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30千字
字数
2025-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人生短,艺术长,丰子恺散文随笔精华。
内容简介
丰子恺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家及美术与音乐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奠基人,在多类文学艺术领域均卓有建树,其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洞察与教育意义,更展现出超越时代的艺术生命力。
本套《丰子恺选集》为“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典藏”丛书之一,堪称丰子恺“全集”的精华凝练版,系统收录了其在文学与艺术方面的代表作品。全书分为三卷:上卷辑录《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中的经典散文;中卷汇集《缘缘堂续笔》及分散发表的散文佳作;下卷则精选丰子恺关于艺术理论与美学思考的重要文章。
手握此三卷,可全面把握丰子恺文学创作的风格脉络,也能深入理解其艺术思想的精髓,领略其作品历久弥新的经典魅力。本选集既是读者走近丰子恺艺术世界的理想入门,亦为研究与收藏的重要文本。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丰子恺选集:上
- 前言
- 缘缘堂随笔
- 剪网
- 渐
- 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
- 自然
- 颜面
- 儿女
- 闲居
-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 天的文学
- 东京某晚的事
- 楼板
- 姓
- 忆儿时
- 华瞻的日记
- 阿难
- 晨梦
- 艺术三昧
- 缘
- 大帐簿
- 秋
- 随笔二十篇
- 吃瓜子
- 读书
- 邻人
- 蝌蚪
- 给我的孩子们
- 作父亲
- 儿戏
- 旧地重游
- 两场闹
- 梦痕
- 两个“?”
- 怜伤
- 爱子之心
- 梦耶真耶
- 新年
- 春
- 九日
- 随感十三则
- 车厢社会
- 车厢社会
- 作客者言
- 画友——对一青年习画者的谈话
- 穷小孩的跷跷板
- 肉腿
- 送考
- 野外理发处
- 三娘娘
- 看灯
- 鼓乐
- 荣辱
- 蜜蜂
- 杨柳
- 惜春
- 放生
- 素食以后
- 学画回忆
- 比较
- 闲
- 劳者自歌
-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 云霓
- 都会之音
- 谈自己的画
- 半篇莫干山游记
- 缘缘堂再笔
- 物语
- 午夜高楼
- 生机
- 实行的悲哀
- 梧桐树
- 山中避雨
- 记乡村小学所见
- 手指
- 西湖船
- 钱江看潮记
- 初冬浴日漫感
- 新年怀旧
- 音语
- “带点笑容”
- 清晨
- 子恺近作散文集
- 中国就像棵大树
- 文艺与工商
- 桂林艺术讲话之一
- 桂林艺术讲话之二
- 桂林艺术讲话之三
- 卅年来艺术教育之回顾
- 还我缘缘堂
- 告缘缘堂在天之灵
- 桂林初面
- 率真集
- 《读〈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 辞缘缘堂——避难五记之一
- 为青年说弘一法师
- 悼丏师
- 沙坪小屋的鹅
- “艺术的逃难”
- 缘缘堂新笔
- 敬礼
- 代画
- 扬州梦
- 西湖春游
- 杭州写生
- 先器识而后文艺——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
- 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
