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0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详细解析“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现状与未来。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两篇——“互联网+”制造业与德国“工业4.0”以及“互联网+”浪潮下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读者详细解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生存指南、“互联网+”与德国“工业4.0”、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商业模式转型、运营模式转型等内容。
本书既适合众多企业家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背景下掌握制造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寻求“互联网+制造业”的融合与重构新模式;也可供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灵活低成本响应模式重塑中国制造业
- 当“互联网+”遇见“工业4.0”
- “互联网+”遇见“工业4.0”
- “互联网+”与“工业4.0”媾合
- “互联网+”是制造业升级的最大引擎
- 上篇 中国“互联网+”制造业与德国“工业4.0”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大佬如是说
- 第一节 “互联网+”哪家强?
- 第二节 每个大佬心中都有一个“互联网+”
- 第三节 吴晓波: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脑袋
- 第四节 肖知兴:互联网转型为什么这么难?
- 第五节 陈春花:转型,先读这四个变化!
- 第六节 俞敏洪:如果你不做,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将与你无缘!
- 第七节 张瑞敏:“中国制造”一定要跟上时代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从“连接”到“联结”,重构商业格局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的六大商业法则
- 第三节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顺势而为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指南
- 第一节 “互联网+”的本质:融合与重构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的“一二三四五”
- 第三节 “互联网+”企业方法论:思维+技术+模式(三位一体)
- 第四节 “互联网+”企业的十大核心问题
- 第四章 “互联网+”与德国“工业4.0”
- 第一节 “互联网+工业”告别微笑曲线
- 第二节 来势凶猛的“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风潮
- 第三节 “工业4.0”在中国
- 第四节 “工业4.0”的五大商业特征
- 第五章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 第一节 “工业4.0”背景下的《中国制造2025》
-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解读与实施
- 第三节 《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日渐清晰(附5省“互联网+”行动计划)
- 下篇 “互联网+”与“工业4.0”浪潮下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 第六章 “互联网思维”改变中国制造业
-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下迷失方向的制造业
- 第二节 “入戏太深”的凡客与“入戏太慢”的格力
- 第三节 “小米神话”背后的互联网思维
- 第四节 重组马斯洛需求:“互联网+”创造蓝海
- 第五节 透视国内制造业互联网转型现象
- 第七章 应运而生的“工业4.0”
- 第一节 “工业4.0”及世界强国振兴制造业规划
- 第二节 为什么是“工业4.0”?
- 第三节 “工业4.0”带来智能制造设备需求市场
- 第四节 “工业4.0”带来的制造业挑战
- 第八章 “工业4.0”倒逼制造业商业模式转型
- 第一节 产业链衔接:突破资源与产品的时空限制
- 第二节 价值创新:超越商品的价值增值
- 第三节 服务型制造:“中国代工”向“中国制造”转型
- 第四节 跨界与融合:多极交互补贴
- 第五节 平台生态圈:不同维度的覆盖型竞争
- 第九章 “工业4.0”带来运营模式升级
- 第一节 智能制造实现产品迅速迭代
- 第二节 万物互联带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 第三节 数据制造:未来产业链主轴
- 第四节 用户为王:剔除非增值流程
- 第五节 灵活低成本响应:智能供应链制胜
- 第十章 价值链融合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佳路径
- 第一节 存量共享:制造业虚拟供应链整合
- 第二节 创新盈利模式:避开非增值陷阱
- 第三节 价值链增值:获取马斯洛需求叠加收益
- 第四节 交叉补贴生态圈: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道
- 结语 工业4.0,让未来照亮当下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