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6.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3千字
字数
2021-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大型社会观察类纪录片《流动的中国》同名图书,口碑纪录片《人间世》原拍摄团队新作。
内容简介
一个流动的中国,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是追梦人。
本书脱胎于大型纪录片《流动的中国》,高分纪录片《人间世》团队以深入蹲守式拍摄,讲述流动中的中国的人和事。
六个生活在高速流动的当今中国的普通人,从城市到乡村,千千万万个流动的个体,逐渐改变命运的方向。这些你我身边的人和事,在时代的横截面上,共同构成一幅流动中的中国的画卷。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找坐标
-
下山记
-
征服“垃圾山”的哈佛毕业生
-
长安面试官
-
我的小龙虾学院
-
返乡
-
范雨素奇遇记
-
后记 答卷
展开全部
我们,不普通。
恍然、赞叹、心酸、感动… … 原本只想看看其他人的生活故事,结果被这六位 “普通人” 的经历激起了这般跌宕心绪。我们,哪怕再普通,生活再寻常,所经历的过往与当下都可以算作社会变迁与发展的缩影;我们,在被时代改变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时代。书里介绍的普通人中,有尽心尽责帮助贫困山区的乡亲们适应城市居住与生活习惯的社区工作人员,有致力于推进垃圾分类等环保事业的哈佛毕业生,也有从小拥有文学梦并敢于为此漂泊的单亲妈妈… …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能想方设法克服艰难条件,坚定地朝心中的理想之地迈进。而在此过程中,他们见证了中国在脱贫、环保、农民工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而不断进步的中国,也给予无数追梦人坚定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悦读
刚看完这本《他们,在流动的中国》,很喜欢。书中的平凡的、接地气的普通人的流动着的生活,让人看得入迷。更精彩的是后记,把故事升华到了新的高度,赋予了 “流动” 的意义:因为有机会,所有能流动,因为流动,所以创造了机会。书中传达的是藏在深厚生活中平凡的力量,还有找到坐标,虽遇到困境却奋勇向前的希望。这本书是作《流动的中国》节目组编写的。我没有看过这个纪录片,甚至也没有在网上搜索,只是看到这个有灵气的题目,就立刻翻开了书,然后就沉迷了进去。后记的总结实在太精妙,以至于我好奇地在网上搜索这个后记笔者 “范士广” 的信息。原来是《人世间》纪录片的执导人,难怪文字也如此有温度。在后记中,范先生提及,他在河南新乡的村子里度过了十五年,曾经以为考到河南师范大学就是最好的学校。直到他花了一块钱坐车到了新乡市,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村子。后来他考到了河南大学,知道这是比河南师范大学更好的学校。再后来,他考到了上海读研,进入了上海电视台工作,然后攒钱,圆了年少时的梦 — 把村子最破的瓦房,也就是他家里的房子,给修好了。根据网上的信息,看到范先生得了好一些纪录片的奖,看他的照片以及他的从业时间,应该也还相对年轻。这次这份后记,也让我觉得充满了力量。他是靠着自己的坚定,把梦想一点点完成。没有把生长环境当成一种束缚,反而把所有经历当成希望的翅膀,飞向了更广阔的远方。所以在、这本书源自于范先生是导演的‘’《流动的中国》节目组的书,书中记录的是普通人的声音,大概是和范先生自身的经历分不开的。正因为他也是一路奋进,他非常了解过程当中的艰辛,因此,他在记录别人的故事时,在角度和立意上,全是理解和靠近。书中记录了六个故事:在海拔 1800 米、交通和生活极其不便的、云南昭通的桃子丫口村村民,被搬迁到了呢噜坪,过上了住楼房的新日子,但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老人们对城里生活的适应、中青壮年的就业、农村孩子的卫生习惯和学习融入等等,社区干部袁鹏飞负责着 246 户、1095 人的新生活问题,承担起了扩大他们人生可能性的重任; 哈佛女硕士周春,把垃圾分类的想法做成了全套体系,把热爱做成了事业;“长安面试官”、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廉宏彬做人才引进工作 13 年了,他使出各种法子吸引应届生去西安工作,就像是西安城市形象宣传大使,把工作作出了最实在的勤奋和真诚;在潜江龙虾学院读了大学的丁大琴,在完成学业时面对择业的犹豫和迷茫,虽然不识字的父母不能明白她的顾虑,只关心她钱够不够、吃得好不好,她虽然迷茫但拥有试错的权利,她也许不是那个小龙虾,但她却顽强、坚韧;靠着摘火龙果花瓣、一点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林海莹,未被生活恩宠却因为热爱文学、写出感人文字而走红的范雨素…… 他们也许都如此平凡,但他们都是如此的有力量。虽然都是普通人的故事,却是很入人心。大概是因为通过这样的文字和记录,能看到具体的人,具体的境遇,更重要的是,能在这些境遇下,看到具体的人作出具体的行动。这大也许就是我一直对虚构小说或者鸡汤阅读并不多的原因,更喜欢这种双脚落地却仰望星空的实在,低头是脚下的踏实,抬头是未曾褪色的远方。这让我想到前两天看到的《人物》里,编辑部给读者回信里的一句话说到,“穿透左右为难的臆想,穿透浅表的自我,生活可以平凡、朴素且广阔。” 这本《他们,在流动的中国》的故事就是这样,让人看到了生活的平凡、朴素且广阔。这些有血有肉的主人公,不去反复确认对错的安排,也不去追问公平与否的无解,怀有希望,逆流而上,一步一步地,把不可能变成了能握在手里的确定和可能。“曲高和寡”“阳春白雪” 可以是一种 “优雅” 和 “文艺”,但接地气的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大概这就是这一类纪录书籍最大的魅力,不装不端,真诚,坦荡,让人动容。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