- 新年随笔
- 谈儿童画
- 斗牛图
- 随笔漫画
- 庐山游记之一
- 庐山游记之二
- 庐山游记之三
- 黄山松
- 黄山印象
- 上天都
- 我译《源氏物语》
- 阿咪
- 天童寺忆雪舟
- 丰子恺选集:中
- 缘缘堂续笔
- 眉
- 暂时脱离尘世
- 酒令
- 食肉
- 酆都
- 癞六伯
- 塘栖
- 中举人
- 五爹爹
- 菊林
- 戎孝子和李居士
- 王囡囡
- 算命
- 老汁锅
- 过年
- 清明
- 吃酒
- 旧上海
- 放焰口
- 歪鲈婆阿三
- 四轩柱
- 阿庆
- 小学同级生
- 乐生
- 宽盖
- 元帅菩萨
- 余篇
- 设如父亲命我往某处
- 读书经验谭
- 青年与自然
- 山水间的生活
- 法味
- 白采
- 《儿童的年龄性质与玩具》译者序言——儿童苦
- 伯豪之死
- 我的苦学经验
- 寄宿舍生活的回忆
- 《古代英雄的石像》读后感
- 旧话
- 甘美的回味
- 《自杀俱乐部》译者序言
- 小白之死
- 胡桃云片
- 陋巷
- 标题音乐
- 忆弟
- 取名
- 《数学趣味》序
- 劳者自歌
- 文学中的远近法
- 文学的写生
- 绘画与文学
- 热天写稿
- 我与手头字
- 《随园诗话》
- 小钞票历险记
- 二重生活
- 蟹
- 家
- 房间艺术
- 看残菊有感
- 我的母亲
- 决心——避寇日记之一
- 劳者自歌
- 一饭之恩——避寇日记之一
- 未来的国民——新枚
- 佛无灵
- 宜山遇炸记
- 逃难板——黔桂流亡日记之一
- 荒冢避警——黔桂日记之一
- 桐庐负暄——避难五记之二
- 生道杀民
- 养鸭
- 蜀道奇遇记
- 狂欢之夜
- 谢谢重庆
- 《弘一大师全集》序
- 沙坪的酒
- 我的烧香癖
- 桂林的山
- 怀太虚法师
- 胜利还乡记
- 白象
- 宴会之苦
- 访梅兰芳
- 假辫子——答《漫画阿Q正传》读者
- 端阳忆旧
- 重庆觅屋记
- 防空洞中所闻
- 口中剿匪记
- 新年小感
- 贪污的猫
- 告窃画人
- 新年话旧
- 义齿
- 湖畔夜饮
- 我与弘一法师——卅七年十一月廿八日在厦门佛学会讲
- 谈“百家争鸣”
- 西湖忆旧
- 欢迎内山完造先生
- 元旦小感
- 爆炒米花
- 南颖访问记
- 耳目一新
- 私塾生活
- 新的欢喜
- 《源氏物语》译后记
- 丰子恺选集:下
- 艺术趣味
- 从梅花说到美
- 从梅花说到艺术
- 艺术鉴赏的态度
- 新艺术
- 为什么学图画
- 美与同情
- 绘画之用
- 谈像
- 儿童画
- 写生世界(上)
- 写生世界(下)
- 野外写生
- 谈中国画
- 读画史
- 月的大小
- 音乐之用
- 儿童与音乐
- 女性与音乐
- 艺术漫谈
- 图画与人生
- 绘事后素
- 禁止攀折
- 洋式门面
- 钟表的脸
- 具象美
- 扇子的艺术
- 赤栏桥外柳千条
- 照相与绘画
- 视觉的粮食
- 绘画的欣赏
- 漫画艺术的欣赏
- 版画与儿童画
- 深入民间的艺术
- 画鬼
- 日本的裸体画问题
- 谈日本的漫画
- 比喻
- 漫画的描法
- 第一章 漫画的意义
- 第二章 漫画的由来
- 第三章 漫画的种类
- 第四章 漫画的学程
- 第五章 写实法
- 第六章 比喻法
- 第七章 夸张法
- 第八章 假象法
- 第九章 点睛法
- 第十章 象征法
- 艺术卷余篇
- 画家之生命
- 忠实之写生
- 素描
- 艺术教育的原理
- 工艺实用品与美感
- 无学校的教育
- 告母性——代序
- 关于儿童教育
- 关于学校中的艺术科——读《教育艺术论》
- 为中学生谈艺术科学习法
- 画家的少年时代
- 商业艺术
- 音乐与人生
- 我的画具
- 谈自己的画——《色彩子恺新年漫画》
- 艺术必能建国
- 近世艺术教育运动
- 图画教育的效果
- 国画与国文
- 谈工艺美术
- 艺术教育的本意
- 艺术的园地
- 艺苑的分疆
- 东西洋的工艺
- 艺术的眼光
- 漫画创作二十年
- 艺术与人生
- 艺术与艺术家
- 鲁迅先生与美术
- 回忆儿时的唱歌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