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心理学大师们的传世之作。
内容简介
本套装共八册,分别为《梦的解析:一个终于可以读懂的中文译本》《哀悼与忧郁》《文明及其不满》《现代人的心灵问题》《心理类型》《自卑与超越》《洞察人性》《个体心理学》。
《梦的解析:一个终于可以读懂的中文译本》创造性地发明了潜意识、前意识、超我、本我、自我、力比多等词,这些词从心理学蔓延出去,影响了包括社会学、管理学、法学、量子物理、宗教学等几乎所有文理科的科学领域,甚至在自然科学领域也留下了痕迹。
《哀悼与忧郁》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最深的本质包含着一些本能冲动,这种本能冲动是“爱恨交织”的。这种冲动不仅可以解释我们的忧郁症、我们对死亡的态度,甚至可以解释战争的起因。而身处文明社会的我们,对待这种原始冲动的正确做法就是进行“哀悼”。只有顺利地完成哀悼的工作,我们才能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死亡和失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
《文明及其不满》本书是精神分析学奠基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晚年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他思想拼图的最后一块。在这本书中,他第一次全面地将精神分析学应用于社会文化领域,系统性地回答了他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文明是如何内化为“超我”,进而对人的“自我”进行抑制的?
《现代人的心灵问题》本书一方面从理论上介绍了原型、无意识、自律性情结、人格类型等心理学概念,以解答人们的心理困惑;另一方面也探讨了具体的案例,展现了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包括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人生各阶段的难题、婚姻中的心理关系、心理类型等。
《心理类型》荣格认为,历史上围绕宗教、学术、文化和世界观而产生的种种争论,都受到各种不同心理类型的影响,因此本书从人类学、历史学、文学、哲学、宗教、美学的角度对人类生活进行了剖析,并从中归纳出了8种心理类型。
《自卑与超越》本书为个体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通过深入剖析与研究每个人与生俱来,以及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情结,为我们提供了化自卑为动力,从而克服自卑心理、不断超越自己、追求优越、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洞察人性》本书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研究”两大部分,细致阐述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大量案例对人性进行剖析,帮助陷入关系困境的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获得更成熟的心智,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个体心理学》本书收录了1908年-1920年间阿德勒的心理学研究文章,以及他在心理机构和高校等发表的演讲稿,结合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人们日常社交、婚恋、工作与儿童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探寻忧郁、强迫、失眠、厌食、叛逆等心理背后的成因,从而系统阐述自卑与补偿、创造性自我、追求优越等个体心理学思想。
目录
-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版权信息
- 德语第一版 序
- 德语第二版 序
- 德语第三版 序
- 英语第三版 序
- 第一章 梦学综述(20世纪以前)
- 第二章 解梦的方法:对一个案例的解析
- 第三章 梦是欲望的满足
- 第四章 梦的改装
- 第五章 造梦素材及其来源
- 第六章 造梦机制
- 第七章 梦的细节步骤
- 文明及其不满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译后记
- 哀悼与忧郁
- 版权信息
- 哀悼与忧郁
- 当下对于战争和死亡的看法
- 论无常
- 超越快感原则
- 现代人的心灵问题
- 版权信息
- 1930年初版序言
- 1932年第二版序言
- 第一章 现代心理治疗的难题
- 第二章 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艺术作品的关系
- 第三章 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对比
- 第四章 心理治疗的目的
- 第五章 心理类型学
- 第六章 心灵的结构
- 第七章 心灵与大地
- 第八章 古人类
- 第九章 人生的各阶段
- 第十章 婚姻作为一种心理关系
- 第十一章 分析心理学和世界观
- 第十二章 精神和生命
- 第十三章 现代人的心灵问题
- 心理类型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导论
-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与中世纪思想史的类型问题
- 第二章 席勒对于类型问题的探讨
- 第三章 太阳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 第四章 性格类型学的类型问题
- 第五章 心理病理学的类型问题
- 第六章 美学的类型问题
- 第七章 现代哲学的类型问题
- 第八章 传记的类型问题
- 第九章 类型概述
- 结语
- 自卑与超越
- 版权信息
- 总序:下一个十年,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学?
- 第一章 生命的意义
- 第二章 思维与身体
- 第三章 自卑与超越
- 第四章 早期记忆
- 第五章 梦境
-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 第八章 青春期的引导
- 第九章 犯罪及其预防
- 第十章 职业
- 第十一章 个体与社会
- 第十二章 爱情和婚姻
- 洞察人性
- 版权信息
- 总序:下一个十年,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学?
- 作者序
- 前言
- 卷一 人的行为
- 卷二 性格研究
- 附录 教育概述
- 结论
- 个体心理学
- 版权信息
- 总序:下一个十年,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学?
- 作者序
- 中文版译者的话
- 第一章 个体心理学的假设与结果
- 第二章 心理上的雌雄同体与男性抗议——神经疾病的基本问题
- 第三章 个体心理学实践中新的指导原则
- 第四章 神经症的个体心理学治疗手段
- 第五章 对幻觉理论的贡献
- 第六章 对儿童心理学和神经症的研究
- 第七章 三叉神经痛的心理治疗
- 第八章 距离产生的问题
- 第九章 女性神经疾病患者的男性心态
- 第十章 关于治疗中的阻抗
- 第十一章 梅毒恐怖症
- 第十二章 神经性失眠
- 第十三章 对睡眠障碍的个体心理学分析
- 第十四章 强迫性神经症
- 第十五章 强迫性观念对个性化情感的强化作用
- 第十六章 神经性厌食症
- 第十七章 梦与梦的解析
- 第十八章 潜意识在神经症中扮演的角色
- 第十九章 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谎言与责任
- 第二十章 忧郁症和偏执狂
- 第二十一章 对阿尔弗雷德·贝尔格的《内廷参事艾森哈特》的个体心理学评论
- 第二十二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
- 第二十三章 有关战争神经症的新观点
- 第二十四章 脊髓发育不良或器官缺陷
- 第二十五章 个体心理学教育
- 第二十六章 颓废的儿童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