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时代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宁夏的生动实践为统领,重点从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建设,农田生态系统建设,沙漠生态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总结了宁夏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发展对策。

本书是作者在实地调研了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众多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及国家公园,尤其是宁夏14个自然保护区、黄河宁夏段岸堤保护及水利设施建设、湖泊湿地、南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光伏及风电建设基地、绿色园区等的基础上形成的,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对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宁夏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一节 气候水文特征
  • 第二节 地形地貌特征
  • 第三节 动植物资源
  • 第四节 矿产资源
  • 第五节 社会经济条件
  • 一 农业发展情况
  • 二 工业发展及能源消费情况
  • 三 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情况
  • 第二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宁夏的实践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确立
  • 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基础
  • 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创新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和在宁夏的实践
  • 一 把“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作为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引领
  • 二 把“生态兴则文明兴”作为宁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 三 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夏的历史方位
  • 四 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价值理念
  • 五 把“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解决宁夏最大民生问题的基本准则
  • 六 把“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作为宁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
  • 七 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作为宁夏生态系统治理的路径选择
  • 八 把“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制度保障
  • 九 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重要方法
  • 十 把“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作为彰显宁夏的责任担当
  • 第三节 实践经验和启示
  • 一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美丽新宁夏建设之基
  • 二 理论引领实践是美丽新宁夏建设之魂
  • 三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美丽新宁夏建设之路
  • 四 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
  • 第三章宁夏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 第一节 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意义
  • 一 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任务
  • 二 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 三 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关键所在
  •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
  • 二 生态安全概念的提出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宁夏重大林草生态工程建设
  • 一 宁夏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二 宁夏“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
  • 三 荒漠化及沙化综合治理工程
  • 四 水土保持工程
  • 五 退耕还林工程
  • 六 草原保护与修复
  • 七 自然保护区建设
  • 八 湿地保护
  • 第四节 宁夏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存在的问题
  • 一 生态环境脆弱
  • 二 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弱、湿地生态功能不完善
  • 三 荒漠化及沙化范围广、程度深
  • 四 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艰巨
  • 五 草场退化严重
  • 六 土壤盐渍化治理不容忽视
  • 七 水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低下
  • 八 生态投入力度不够
  • 九 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
  • 十 局部环境污染仍很严重
  • 第五节 宁夏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对策
  • 一 构筑“三山”生态安全屏障
  • 二 打造中部干旱带防风固沙生态屏障
  • 三 构建人居环境安全生态屏障
  • 四 建立健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长效机制
  • 第四章 黄河流域(宁夏段)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建设
  • 第一节 流域生态治理相关研究进展
  • 第二节 黄河流域(宁夏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一 黄河流域资源开发利用优劣势
  • 二 黄河流域(宁夏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 三 黄河流域(宁夏段)水环境质量现状
  • 四 宁夏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的成效
  • 第三节 水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存在的问题探析
  • 一 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 二 局部水污染问题仍然突出
  • 三 水沙关系不协调
  • 四 水生态保护修复与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 第四节 黄河流域(宁夏段)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建设
  • 一 顶层设计是流域“三水统筹”综合治理的制度保障
  • 二 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质量改善
  • 三 保障水生态安全
  • 四 跨区域协同治理
  • 五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六 加强生态法治建设
  • 七 构建公平公开的监管机制
  • 第五章宁夏农田生态系统建设
  • 第一节 宁夏耕地资源现状
  • 一 宁夏土地资源现状
  • 二 宁夏耕地资源现状
  • 三 宁夏主要农作物产量和产值
  • 第二节 宁夏农田生态系统建设成效
  • 第三节 宁夏农田生态系统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一 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
  • 二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 三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 四 探索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 五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第六章宁夏沙漠生态系统建设
  • 第一节 宁夏沙漠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一 沙漠资源的禀赋特征
  • 二 防沙治沙成效与经验启示
  • 三 用沙之利的经验与启示
  • 第二节 宁夏沙漠生态系统保护和治理的困境
  • 一 气候干旱化致使潜在沙漠化趋势严重
  • 二 水资源匮乏是沙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
  • 三 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
  • 四 不合理利用资源加剧沙漠化风险
  • 五 生产经营方式落后致使局部沙漠化加剧
  • 六 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
  • 七 观念落后、认识不足
  • 八 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三节 宁夏沙漠生态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 加强顶层设计,引领沙漠生态系统建设
  • 二 增加林草覆盖度,助推防风固沙示范区建设
  • 三 合理布局沙产业,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四 合理高效集约利用水资源,确保沙漠生态系统建设
  • 五 完善沙漠生态系统建设的体制机制
  • 第七章建立健全宁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第一节 建立健全宁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大意义
  • 一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两山”理论的重大举措
  • 二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提高宁夏生态资源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
  • 三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推动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制度选择
  • 第二节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现状
  • 一 生态产品及生态产品价值相关概念
  • 二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现状
  • 三 宁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宁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
  • 一 水资源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用水权改革
  • 二 林木资源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山林权改革
  • 三 土地资源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土地权改革
  • 四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的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 五 绿色农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
  • 六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价值实现探索
  • 第四节 建立健全宁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 生态产品产权难以界定致使生态产品价值难以实现
  • 二 还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 三 缺乏合理的生态产品损害赔偿和保护补偿机制
  • 四 缺乏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等法治保障体系
  • 五 政府考核评估机制不健全
  • 第五节 建立健全宁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一 加强顶层设计
  • 二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产权制度
  • 三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核算机制
  • 四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五 建立健全经营开发机制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