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3千字
字数
2022-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叙述了一个国画家、雕塑家和高级工艺美术师经过六十多年的风吹雨打,自强不息,与时代一起成长的故事。
内容简介
通过几十年的拼搏,传主李建国靠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作风格,拿下了主持设计三峡截流纪念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标书,提出了“笔墨本相”、“四维水墨画”等美术概念,被南京市政府列为“重点培养的科技创业家”。
李建国自小树立了人生志向,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普通的人一步步成长为知名画家、设计师、雕塑家的人生历程及曲折的奋斗之路,值得读者借鉴。
本书内容丰富,故事生动,语言朴实,是一本十分励志的人物传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卷首语
- 序 朴厚的心灵
- 第一章 龙眠河畔(1954—1960)
- 桐城有个“金陵山”
- 跟母亲姓
- 外婆的方子
- 一张全家福
- 长辈的管教
- 壁画园地
- 做煤球
- 舅奶奶
- 儿时的理想
- 外婆桥
- 第二章 弯弯枞川(1961—1970)
- 麒麟小学
- 缺课13天
- 枞阳小学
- 动手术
- 外公
- 枞阳中学
- 用红漆把弟弟的脸染成了关公
- 随外婆离开安庆
- 做宝书台
- 当兵
- 第三章 军营晨曲(1971—1977)
- 加入基建工程兵
- 映山红
- 两年新兵
- 五尺窗
- 在江西抚州地质专科学校培训
- 在栖霞寺练习篆体毛笔字
- 两个班长
- 第一次参加创作班
- 两件作品入选第一届全军战士画展
- 前辈的言传身教
- 第一次探亲
- 抄书
- 穿上了四个口袋的军服
- 去鞍钢体验生活
- 到北京帮忙改画
- 成为陈修范和李有光老师家的常客
- 与陈丹青和曾年一起拜访刘汝醴老师
- 与外公一起过除夕
- 为纪念建军50周年而创作
- 结识田黎明
- 母亲在上海动手术
- 把自己的手表给了姐姐
- 第五次回家探亲
- 母亲又为建国买了一只手表
- 第四章 南艺进修(1978—1979)
- 到南京艺术学院进修
- 跟张文俊学写生
- 跟丁吉甫学篆刻
- 借石斋
- 上马承镳的人体写生课
- 上陈大羽的花鸟课
- 结识唐大禧
- 加入组画《新征途上开路人》的创作
- 听小泽征尔指挥中央乐团彩排
- 辛红第一次到安庆
- 加餐解馋
- 到紫竹院临摹
- 创作《美好的心愿》
- 春节画《中秋》
- 火车上偶遇陈丹青
- 去云南体验生活
- 在橄榄坝写生
- 结婚
- 到七七级油画班
- 江小竽教人体油画
- 在梅园观摩刘海粟写生
- 南艺进修结业
- 第五章 军旅尾声(1980—1982)
- 《鉴真东渡图》(草稿)
- 在辽宁兴城当教员
- 到新疆采风
- 儿子出生
- 分享画室
- 创作《慈母手中线》等作品
- 黄山写生
- 与南溪的第一次见面
- 在宝钢看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冠军
- 杭州访师
- 温州洞头岛
- 转业
- 第六章 工艺美术(1982—1994)
- 创作《焦大醉酒图》
- 入职江苏省工艺美术工业公司
- 到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
- 创作《浔阳遗韵》
-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 到河西走廊采风
- 生病住院
- 住进了中央路的小木楼
- 与陈白尘做了街坊
- 接触新的艺术领域
- 母亲去世
- 创作漆画《曾经沧海》
- 与叶烂携手创作《采莲图》
- 画作幸得黄胄评价
- 访问陈松年
- 创作《山水》
- 创作并题款
- 绘制壁画《黄山云瀑》
- 成为林士岳的关门弟子
- 为王步文、陈乔年烈士做雕塑
- 创作“吧系列”
- 创作《鞍马人物》《黄埔校友》等
- 创作“留守老人系列”
- 创作“家庭妇男系列”
- 在火车上“捡”了一单生意
- 请黄胄先生题字
- 董欣宾:“十八般兵器”
- 第七章 下海前后(1992—1994)
- 为冯其庸设计明式家具
- “下榻”王孟奇老师的画室
- 设计了一家傣式酒楼
- 筹办“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
- 山雨欲来
- 打破铁饭碗
- 妻子下岗
- 第八章 春江水暖(1994—1999)
- 挹海堂
- 开始创业
- 画广告牌
- 创作《谁家羊脂玉,参差点横斜》
- 七棵雪松
- 丛志远的来信
- 为新华书店做装修设计
- 去深圳创业
- 为喜来登酒店设计并制作艺术品
