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7千字
字数
2024-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由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
内容简介
本刊创办二十余年来,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支持下,产生了良好的学术效应与社会影响,现为CSSCI来源集刊。本刊主要刊载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力争成为海内外民国史研究的窗口与园地。在求实的基础上鼓励创新是本刊的一贯旨趣;文风朴实、论从史出、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引文准确、注释规范是本刊对来稿的基本要求。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经济与社会】
- 商标近似的判断和解释:1930年代“补力多”商标之争
- 一 纠纷缘起:国货与舶来品之争
- 二 异议审定:“补力多”商标撤销
- 三 司法解释:派德公司败诉
- 四 余波:民意与《商标法》修正
- 结论:争议溯源
- 民国时期银行农贷业务的损益分析
- 一 银行农贷业务的存贷利差分析
- 二 银行农贷业务的损益状况
- 三 银行农贷业务盈利能力的量化比较
- 结语
- 【思想与文化】
- 现代科学知识的中国化路径
- 一 “营养”的释义、语源及翻译问题
- 二 调和中西的努力
- 三 营养学学科的建立与营养知识的普及
- 四 融入国家体制
- 余论
- 以“新”铸“旧”:从赵五贞到袁舜英事件的舆论递嬗
- 一 新青年的舆论风波:赵五贞事件
- 二 从“刎颈”到“投池”:袁舜英事件
- 三 “新文化运动的罪恶”:性别权势落差
- 余论
- 【地方实力派研究】
- 独立与自治:略论民国广西地方实力派自存之道
- 一 旧桂系与民初广西的三次独立
- 二 联省自治与广西的因应
- 三 新桂系与广西模范省建设
- 余论
- 联苏:全面抗战前阎锡山联共的一项考量
- 一 在日苏博弈压力下阎锡山趋向联苏
- 二 阎锡山在与中共商谈合作抗日时探询苏联态度
- 三 阎共关系升温之际阎锡山更看重苏联态度
- 余论
- 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接收初期的北平陆军大学(1928—1931)
- 一 新旧融合:鼎革之际陆大的接收与复学
- 二 暗流涌动:接收初期校内的派系与矛盾
- 三 校园冲突:蔡继伦事件与“倒黄”风潮
- 结语
- 【民国政治】
- 积薪候燎:花园口决堤与国民政府之命运
- 一 制造浩劫与堵口困境
- 二 工程的军事化
- 三 政权更迭之因
- 结语
- 南京国民政府与转化中的民众运动理论(1927—1929)
- 一 剑拔弩张:国民党右派与改组派的较量
- 二 纷扰和困惑:“继续”民众运动与“停止”民众运动之辩
- 三 “建设的民众运动”:国民党重塑“民众运动”理论的尝试
- 四 革命欤?建设欤?两种理论的关系
- 结语
- 日暮途穷:1948—1949年蒋介石的统治危机
- 一 国共易势
- 二 国民党内部的分裂
- 三 国民党内的谋和运动
- 四 蒋介石的下野
- 余论
- 【抗战史研究】
-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团访日与日本的对策
- 一 访日由来:日本影响下国联调查团的路线选择
- 二 初访日本:日本对调查团的殷勤接待与引导宣传
- 三 再访日本:日本对调查团的刁难与压迫
- 结语
- 军事、政治与个体情感:蒋介石与衡阳保卫战关系再议
- 一 衡阳战事的决策与因应
- 二 “最后一电”的释疑
- 三 裁决“方先觉案”的隐蔽因由
- 结语
- 抗战时期南北伪政权的辖区之争
- 一 淮海沦陷区辖属问题的由来
- 二 汪伪政府争夺淮海沦陷区的尝试
- 三 淮海沦陷区的“中央化”
- 结语
- 【教育史研究】
- 谋求认可:民国上海大学的学籍追认
- 一 上海大学校友申请追认合法学籍的努力
- 二 上海大学同学总会审查学籍的困境与对策
- 三 抗战全面爆发后学籍档案的遭遇与教育部审查方案的更改
- 四 全面抗战时期教育部的学籍追认与国民党退台后的追认
- 余论
- 神话难续:国民政府教育部东北联合大学的筹设与夭折
- 一 东北学生流亡北平与设立东北联大之议
- 二 东北联合大学的难产与校址初定
- 三 冲突之下:东北联合大学的异变
- 四 东北联合大学的落幕与“联大”终结
- 结语
- 【书评】
- 作为媒介的国家纪念日与民国政治文化
- 一 国家纪念日作为媒介:事件、仪式、纪念空间与话语
- 二 纪念活动(史):史事史还是文化史?
- 三 国家纪念日的内容与形式:革命、“传统”与仪式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