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藏汉佛教交流史研究》详细论述了各朝代藏汉佛教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发掘文化认同轨迹。

内容简介

《藏汉佛教交流史研究》以唐、宋、元、明、清、近代几个大的历史朝代为纲,对藏汉佛教交流进行系统研究。在每一个朝代中,以具体的专题为目,分别就藏汉佛教之间的人员往来、思想传播、典籍译介、艺术交流、民族认同等问题进行论述。力求在整个研究工作中做到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专题相结合,具体的研究“点”和每个时代总特征的“面”结合,历史史实的陈述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同时,在每一个时间段中,将藏汉佛教之间的交流,从形式到内容一直到最后的交流成果,都进行一个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过对藏汉佛教相互交流和影响的研究,发掘藏汉佛教文化认同的轨迹。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内容简介
  • 扉页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其他
  • 第一章 唐代藏汉佛教交流
  • 第一节 唐代汉地佛教向吐蕃传播的方式
  • 一 通过和亲传播
  • 二 通过战俘传播
  • 三 通过会盟传播
  • 四 通过道经吐蕃求法僧人传播
  • 五 通过派遣、征召的僧人传播
  • 第二节 禅宗在吐蕃的传播
  • 一 摩诃衍在吐蕃传法
  • 二 “顿渐之诤”
  • 三 净众、保唐禅在吐蕃的传播
  • 四 吐蕃的其他禅宗僧人
  • 第三节 唐蕃佛教的互为认知、影响
  • 一 唐蕃佛教的互为认知
  • 二 经典互译
  • 三 吐蕃的禅宗思想及影响
  • 第二章 宋代藏汉佛教交流
  • 第一节 藏汉僧人之间的往来
  • 一 作为贡使的僧人
  • 二 北宋道经吐蕃求法的汉地僧人
  • 三 智缘与吐蕃诸部宗教势力
  • 四 当巴桑结与汉地佛教
  • 第二节 广仁禅寺与藏汉佛教交流
  • 第三节 汉地罗汉信仰对西藏罗汉信仰的影响
  • 第三章 元代藏汉佛教交流
  • 第一节 帝师与汉地佛教
  • 一 参与佛道辩论
  • 二 褒荐汉地佛教界人才
  • 三 保护、修缮汉地佛教寺院
  • 第二节 佛经的翻译与对勘
  • 一 藏文佛经的写译
  • 二 藏汉佛经勘同
  • 第三节 汉地藏传佛教的佛事活动
  • 第四节 汉地的藏传佛教寺院
  • 第五节 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播区域
  • 一 上都
  • 二 五台山
  • 三 江南地区
  • 第六节 汉地佛教对西藏佛教的影响
  • 一 合尊赵显
  • 二 汉地佛典藏译
  • 三 汉地佛教艺术在西藏的传播
  • 第四章 明代藏汉佛教交流
  • 第一节 明朝入藏的使者
  • 第二节 汉地的藏僧
  • 一 明代西藏的贡僧
  • 二 长期留在京师的僧人
  • 三 西藏上层僧侣在汉地的活动
  • 第三节 汉地的藏传佛教机构
  • 一 寺院
  • 二 番经厂
  • 第四节 汉地的藏传佛教信众
  • 第五节 藏汉佛经对译
  • 一 藏文佛经的汉译
  • 二 汉文佛经的藏译
  • 第五章 清代藏汉佛教交流
  • 第一节 清代诸帝与藏传佛教
  • 第二节 北京的藏传佛教
  • 一 驻京呼图克图
  • 二 北京的藏传佛教寺院
  • 第三节 五台山的藏传佛教
  • 第四节 承德的藏传佛教
  • 第五节 汉藏佛教典籍的互译
  •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藏汉佛教交流
  • 第一节 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
  • 第二节 入藏求法的汉僧和藏汉佛教交流的加强
  • 一 入藏求法高僧
  • 二 汉藏教理院
  • 三 宗喀巴在汉地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