- 设计彩虹桥
- 和丛志远的友谊
- 创作《荷塘月色》
- 第九章 环境艺术(1999—2004)
- 公司改名
- 作品刊登在香港《大公报》“画坛撷英”专版
- 创作《维多利亚湾》
- 创作《莲花山》
- 创作灯光雕塑
- 清风堂
- 浮雕《天人合一—七星拱月图》
- 竞标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前区环境设计项目
- 参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草案)竞标
- 创作“抽象山水系列”
- 《美术报》“画家圈点”专栏介绍
- 竞标中国延安干部管理学院规划设计项目
- 竞标南通市新区行政中心景观规划设计项目
- 被聘为深圳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 第十章 走出低谷(2004—2006)
- 带来人生转机的一通电话
- 出席三峡纪念园项目竞标会议
- 闯进竞标决赛
- 变废为宝
- 工件雕塑
- 工件雕塑《屈子行吟》《三峡纤夫》《中华鲟》
- 创作《天书》
- 出席三峡截流纪念园开园仪式
- 创作《丽秋》
- 创作《报春》
- 竞标陕西咸阳渭河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项目
- 做沙盘实物模型
- 成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 竞标南京明孝陵下马坊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
- 在第一批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现场会上介绍经验
- 帮忙完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设计
- 第十一章 唐山名片(2007—2012)
- 应邀前往开滦煤矿
-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设计与建设
- 得到游客认可
- 中央电视台聚焦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 父亲去世
- 主持万山国家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
- 主持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
- 主持淮北国家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
- 被评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 放弃,也是一种坚守
- 制作六祖惠能雕塑
- 创作唐廷枢的青铜雕塑
- 创作《金达立像》
- 创作《脊梁》
- 创作《紫金之路》
- 入选南京“321人才计划”
- 第十二章 峰回路转(2012—2015)
- 莳庐艺术空间
- 参加王孟奇的绘画高研班
- 再学一年
- 创作《宽心惬意图》
- 创作《八风吹不动 一屁打过江》
- 创作《集贤图》
- 创作《三顾茅庐》
- 创作《驴友们》
- 创作《观云图》
- 创作《鉴真东渡登岛图》
- 创作《江南贡院》
- 创作《PM2.5》
- 创作《门前屋后 种瓜种豆》
- 创作《和和美美 年年平安》
- 创作《蒙恬像》
- 创作《邓稼先》全身铜雕
- 《议书法》
- 创作《云断飞泉》
- 记意大利卡拉拉之行
- 创作《渡江第一船》群雕
- 第十三章 上下求索(2015—2019)
- 笔墨实验作品
- 雕塑《南宗山水大师—巨然》
- 忆枞阳题画诗
- 雕塑作品《髡残》在匈牙利参展
- 为《陈大羽》铜雕揭幕
- 参加第六届全国抽象雕塑高研班
- 草稿与练习
- 探索水墨画新的笔法
- 贺王孟奇先生70寿辰
- 参观阿尼库申大师工作室
- 创作人物肖像雕塑
- 书成页页记从前
- 创作《孔雀东南飞》雕塑
- 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
- 笔墨本相
- 四维水墨画
- 尝试用四维水墨画法创作
- 创作《和而不同》等
- 创作《花月正春风》等书法作品
- 《荷叶皴》获第二十届中国雕塑论坛年度原创奖
- 参加十日人体水墨写生活动
- 雕塑作品集《大匠之道—莳庐(李建国)》出版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文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以人文教育、人物传记、宗教文化、统战文化等为主要产品线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