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宋国青教授宏观经济时评集锦(1998-2013)

内容简介

本文集收录了宋国青教授1998年至2013年以来在各大财经媒体上发表的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时评文章,以时间顺序再现了他数十年把脉中国宏观经济的精彩观点和评论,内容涵盖1998~2001年对通货紧缩、2002~2003年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2004~2005年对汇率改革、2006~2007年对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2008~2009年对中国经济回升趋势、2010~2013年对宏观调控模式的评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序 揭示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
  • 一 世纪之交论通缩(1998—2001)
  • 关注真实利率
  • 实话实说
  •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
  • 病去如抽丝——1999年宏观环境初探
  • 三种经济金融体系及金融危机
  • 需求被盗
  • 降息减税 资本重组——治理通货紧缩问题的政策建议
  • 越少越多的货币
  • 生产资料价格与消费价格反向变化
  • 注意同比增长率错觉
  • 没有必然的经济周期
  • 摒弃诛心之论
  • 工业生产增速持续下滑
  • 消费继续强劲增长
  • 净出口下降
  • 假日因素
  • 丢失的货币
  • 2000年个人可支配收入分析
  • 出现了通货紧缩卷土重来的苗头
  • 投鼠忌器
  • 通货紧缩死灰复燃
  • 识假有术
  • 货币数量增幅锐减
  • 收入度量与纳税
  • 中国股市的“老鼠仓”模型
  • 二 “坐八望九”迎拐点(2002—2003)
  • 调低经济增长预期
  • 经济高增长与资本净流出
  • 存货大幅下降
  • 社会粮食库存大减
  • 出现了经济增长复苏的苗头
  • 国际大商品价格回升
  • 关于统计数据这回事
  • 中美经济同喜同忧
  • 我们不理睬它
  • 房车路正火
  • 多年不遇的高速增长
  • 工业利润大增
  • 货币数量大幅增长
  • 债券也疯狂
  • 货物进出口大幅度增长
  • 32万亿中国居民总资产的含义
  •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 穷与富的度量
  • 货币的配方
  • 关于“坐八望九”
  • 经济增长数字扎眼
  • 中国汽车正起飞
  • 居民收入和储蓄增长
  • 大商品不负GDP
  • 增量意义上的2号超级大国
  • 增加透明度
  • 说三道四话拐点
  • 浮动汇率有利经济稳定
  • 需求、利润与货币
  • 面临考验的“黄金增长”
  • 增加医疗卫生供给
  • 病来如山倒
  • 石油大进口
  • 二八月,乱穿衣
  • 曲线融资
  • 令人震惊的贸易数字
  • 墙里开花墙外红
  • 经济过热的判断依据
  • 存货投资变化的意义
  • 商品价格与存货
  • 全球粮价要大涨
  • 信贷控制下手太重
  • 短期看淡
  • 不及犹过
  • 三 “汇率是纲”(2004—2005)
  • 负利率与资产价格
  • “黄金增长”还将持续20年
  • 商品价格上升的含义
  • 利率是车,汇率是马
  • 政府行为与经济周期
  • 刀快不怕脖子粗
  • 通货膨胀动态与利率时期结构
  • “5·19”行情
  • 阴错阳差数字乱
  • 中国没有升息理由
  • 现在需要的是微调
  • 到底有多热?
  • 预测错误后遗症
  • 先刺激,再抑制
  • 通货膨胀歪曲企业会计
  • 教育大跃进
  • 房子不爱GDP
  • 中国经济与中国影响力
  • 全社会投资效率在上升
  • 现在房价比较高
  • 眼睁眼闭管土地
  • 一江春水向西流
  • A股的问题不容再拖
  • 总需求回升
  • 货币供应量减少拉低CPI
  • 汇率是纲
  • 总需求堪忧
  • 外汇储备累卵
  • 四 成本推不动通货膨胀(2006—2007)
  • 谁决定总需求
  • 内需走强
  • 紧缩货币势在必行
  • 周期正在消失
  • 粮价暴涨10年祭:真实利率偏低的一个结果
  • 货币政策“三个一”
  • 紧缩总力度调整等等看
  • 存贷款利差与壳价值
  • 不盖房子干什么?
  • 中国投资率太低
  • 按下葫芦浮起瓢
  • 消费者太“瘦”
  • 国内收入分配的偏斜导致消费率下降
  • 储蓄分流:麻绳从细处断
  • 藏富于民与李嘉图等价
  • 人民币升值效果显著
  • 真实粮价没有明显的上升动力
  • 是税三分毒
  • 肉价波动和通货膨胀
  • 特别国债是中性的
  • 总需求膨胀是通货膨胀率上升的主因
  •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原因
  • 货币度量有问题
  • 农产品价格和通货膨胀高度关联
  • 通胀洪峰可能已过
  • 粮价的关键是粮食库存
  • 总需求明显降温
  • 成本推不动通货膨胀
  • 中美利差与套汇
  • 五 中国经济快速回升(2008—2009)
  • 20年前高通胀的启示
  • 货币投放主客易位
  • 防止总需求过快下降
  • 当前经济下的财富大调整
  • 拉动内需不能忽略项目效益评估
  • 少出口多进口
  • 汇率利率过于稳定,导致经济波动加剧
  • 需求快速回升可能性增大
  • 总需求将强烈回升
  • 中国经济迅速回升
  • 企业负债率支持信贷高增长
  • 贷款是否进了股市?
  • 投资大幅增长或致逆差:中国需求将拉动全球经济增长
  • 内需高增长
  • 真实利率长期过低才会导致资产泡沫
  • 六 更应改变宏观调控模式(2010—2013)
  • 买车还是修路?
  • 中国食品价格上升的推力
  • 为何低利率会催生股权融资?
  • 贸易顺差下降可能是中期趋势
  • 中国贸易条件变差之后
  • 中国未来增长靠生产率提高
  • 通胀受货币供给和国际传导双重影响
  • 更应改变宏观调控模式
  • 中国的国际影响和投资
  • 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正在消失
  • 住房作为储蓄方式推高了房价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