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3千字
字数
2016-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推荐阅读:《处世治要》,传统文化中的为人处世之道。
内容简介
《处世治要》以和文化开篇,礼文化作结,先后阐释了同心贵和、内修于己、慈孝友恭、尊师重友、制言立事、慎微笃行、忠信守直、宽容于物、不矜忍让恭而尚礼等处世之道,并为当下我们个人在社会中的为人处世提供借鉴。本书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养分,提高人文素养和执政智慧。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 序言
- 第一篇 同心贵和
- 一、和顺为贵,和气致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八)
- 【国学常识】和亲文化
- 【国学故事】以和为贵聚人气
- 【现实启悟】中国人的和合文化
- 二、君子和而不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君子”的含义
- 【国学故事】遄台陪侍
- 【现实启悟】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 三、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名著《资治通鉴》
- 【国学故事】矛盾中生存的学问
- 【现实启悟】团结方能如钢似铁
- 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国学常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 【国学故事】羊斟以私败国
- 【现实启悟】规矩与圈子
- 五、顺天应人,天人合一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国学常识】封禅
- 【国学故事】杞人忧天
- 【现实启悟】美丽中国当顺应自然
- 第二篇 内修于己
- 一、君子必慎其独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逐鹿中原与问鼎天下
- 【国学故事】“慎独”典范叶存仁
- 【现实启悟】为官当慎独律己
- 二、君子常反躬自思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国学常识】晚清名臣曾国藩
- 【国学故事】伊尹放逐太甲
- 【现实启悟】莫让反省来得太迟
- 三、清心寡欲,不役于物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刘安与《淮南子》
- 【国学故事】清官徐勉
- 【现实启悟】为官当节制欲望
- 四、成由勤俭败由奢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人间天堂,清廷之殇
- 【国学故事】两袖清风,史有余香
- 【现实启悟】勤俭节约是党的优良传统
- 五、宽容而又坚决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四书之一——《中庸》
- 【国学故事】材与不材之间
- 【现实启悟】在其位,谋其政
- 第三篇 慈孝友恭
- 一、治国必先齐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朱子家训》
- 【国学故事】四岳荐虞舜
- 【现实启悟】领导干部要培养优良家风
- 二、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国学常识】被误解的“无后为大”
- 【国学故事】怀橘遗亲
- 【现实启悟】正家风首在行孝道
- 三、兄友弟恭,家庭和睦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 【国学故事】王祥与王览
- 【现实启悟】兄弟同心才能办大事
- 四、养不教,父之过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古代的孝廉文化
- 【国学故事】元觉劝父
- 【现实启悟】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做父母
- 五、持家有道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国学常识】为什么是“买东西”
- 【国学故事】兄弟与“勤俭”横匾
- 【现实启悟】建设一个幸福的家庭
- 第四篇 尊师重友
- 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孔子的几个称谓
- 【国学故事】张良访贤求师获真传
- 【现实启悟】别让尊师重教变了味
-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孔门三戒与孔子三畏
- 【国学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
- 【现实启悟】智慧源于群众
- 三、见贤思齐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诸子百家
- 【国学故事】南北之欢
- 【现实启悟】做学习型领导干部
- 四、君子之交淡如水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国学常识】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 【国学故事】君子之交淡如水
- 【现实启悟】择朋交友平淡是真
- 五、道不同,不相为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饮恨汨罗江
- 【国学故事】管宁割席
- 【现实启悟】有绝交方有至交
- 第五篇 制言立事
- 一、与人言,不可不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孔子家语》
- 【国学故事】不道人之是非
- 【现实启悟】领导干部应慎用话语权
- 二、听其言,观其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国学常识】无中生有
- 【国学故事】孔子误判弟子
- 【现实启悟】听其言,观其行
- 三、举贤用人之法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宰相的起源与变迁
- 【国学故事】伯乐举贤
- 【现实启悟】好干部的选拔标准
- 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国学常识】《战国策》
- 【国学故事】草船借箭
