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西北民族民间舞蹈研究:生态特色、文化解读及学科发展。

内容简介

该书研究对象以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为主,包括甘肃张掖民乐县顶碗舞研究、甘肃渭源县羊皮鼓舞“打西蕃婆”探究、陕北霸王鞭舞研究、甘肃岷县“巴当舞”的遗存与文化变迁研究、青海省黄南州羌姆舞蹈研究等。研究者正视民族民间舞蹈的生态特色和内质,树立舞蹈生态系统的多维审视,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深入民间舞蹈的文化场域,向民间艺人学习,通过观察、访谈、记录、描述、分析与解释,感受民间舞蹈的鲜活与灵动,又以科学的视角与方法与对民间舞蹈的“活态样式”进行了文化解读,使之成为共享资源,呈现当代。该书所囊括的内容是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在“区域性舞蹈文化研究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果,研究者立足于西北大地,从民间舞蹈的实践出发,做好民间舞蹈的理论研究,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甘肃宁县社火“地故事”的舞蹈样态解读
  • 第一节 甘肃宁县社火“地故事”概述
  • 一 “地故事”的相关背景
  • 二 “地故事”起源探析
  • 第二节 甘肃宁县社火“地故事”的现存样态
  • 一 “地故事”的表演机制
  • 二 “地故事”的表演样态
  • 第三节 甘肃宁县社火“地故事”的文化含义
  • 一 农耕文化的传承
  • 二 道教文化的影响
  • 三 以“火”祭社的遗存
  • 四 陇东道情文化的融合
  • 五 “地故事”的社会文化功能
  • 第四节 甘肃宁县社火“地故事”的当代发展
  • 一 “地故事”发展面临的问题
  • 二 “地故事”的保护传承
  • 第二章 甘肃武威“攻鼓子”舞研究
  • 第一节 武威“攻鼓子”舞的概述
  • 一 相关文化背景
  • 二 “攻鼓子”舞的源流说
  • 第二节 武威“攻鼓子”舞表演形态的田野调查
  • 一 “攻鼓子”舞的表演机制
  • 二 “攻鼓子”舞的典型舞畴
  • 三 武威“攻鼓子”舞的表演场图
  • 四 武威“攻鼓子”舞的音乐节奏型及其特点
  • 第三节 武威“攻鼓子”舞的文化内涵
  • 一 鼓文化的体现
  • 二 武威“攻鼓子”舞形态的文化含义
  • 三 武威“攻鼓子”舞的社会文化功能
  • 第四节 武威“攻鼓子”舞的现代发展与思考
  • 一 “攻鼓子”舞的传承与现实困境
  • 二 对“攻鼓子”舞未来发展的思考
  • 第三章 甘肃天水地区武山旋鼓舞与清水轩辕鼓舞现存形态考察
  • 第一节 武山旋鼓舞概述及田野调查
  • 一 天水市武山县概述
  • 二 武山旋鼓舞的田野调查
  • 第二节 清水轩辕鼓舞概述及田野调查
  • 一 天水市清水县概述
  • 二 清水轩辕鼓舞的田野调查
  • 第三节 武山旋鼓舞与清水轩辕鼓舞①的文化内涵
  • 一 农耕信仰下的两种鼓舞形态
  • 二 古老祭祀仪式的遗存
  • 三 两种鼓舞现存形态的文化含义
  • 四 两种鼓舞服饰及道具的象征寓意
  • 第四节 武山旋鼓舞与清水轩辕鼓舞的现当代发展
  • 一 武山旋鼓舞的现当代发展
  • 二 清水轩辕鼓舞的现当代发展
  • 第四章 甘肃省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研究
  • 第一节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的基本概述
  • 一 相关文化背景
  • 二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源流说
  • 第二节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的现存样态
  • 一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的表演机制
  • 二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的表演形态
  • 第三节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的文化内涵
  • 一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与农耕信仰
  • 二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形态的文化含义
  • 三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与武术的关系
  • 四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的社会文化功能
  • 第四节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的当代发展与思考
  • 一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的流传现状
  • 二 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的发展思考
  • 第五章 甘肃苦水高高跷研究
  • 第一节 甘肃永登县概述
  • 一 苦水高高跷概述
  • 二 苦水高高跷的起源说
  • 第二节 苦水高高跷的表演形态考察
  • 一 苦水高高跷的表演机制
  • 二 苦水高高跷的表演形态
  • 三 苦水高高跷的伴奏乐器及节奏
  • 四 苦水高高跷的表演场图
  • 第三节 苦水高高跷的文化内涵
  • 一 苦水高高跷与农耕文化
  • 二 苦水高高跷民俗传衍与价值
  • 三 戏曲文化对苦水高高跷的渗透
  • 第四节 苦水高高跷的当代发展
  • 一 苦水高高跷的发展现状
  • 二 苦水高高跷面临的困境及思考
  • 第六章 敦煌壁画舞姿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以魏晋南北朝及唐代为例
  • 第一节 敦煌壁画舞姿概述
  • 一 敦煌壁画舞姿的形成
  • 二 敦煌壁画舞姿的流变历程
  • 第二节 魏晋与唐代敦煌壁画舞姿的艺术特征
  • 一 魏晋时期敦煌壁画舞姿的艺术特征
  • 二 唐代敦煌壁画舞姿的艺术特征
  • 三 魏晋与唐代敦煌壁画舞姿艺术特征的异同
  • 第三节 魏晋与唐代敦煌壁画舞姿的文化寓意
  • 一 魏晋时期敦煌壁画舞姿的文化寓意
  • 二 唐代敦煌壁画舞姿的文化寓意
  • 三 魏晋与唐代敦煌壁画舞姿的文化心理分析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