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孙玉石新诗研究结晶,解读现代汉语新诗之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孙玉石教授多年来新诗研究的结晶。自现代汉语新诗产生以来,“新诗难懂”一直是被许多人质疑的问题,因为与古典诗歌相比,新诗相对缺乏比较成熟和稳定的意境系统、语言表达规范和被众多读者默契的“前理解”,但是新诗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建构起自身的意境体系、表达规范和“前理解”范畴。该书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在朱自清、闻一多等学者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现代汉语新诗内部建构和外部环境两重出发,试图建立起解读现代汉语新诗的路径,寻求它隐含其中相对稳定的意义系统。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代序 完成自我与介入民族精神的提升——关于当代诗歌传达与接受关系的沉思
  • 第一章 朱自清与中国现代解诗学
  • 一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诞生
  • 二 朱自清对现代解诗学的倡导
  • 三 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内涵
  • 四 现代解诗学的公共原则
  • 第二章 现代诗人的玄想思维与文化结构
  • 一 解诗的必要与解诗学的确立
  • 二 读诗解诗与“诗的思维术”
  • 三 阅读接受与思维差异的误读
  • 四 阅读接受与文化差异的误读
  • 第三章 对话:互动形态的阐释与解诗
  • 一 双向经验交汇与批评主体意识的强化
  • 二 对话的介入与走向深化的解诗
  • 三 解诗者的尴尬与解诗的美丽
  • 四 经验差异的对接与诗作传达的窗口
  • 第四章 朱自清现代解诗学思想的理论资源
  • 一 解诗学思想的西方理论接受
  • 二 古典诗歌文本的解诗实践
  • 三 反思春秋汉儒的赋诗与说诗
  • 四 “诗无达诂”与“多义当以切合为准”
  • 第五章 闻一多的现代解诗学思想
  • 一 进入文本:神秘·幻象·文字
  • 二 现代眼光:解读原初世界
  • 三 多重接受:隐喻、象征、多义
  • 第六章 闻一多对于新诗神秘美的构建
  • 一 神秘美诗学观念的自觉
  • 二 诗歌创作中的神秘美的探求
  • 三 最高的情感与《奇迹》解读
  • 四 神秘美与新诗观念的现代性
  • 第七章 朱光潜关于解诗与欣赏思想的阐释
  • 一 诗不能解与经验的重合
  • 二 追踪背景与诗的再创造
  • 三 距离·想象·联想空间
  • 第八章 40年代:现代性视角的阐释与解读
  • 一 废名:以新诗文本解说进入大学课堂
  • 二 袁可嘉:新综合传统探索中的解诗
  • 三 唐湜:意象背后的文本关注与阐释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