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4千字
字数
2021-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西浦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十年的探索,构建了一个大学发展和管理的理论体系,包括大学治理、管理、组织架构、教育模式、教学活动、学生工作、国际化等,将西浦的探索上升到理论层面,但又不是简单的理论分析,还有西浦探索实践和各类故事、事件、文件作为支撑,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使本书内容翔实、丰富多彩。接受媒体的采访以及西浦探索的总结,分为“西浦脚印”、“特立独行”、“剖玄析微”、“空谷足音”、“探源溯流”、“持之有故”和“三言两语”七部分。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序
- 第一部分 未来大学的核心特征: “以学生为中心”
- 第一章 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中心”
- 第一节 世界发展的趋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 一、全球化与逆全球化重塑教育的目标
- 案例 美国支持本国年轻人国际视野的实践
- 二、互联网重塑未来的学习
- 案例 慕课(MOOC)时代到来
- 三、人工智能正在重塑高等教育行业
- 四、复杂快变时代大学要培养具有和谐心智的世界玩家
- 五、总结:数智化时代呼唤以能力和素养导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 第二节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挑战
- 一、高级管理团队
- 二、教师
- 三、行政管理人员
- 四、学生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
- 第一节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
- 一、建构主义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对比
- 二、理论依据
- 三、建构主义的经典观点
- 四、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 五、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 第二节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育人体系及最佳实践
-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育人体系
- 二、具体案例
- (一)如何将大学使命对准学生成长需求:五星育人模式案例
- (二)如何将部门使命对准大学使命: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案例
- (三)如何通过部门活动支持部门使命:真人图书馆的案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
- 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
- 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高校育人质量评估理念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结果与分析
- (一)“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质量水平及分析
- (二)育人目标维度总体表现分析
- (三)课外活动维度得分情况分析
- (四)课堂教学维度得分情况分析
- (五)“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广东省高校改革情况对比
- (六)结语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体系
- 第四章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
- 第一节 大学教学改革的十大常见误解
- 一、误解一:上课最重要的是教知识点
- 二、误解二:知识点讲得越清楚的老师是越好的老师
- 三、误解三:学生没有相关知识背景很难开展自主学习
- 四、误解四:研究导向的学习会导致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
- 五、误解五:运用所学知识练题是能力培养
- 六、误解六:把课堂交给学生就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七、误解七: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发生的
- 八、误解八:所有的学生考90分以上的课程是成功的课程
- 九、误解九:把课程搬到在线平台是一种教学创新
- 十、误解十:做科研好的老师教学也会好
- 第二节 教师的想象、大学的立身之本以及教育的未来
- 第三节 高校教学改革要防止打错靶子
- 一、潜心教学改革老师的别样烦恼
- 二、当下绝大部分的高校教学改革打错了靶子
- 三、教学改革最根本的是改变支持学生学习的实践
- 四、行政主导让教改脱离学生
- 第四节 教学改革如何从学生端做起:引导学生改变学习习惯
- 一、教改目标要清晰具体,大学教学改革要以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
- 二、教改策略要系统,大学的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出发做系统改革
- 三、大学教学改革要把提升学生主动性作为关键环节
- 四、建立教学改革的共同体
- 五、成立教学改革的协调体系和部门
- 第五节 教学创新的三重境界
- 一、第一重境界:新手段,旧目的
- 二、第二重境界:旧手段,新目的
- 三、第三重境界:新手段,新目的
- 第六节 什么是好的教学创新
- 第七节 技术促进教学的三重境界
- 第八节 研究导向型教学:面向未来的教学创新
- 一、面向未来的教学创新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二、研究导向型教学
- (一)基本理念
- (二)学习流程
- (三)教学流程
- (四)适用范围
- 三、讨论
-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 (二)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
- (三)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 (四)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
- (五)研究导向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六)研究导向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七)研究导向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八)研究导向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 第九节 研究导向型教学案例:可持续发展课程
- 一、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 二、课程的基本原则
- 三、课程的核心环节
- 四、课程的难点
- 五、第一届跨学科社会创新项目在不同院校的实施
- 第十节 综合案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范式革命
- 一、基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把握未来专业人才的核心特征
- 二、重新定义人工智能专业的培养目标
- 三、探索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 四、改造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以育人为核心目标的学生工作体系
- 第一节 新时代学生工作要把育人作为核心目标
- 一、新时代大学学生工作的重要性
- 二、高校课外活动育人的现状
- 第二节 学生工作育人的理念和原则
- 案例 西浦课外活动育人的体系
- 第三节 学生工作育人的关键环节
- 一、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四大导师体系
- 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学困生回归项目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大学国际化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长
- 第一节 什么是大学国际化
- 一、大学国际化不等于招留学生和搞国际合作办学
- 二、从西浦实践看什么是大学国际化
- 三、大学国际化的核心
- 第二节 大学国际化如何促进学生成长
- 一、国际化的学校战略定位
- 二、国际化的育人模式
- 三、国际化的前沿教学理念和实践
- 四、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 五、国际化的学生工作体系
- 六、全员参与的国际化
- 七、国际化的大学架构
- 第三节 大学国际化要注重多元制度的融合
- 一、中外合作办学为多元制度融合提供了土壤
- 二、制度融合创新应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追求
-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优质资源引进”定位及其问题
- (二)中外合作大学真正的独特之处是制度融合
- (三)通过政策创新进一步支持中外合作办学的制度融合创新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支持体系
- 第一节 结果导向的大学育人体系
- (一)目标管理需要组织有一套系统且逐级细化的体系
- (二)大学目标管理体系的价值
- (三)当前大学目标管理的现状和改进
- 第二节 “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一、重构质量保障的目标和指标
- 二、搭建质量保障的观测体系
- 三、确定质量保障的标准
- 四、搭建质量保障的内部流程
- 五、确立质量保障的组织机制
- (一)质量保障体系的参与者
- (二)质量保障的组织协调机制
- (三)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 第三节 教学支持的专业化
- 一、西交利物浦大学学术事务组织架构
- 二、行政部门如何支持服务院系
- 三、学术支持人员的专业角色定位
- 四、学术支持人员的专业行为规范和准则
-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构建专业化、多层次的教师发展体系
-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挑战
- 二、构建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教师发展体系
- 三、构建专业化、多层次的教师发展体系: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案例
- (一)通过培训研修全面支持国内教师发展
- (二)ILEAD构建内部教师发展体系促进西浦教师职业发展
- 第五节 以育人目标为导向的教师教学考核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变革管理
- 第八章 面向未来的大学变革战略与变革领导力
- 第一节 变革模型
- 一、愿景
- 二、激励
- 三、资源
- 四、技能
- 五、行动方案
- 第二节 立德树人导向下大学变革的五个步骤
- 一、理念转型: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新时代本科教育的基本理念
- 二、目标导向:让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目标扎根本科教育一线实践
- 三、流程再造:构建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大学育人流程
- 四、架构调整:建立全员参与全过程支持学生健康成长的组织机制
- 五、质量保障:打造基于信息化的质量体系和文化
- 第三节 面向未来的大学变革领导力
- 一、当前大学变革的生态与领导者的变革环境
- 二、什么样的领导者才能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变革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