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9.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6千字
字数
2017-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19-20世纪中日轮船公司发展差异,强调政府经济干预政策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描述轮船招商局与三菱·日本邮船会社两家公司自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在中日两国步入近代化进程,发展轮船航运业的共同时代背景下,讨论了两家公司的成立背景、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模式、资金来源等问题,在每一章都分述两家公司的情况并时时加以比较。通过两家公司发展的异同点,清晰地显示出在类似历史背景、国内条件下二者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与格局。对于二者差异的原因,作者主要强调中日两国政府经济干预政策的不同。作者认为,在中日两国近代化的过程中,出于两国政府性质的不同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别,两国选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由此产生了极大的差别。
目录
- 版权信息
- 招商局文库编辑委员会
- 招商局文库总序
- 修订说明
- 序一
- 序二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国家干预经济与近代化的两种类型
- 第二节 同时起步的中日近代化及其不同后果
- 第三节 从国家干预经济的角度观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不同点
- 第二章 中日轮船航运业兴起的背景及初期发展
- 第一节 中日近代轮船航运业兴起的背景
- 第二节 三菱会社、招商局的成立及其初期发展
- 第三章 19世纪80年代三菱会社与招商局的改组及其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日本邮船会社的组成及其发展
- 第二节 80年代中期招商局的改组及其发展
- 第四章 管理方式的比较:“命令书”与官督商办
- 第一节 “命令书”的特点和性质
- 第二节 官督商办的特点、性质及其与“命令书”的比较
- 第三节 官督商办与“命令书”的本质差异
- 第五章 “借材异域”与替换取代外国高级船员的比较
- 第一节 明治年间日本政府培养本国海技人才的对策和措施
- 第二节 日邮会社排除取代外籍船员的过程和特点
- 第三节 高级船员始终被外国人垄断的招商局
- 第四节 中日两国“海技自立”差异的根本原因
- 第六章 中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中资金方面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日本政府利用国家资金兴办“示范工厂”及处理“官营”企业
- 第二节 日本兴办工业企业资金的筹措方式
- 第三节 清政府兴办工业企业中的“官款”
- 第四节 中日两国在动员筹措民间资金方面的不同做法
- 第七章 中日两国政府实行不同干预政策的内因分析
- 第一节 中日两国政府性质不同的制约作用
- 第二节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别——更深层次的影响
- 附录
- 一 甲午战后日本轮运势力在长江流域的扩张
- 二 “命令书”选译
- 三 公历、中国历、日本历及年号对照表(1850~1915)
- 四 轮船招商局与三菱·日本邮船会社发展之比较(1870~1915)
- 征引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