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多学科视角,将理论观察与史实讲述相结合,立体展示能源的重要性、独特性及其与大众的密切关联。

内容简介

作者从历史演进与文明发展的角度,透视能源进化背后的深刻动因与重要线索,找出底层规律,进而展望能源发展前景;以多学科视角,将理论观察与史实讲述相结合,立体展示能源的重要性、独特性及其与大众的密切关联;立足于中国能源转型发展,着眼 能源的国际化、数字化、金融化等趋势,从国家政策、企业战略、社会行为等不同层面, 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以促进能源与社会经济及大众生活的交融。本书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格局宏大,笔法生动,具有思想性和前瞻性,历史与现 实交织,科学与人文熔于一炉。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自序
  • 第一部分 变与不变
  • 做时间的朋友
  • 追寻能源本质:储存的进化
  • 热力、移动力和电力
  • 技术与能源边界的拓展
  • 信息对能源的替代
  • 补偿性能源
  • 第二部分 时空变异
  • 给能源一个支点
  • 伸缩的地球
  • 当地的能源与移动的能源
  • 能量的跨国迁徙
  • 当能源遇上金融
  • 第三部分 能源转型
  • 揭开能源进步的面纱
  • 点燃火种:突破能源发展的临界点
  • 穿越“能源三峡”
  • 能源民主的新图景
  • 隐形能源与能效革命
  • 第四部分 走出迷津
  • 当我们在谈论能源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能源的第一个名字是商品
  • 恐惧与贪婪的灾变心理
  • 为能源神话祛魅
  • 作为隐喻的能源
  • 第五部分 共生之道
  • “以人为本”的能源观
  • 在自然界面前,“人”字有两种写法
  • 能源作为一种素养
  • 跨越能源鸿沟
  • 迈向低熵
  • 能源治理新秩序
  • 气候变化的理想与现实
  • 第六部分 未来畅想
  • 未来走到我们中间
  • 多元化能源拼图
  • 智慧能源
  • 挖掘未来的“石油”
  • 链接产生价值
  • 交通革命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反侵权盗版声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部完美的能源发展史

    如获至宝、醐灌灌顶的一本书。认清了能源的基本概念。本书对于能源有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度探讨和解读。如能源的三种基本使用方式,* 热力、移动力和电力 *;如 * 能、能源、能量 * 三者之间的基本概念和逻辑关系;如人类现有能源的三种途径(太阳能、地球本身、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认清了这些关于能源的最基本概念后,我们才有可能继续开展下一步的探讨。理顺了能源的基本脉络。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再到煤炭石油,最后到今天的可再生资源,这些能源形式的不但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最基本需求。反过来,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又是始终依靠能源技术的不断升级作为根本动力。所以,今天的可再生能源、双碳社会是在继承能源发展的历史中,不断地优化,才能穿越 * 能源三峡 *。阐述了能源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信息是负熵 *,所以信息也是一种特定意义的能源。信息能源,就是利用信息的非物质属性,来控制能源的消费和物质的耗散速度。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这样一种场景:“如果我们能够在能源生产消费各环节加入信息,将能源知识和节能信息有效传递,让更多的人掌握如何节约能源的知识和技术,并建立 “熵” 的世界观,人类就可能自觉自愿地节约大量能源,通过自组织过程和信息化系统控制,就可能有效地控制熵的增加速率,将所节约的能源用于增加社会的能源供应。再者,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数字化电网,使电线不仅传送电能,还同时转送各种信息,我们就可以将各种智能化电器通过控制信息进行协同优化,从而对电力负荷实现有效控制,这将通过能源需求侧管理在不建设新电源的条件下,增加新的电力供应能力”。更新了认识世界的历史观。比如,对于互联网,作者认为,* 互联网的价值就在于将原先散落的人类智能连接起来,以一种更为经济低廉的方式利用这些存量智能 *。比如从嘉靖皇帝在 16 世纪放弃朝贡贸易网络的治理权,看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命运。都是特别意外的脑洞。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变革与文明同行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