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的目标是成为Oracle应用系统开发和实施中的架构师指南。

内容简介

在内容规划上,本书将从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这三大方面全广度地涉入性能问题,探讨性能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以及问题产生的根源。本书将以技术描述、实例描述、实测数据对比多种方法来将问题阐明,同时使本书具有实战性。除此之外,本书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基于AIX、HPUX、Linux这三大主流平台撰写,使本书兼具“指导手册”之能。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综述: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 1.1 性能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 1.1.1 考虑性能问题的不同阶段
  • 1.1.2 考虑性能问题的不同方面
  • 1.1.3 性能架构中的问题分类
  • 1.2 性能改进的工程方法
  • 1.2.1 不要希望一步到位!
  • 1.2.2 有时也能一步到位?
  • 1.2.3 性能改进工作流程
  • 1.2.4 建立性能分析流程图
  • 1.2.5 编程中应尽量避免的问题
  • 1.2.6 紧急事件性能处理
  • 第2章 设计与优化:物理数据库结构设计
  • 2.1 数据库的特定运行平台
  • 2.2 物理设计与性能的关系
  • 2.3 应用框架与性能特征
  • 2.4 物理表设计的关注点
  • 2.4.1 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
  • 2.4.2 物理数据库设计的范围
  • 2.4.3 规范化的设计
  • 2.4.4 反规范化设计
  • 2.4.5 另类反规范化
  • 2.4.6 是否反规范化
  • 2.5 索引的初始设计
  • 2.5.1 索引对象的基本结构
  • 2.5.2 索引的可选择性指标
  • 2.5.3 索引的双面性特征
  • 2.5.4 索引的类型
  • 2.5.5 索引的初始确定
  • 2.5.6 临时表的使用
  • 第3章 部署与优化:准备基本运行环境
  • 3.1 性能问题在表象上的欺骗性
  • 3.2 理解数据库需要的系统资源
  • 3.2.1 I/O资源的使用
  • 3.2.2 内存资源的使用
  • 3.2.3 CPU资源的使用
  • 3.2.4 解读内存与CPU状态
  • 3.3 小型机数据库部署准备
  • 3.3.1 AIX的部署准备
  • 3.3.2 HP-UX的部署准备
  • 3.3.3 Solaris的部署准备
  • 3.4 X86系统数据库部署准备
  • 3.4.1 Linux系统的部署准备
  • 3.4.2 Windows系统的部署准备
  • 第4章 部署与优化:数据库的优化部署
  • 4.1 实例初始配置注意点
  • 4.2 数据库空间使用关注
  • 4.3 表空间的创建管理
  • 4.4 创建表时的性能因素
  • 4.5 数据导入与索引维护
  • 第5章 实例优化:配置高效运行环境
  • 5.1 实例配置与缓存优化
  • 5.1.1 启用自动内存管理
  • 5.1.2 主机内存分配原则
  • 5.1.3 使用缓存顾问工具
  • 5.1.4 缓存的命中率问题
  • 5.1.5 缓存命中率分析
  • 5.1.6 精细化缓存的配置
  • 5.2 SQL与缓存的使用
  • 5.2.1 缓存优化
  • 5.2.2 查看数据缓存内容
  • 5.2.3 共享池的效率检查
  • 5.2.4 重做日志缓存问题
  • 5.3 PGA内存分配原则
  • 5.4 Oracle虚拟化关注点
  • 5.4.1 I/O问题上的关注点
  • 5.4.2 内存问题上的关注点
  • 5.4.3 CPU问题上的关注点
  • 5.4.4 故障恢复问题的解决
  • 第6章 存储优化:配置高效存储环境
  • 6.1 I/O问题的表象与内涵
  • 6.2 存储介质的基础配置
  • 6.2.1 使用逻辑卷技术
  • 6.2.2 设定存储参数
  • 6.3 存储I/O能力探究
  • 6.3.1 Orion的安装
  • 6.3.2 Orion的使用
  • 第7章 综合部署:Oracle可靠性设置
  • 7.1 数据库设置的综合考虑
  • 7.1.1 设置数据库的内存使用
  • 7.1.2 数据库的进程使用设置
  • 7.1.3 设置数据库I/O模式
  • 7.1.4 设置数据库的归档模式
  • 7.1.5 使用闪回恢复区归档
  • 7.1.6 设置冗余控制文件
  • 7.1.7 保留控制文件信息