- 【现实启悟】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 五、行事当慎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国学常识】《世说新语》
- 【国学故事】前车之鉴,后世典范
- 【现实启悟】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 第六篇 慎微笃行
- 一、众善奉行,诸恶莫做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国学常识】孟子与“性善论”
- 【国学故事】鸟窠禅师讲禅
- 【现实启悟】为人民服务乃最佳善行
- 二、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郑义门
- 【国学故事】箕子忧商纣
- 【现实启悟】防微杜渐,牢守底线
-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行者徐霞客
- 【国学故事】路不行不至
- 【现实启悟】“懒政”也是腐败
- 四、行事有方,功必倍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战争之法的精华
- 【国学故事】智断争儿案
- 【现实启悟】沟通的艺术
- 五、有志者事竟成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志在必得的纵横家
- 【国学故事】耿带箭作战
- 【现实启悟】有志而来,有为而归
- 第七篇 忠信守直
- 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国学常识】车辆与信用
- 【国学故事】戴胄守法
- 【现实启悟】信用乃处世基本准则
- 二、君子立世当言正行直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国学常识】一代名幕汪辉祖
- 【国学故事】强项令
- 【现实启悟】“刚直不阿”是干部的“方向盘”
- 三、知行合一,实事求是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知行合一”与教育思想
- 【国学故事】祁奚荐贤
- 【现实启悟】事必躬亲,方得真知
- 四、执政必当公允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国学常识】“走后门”
- 【国学故事】狄仁杰秉公劝谏
- 【现实启悟】不徇私情,为民做主
- 五、自私乃达人之障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国学常识】“自私”的社会基础
- 【国学故事】腹大义灭亲
- 【现实启悟】集体利益重如山
- 第八篇 宽容于物
- 一、惟宽可以容人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国学常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国学故事】宰相肚里能撑船
- 【现实启悟】宽厚带来凝聚力
- 二、以恕己之心恕人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国学常识】三教中的“仁”与“恕”
- 【国学故事】齐桓公宽恕得良臣
- 【现实启悟】恕而后教,胜于责罚
- 三、有容,德乃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国学常识】“大航海时代”的中国
- 【国学故事】忠臣狄仁杰
- 【现实启悟】干部的“三容”
- 四、与人不求全责备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国学常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国学故事】雍正识人
- 【现实启悟】用人重其所长,避其所短
- 五、欲人之爱己,必先爱人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国学故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现实启悟】行舟必先静水
- 第九篇 不矜忍让
- 一、自知诚亦不易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唐太宗视若明鉴的一代名相
- 【国学故事】杜子谏楚庄王
- 【现实启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二、温恭自虚,大智若愚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吹牛”
- 【国学故事】杨万里求豉
- 【现实启悟】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 三、自满十事九空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国学常识】夜郎自大
- 【国学故事】关羽大意失荆州
- 【现实启悟】自满乃执政之障
- 四、立身处世,忍字为上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被片面理解的“小不忍则乱大谋”
- 【国学故事】胯下之辱
- 【现实启悟】筑牢私欲“防洪堤”
- 五、人能知止,以退为茂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与世无争的道家
- 【国学故事】以退避祸
- 【现实启悟】后退等于前进
- 第十篇 恭而尚礼
- 一、用礼规范人的行为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国学常识】“礼”的来源
- 【国学故事】知礼而为
- 【现实启悟】为官礼为先
- 二、礼,人道的极致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国学常识】“冠礼”与“笄礼”
- 【国学故事】陈子亢“释礼”
- 【现实启悟】“礼”的扬弃
- 三、常怀恭敬之心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国学常识】“稽首”与“顿首”
- 【国学故事】刘邦从咸阳撤军
- 【现实启悟】为官以敬民为要
- 四、约束自己而后成礼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国学常识】被誉为“大道之源”的书
- 【国学故事】一代清官满朝荐
- 【现实启悟】为官当严以自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嘉睿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国内权威专家、学者联合国家级权威出版社打造的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