,刘邦看到这个花花世界,虽然嘴上流着哈喇子,内心也想放纵一番,但他还是听从了樊哙和张良的建议,赶紧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为了让关中的百姓从严苛的秦朝法律当中解脱出来,刘邦还与他们约法三章,同样赢得了民心。第三点,善于利用国家的财产收买人心。刘邦每打下一地,就会对立功者进行赏赐,不过很显然,这些都是秦王朝的土地和财产,刘邦只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正是凭借这些财产,刘邦让这些人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当刘邦打下天下之后,同样分封了一些诸侯王,但这些诸侯王和项羽分封的诸侯王不同,他们和刘邦是上下级的关系。当刘邦坐稳江山之后,感觉再没有力量可以威胁到自己了,他就开始找各种借口来消灭这些异姓王。无论是立有大功的韩信和彭越,还是投降过来的英布,都被刘邦捏造罪名杀害了。这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是悲惨的命运,但对于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避免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四点,拥有稳定的大后方。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王朝据守关中,不仅把这里变成了沃野千里的良田,而且资源非常丰富。虽然项羽也看到了关中的富饶,但是他没有远见,把这里白白让给了刘邦。刘邦据险而守,不仅把这里变成了稳固的后方,而且还给他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粮草。在项羽的大后方,彭越天天和他打游击战,不仅洗劫了楚军的运粮车,还烧掉了项羽的粮库,让项羽苦不堪言。尤其是在楚汉对峙的过程当中,项羽好几次都是因为粮草不足退兵,最终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之下被拖死。虽然项羽失败了,刘邦胜利了,但两人之间的功过是非,还是值得后人研究的。尽管刘氏家族统一了天下,但刘邦作为一个胜利的无赖,他身上还有很多污点是老百姓无法忍受的,即使很多文人墨客站出来为他粉饰太平,也无法掩盖他令人不齿的行径。

      转发
      1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