  • 7.1.8 设置联机重做日志文件
  • 7.1.9 设置联机重做日志组数
  • 7.1.10 设置数据块校验和检查
  • 7.1.11 打开性能时间统计
  • 7.1.12 表空间和段管理方式
  • 7.1.13 设定多临时表空间和组
  • 7.1.14 使用自动撤销管理
  • 7.1.15 设置空间错误延时
  • 7.1.16 设置数据库闪回
  • 7.2 RAC下的设置
  • 7.2.1 注册远程监听器的实例
  • 7.2.2 设置内部互联网络
  • 7.3 加密表数据
  • 7.4 加密表空间
  • 第8章 对象优化:大表分区方式部署
  • 8.1 分区技术适用的范围
  • 8.2 分区技术的基本概念
  • 8.2.1 分区表的结构
  • 8.2.2 分区部署的收益
  • 8.2.3 分区部署的成本
  • 8.2.4 索引分区
  • 8.3 分区表的管理操作
  • 8.3.1 面向分区的管理
  • 8.3.2 面向分区的操作
  • 8.3.3 面向分区的恢复
  • 8.4 分区的技术实现
  • 8.4.1 基础分区的实现
  • 8.4.2 组合分区的扩展
  • 8.4.3 扩展分区技术
  • 8.4.4 分区表的数据压缩
  • 8.4.5 查看数据存储位置
  • 8.4.6 分区键数据的改变
  • 8.4.7 分区方式选择问题
  • 8.4.8 使用分区顾问工具
  • 第9章 索引定义:索引设置与执行计划
  • 9.1 索引对象
  • 9.2 Oracle优化器
  • 9.2.1 优化器的选择
  • 9.2.2 优化器的设置
  • 9.2.3 数据扫描问题
  • 9.3 索引的技术指标
  • 9.3.1 索引的选择性
  • 9.3.2 索引的簇化率
  • 9.3.3 索引二元高度
  • 9.3.4 直方图的使用
  • 9.4 索引与SQL优化
  • 9.5 避免索引不作为
  • 9.5.1 非等式运算
  • 9.5.2 Null值的比对
  • 9.5.3 函数的调用
  • 9.6 创建虚拟的索引
  • 9.7 创建压缩的索引
  • 9.8 索引的使用监测
  • 9.8.1 创建不可视索引
  • 9.8.2 索引的可用状态
  • 9.8.3 监测索引的使用
  • 9.9 对分区表建立索引
  • 第10章 实例效率:识别数据库内部作为
  • 10.1 研究数据库运行效率
  • 10.1.1 定义和量化性能
  • 10.1.2 统计分析的要素
  • 10.1.3 性能状态的统计
  • 10.1.4 其他相关统计
  • 10.2 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 10.2.1 性能监视的手段
  • 10.2.2 使用vmstat
  • 10.2.3 使用iostat
  • 10.2.4 使用sar
  • 10.2.5 使用nmon命令
  • 10.3 调整计划探讨
  • 第11章 优化践行:数据库层面的优化
  • 11.1 Oracle自动统计
  • 11.1.1 统计数据的解释
  • 11.1.2 汇总的统计数据
  • 11.2 使用AWR
  • 11.2.1 在OEM中访问AWR
  • 11.2.2 用API管理AWR快照
  • 11.2.3 使用度量基线
  • 11.2.4 AWR工作报告
  • 11.3 使用ADDM
  • 11.3.1 ADDM内部结构
  • 11.3.2 ADDM使用示例
  • 11.3.3 ADDM环境设置
  • 11.3.4 ADDM手工获得
  • 第12章 优化践行:操作系统层面的优化
  • 12.1 平台的性能相关性
  • 12.2 分配和调度内存资源
  • 12.2.1 使用大的内存页面
  • 12.2.2 设定内存替换阈值
  • 12.2.3 设定内存空闲阈值
  • 12.2.4 对应设置应用内存
  • 12.3 设置系统进程资源
  • 12.4 系统I/O资源的使用
  • 12.4.1 优化使用异步I/O
  • 12.4.2 优化文件系统挂载
  • 12.4.3 优化应用I/O模式
  • 12.5 关闭系统中无用的服务
  • 12.6 监控主机资源使用
  • 12.6.1 服务器性能监控
  • 12.6.2 分析系统的性能
  • 写在最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为 IT 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件,数据库早已不是可以孤立存在的系统 —— 它与服务器系统、存储系统、网络系统等硬件紧密相连,它与操作系统、中间件系统、应用编码等软件紧密相连,它与用户访问模式、用户使用频度、数据承载压力紧密相连。这种多重关联特性决定了数据库性能的评估与优化就是一门综合的技术与艺术,是一项相当严密的系统工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