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女性一天不发声,魔鬼就会永远留在这里。

内容简介

2005至2009年,在玻利维亚一个偏远、封闭的地区,上百位妇女和女孩在清晨醒来,发现衣服被撕裂,身上有瘀伤、血迹和精液,但完全不记得发生了什么。她们所遭受的强暴被归咎于鬼魂和撒旦。受害者的发声被斥为“放荡的女性幻想”。

本书以上述真实事件为基础,围绕八个女人的秘密会议展开。为了让自己和女儿们免受更多伤害,女人们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做出事关命运的抉择:是留在自己唯一熟悉的地方,还是向未知的外部世界逃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关于这部小说的说明
  • 女人们的谈话记录
  • 六月六日 奥古斯特·艾普,会议之前
  • 六月六日 女人们的谈话记录
  • 六月六日 奥古斯特·艾普,会议之间的夜晚
  • 六月七日 女人们的谈话记录
  • 六月七日 奥古斯特·艾普,会议之后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女性间独特的智慧传递,让生活的重担变得轻盈 😉

    终于读完了《女人们的谈话》这本书。说来惭愧,我稀里糊涂地把它加入书架,开始听的时候,甚至没注意到作者是男是女。小说的讲述者是个年轻的男孩,当然他已经成年了。我跟着他的讲述一直听完这本小说。该怎么描述这个故事呢?如果你读过柯南道尔写的福尔摩斯第一本小说《血字的研究》,里面讲到一个故事:一对白人父女,虽然是养父和养女,在美国西部的荒原上被一群摩门教徒的游牧社区搭救。摩门教有一夫多妻制的传统。在这个故事里,最终复仇的那个人,是为了他年轻时候被摩门教中位高权重的恶人霸占未婚妻,导致未婚妻和她的养父惨死的悲剧而复仇。我小时候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时,第一个故事就是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恐惧印象:所谓的摩门教派社区里是不把女人当人的,即使不是他们本社区的女人。只要进入这个社区,就会受到极其悲惨的待遇,生活非常可怜,死亡更是凄惨。多年以后,我又读了《使女的故事》,虽然它有点像幻想小说,描绘了父权社会对女性进行的最极致的压迫形。今天读《女人们的谈话》这本书,从一开始阅读到后来听有声朗读,我一直搞不清楚这个故事到底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作者臆想出来的一种极致场景,用来探讨人性问题。不过,书中有两次提到了《加州的冬天》这首歌,我正好也会唱。还有一次提到了《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这让我感觉又像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让我不能理解的是,这种压迫女性的宗教社区,在 2000 年以后的地球上仍然存在。当然,书中写的是玻利维亚这样的南美国家,可能有些地方经济落后,社会进步缓慢,文明开化程度低,对女性的压迫仍然存在的事实。所以,我读这本小说时,自然对其中对女性实施的性侵暴行感到愤慨,从成年女性到三岁的小女童,这种男性的愚昧和接近动物性的野蛮行径,自然是应该被大家批判和摒弃的。在这本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对女性极其不人道的封闭社区。那些打着宗教名义侵害和压迫女性的长老,作为恶势力的代表,被生动地刻画出来。然而,小说并没有停留在对男性暴行的控诉上,而是通过女性角色们商讨如何反抗不公正待遇、探讨应对之策的过程,最终做出了离开这个不人道、不开化社区的决定。在讨论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像我们惯常以为的那样,将男性对女性的暴行简单地归结为性别问题。相反,在很多看似无意的描写中,作者深入探讨了两性之间相依相存的关系。不能将某一方的封闭、不开化甚至愚昧,简单地归结为性别本身特有的缺陷。其实,社会的不公正往往是两性,或者说所有社会成员个体都应该反思自身局限性的总体作用的结果。这种思考让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也更具现实意义。小说名为《女人的谈话》,让我不禁回想起童年时光。那时,我们住在北方冬日的寒冷夜晚,住在单位自建的平房里。一排排的房子,邻里之间串门十分方便。晚上,父亲常常出门打牌或下棋,而母亲则带着我去邻居家串门,或者邻居家的妇女们带着孩子来我们家做客。母亲总是和这些已婚已育的妇女们坐在一起,我们称之为 "撇呐",其实就是闲聊。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我常常跟在母亲身边。在她们聊天时,我就在屋里一边玩一边听着这些家庭妇女之间的闲谈。有时候玩累了,就会倒在母亲怀里,或者趴在母亲腿边迷迷糊糊地睡着。在我的记忆里,这些妇女们的聊天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她们聊着家长里短,谈论着别人家的八卦,尤其是夫妻之间的生活琐事。通常来说,能够有闲情逸致聊天的妇女,她们的婚姻生活大多还算不错。因为那些生活极为困窘,或经常遭遇丈夫家暴的妇女,很难有心情去找邻居聊天。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女人们的谈话虽然三句不离丈夫和孩子,但更多的是一种在漫长婚姻生活中向外界寻求的一点不一样的精神探究。其实,女人之间多少有那么一点带引号的 “勾心斗角”,比如互相攀比或炫耀。但更多的还是关于生活、生育和抚养孩子的话题,以及对自己婚姻满意或不满的情绪。她们通过这种交流,向外界寻求支持或安慰。就像这部小说中描述的,即使在不堪的境遇下,女人们依然能一边聊一边笑,谈论着彼此心照不宣的、对抗生活的幽默话题。这种勇气,在我小时候母亲们的聊天中也能感受到。那时候,我只是觉得,妇女们或许因为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相夫教子,而不得不直面生活的琐碎。但她们却能在这些重复的生活内容中,发现热爱生活的理由,或是直面琐碎的幽默感。其实,女性天生就拥有这种对抗生活琐碎无聊的勇气,能够发现生活中有意思的成分。即便是面对看似无休止的、重复琐碎的生活,男性往往需要拿出西西弗斯推石头般的坚韧精神来对抗人生的无聊与无意义。而对于女性来说,在永无止境的家务劳动和生儿育女中,她们却展现出更大的勇气,将这种琐碎生活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这种美化不仅体现在将生活艺术化,更在于她们能够以幽默感取悦自己。人类生活的美好,很多时候源于女性对生活的深刻领悟。虽然在人类世界中,许多极致的艺术创作出自男性之手,但他们的智慧往往源自母亲或伴侣的人生智慧。女性在生活中展现出的第一手领悟力和幽默感,让我们在面对残酷的人生真相时,依然能够找到活下去的勇气。这种勇气,源于女性天性中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达观态度。小说让我们懂得,即便在父权社会不公平规则的压制下,我们依然有理由对人性、对这个世界保持乐观~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