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文学中的城市”这一概念切入,分析了长期被忽视的50—70年代中国城市题材文学的特征及其特殊的现代性表达。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学中的城市”这一概念入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1949-1976时间内城市题材文学的特征及其特殊的现代性表达。

一、对1949-1976年间的城市题材文学进行背景研究,梳理现代以来文学中的城市形象与现代性叙写,分析这些因素的构成、组合方式,并与其他时段文学中的相关内容相比较。

二、题材和主题研究,揭示这一时期文学对城市的叙述所采用的特定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现代性追求。

三、文本研究,包括分析具体文本的审美原则、叙述文体、人物塑造、空间时间呈现等,揭示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的叙事语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绪论 关于本书:如何使研究成为可能——“十七年”与“文革”城市题材文学研究
  •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城市形象与特性
  • 第一节 国家意义中的“上海”
  • 第二节 现代作家的“上海”
  • 第三节 “老北京”与“新北京”——“帝都”“家园”“首都”与“全球化”都市
  •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学的现代性表达
  • 第一节 现代城市文学的现代性
  • 第二节 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的现代性表达(1976—1999)
  • 第三节 1949—1976年间文学的城市现代性——补上应有的一页
  • 第三章 “新中国”城市形象的现代性意义
  • 第一节 “新中国”城市形象的国家意义
  • 第二节 血统论——上海等城市的左翼历史逻辑
  • 第三节 断裂论——新旧上海的不同意义
  • 第四节 “新北京”:作为社会主义首都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城市的“公共性”想象与日常性的消失
  • 第一节 城市“公共性”社会的建立
  • 第二节 《我们夫妇之间》——当代中国日常性叙事的消亡
  • 第三节 私性生活的资产阶级想象
  • 第四节 “公共性”:生活的意义化和组织化
  • 第五节 “公共”意义上的空间与时间
  • 第六节 “公共性”人格的伦理化过程
  • 第七节 对社会主义“公共性”的反思与对公共空间的向往——十七年“干预”文学
  • 第五章 无城市地域指向的工业题材文学
  • 第一节 巨量的工业文学生产
  • 第二节 大工业意识形态的一元性写作原则
  • 第三节 形式系统——文体特征、人物特征与地域性的消失
  • 第六章 上海工业题材与国家工业化的想象
  • 第一节 巨型规模的上海工业题材文学生产
  • 第二节 工业主义逻辑的全面建立
  • 第三节 人的生产与技术属性
  • 第四节 工业伦理与社会精英的产生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隐性的存在——残存的现代城市文学传统
  • 第一节 日常性叙事的延续与消亡
  • 第二节 个性主义传统的微弱承续
  • 第三节 市井文学传统的承续
  • 第四节 启蒙文学的开启
  • 第五节 手抄本“反特小说”中的流行文学传统
  • 参考书目
  • 后记
  • 作者说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