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智能制造理念与技术:新兴信息技术助力制造业挑战与机遇。

内容简介

本书以智能制造理念为起点,讲述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企业的渗透、支持和冲击,给制造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智能制造技术及系统的发展与沿革,并且系统地介绍智能制造的理念、系统组成及建模方法和技术等内容。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智能互联时代的制造业
  • 1.1 制造业发展史
  • 1.1.1 蒸汽动力时代
  • 1.1.2 电动力时代
  • 1.1.3 信息经济时代
  • 1.1.4 智能互联时代
  • 1.2 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
  • 1.2.1 信息技术及其社会作用
  • 1.2.2 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挑战
  • 1.3 制造模式的变革
  • 1.3.1 制造模式模型
  • 1.3.2 制造模式的发展阶段
  • 1.3.3 各工业强国制造模式的变革过程
  • 1.3.4 中国智能制造的部分内容
  • 1.4 制造系统的发展
  • 1.4.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
  • 1.4.2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
  • 1.4.3 智能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
  • 1.5 制造系统的建模方法论
  • 1.5.1 企业建模理论与方法
  • 1.5.2 工程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
  • 1.5.3 系统的实施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智能制造的技术体系
  • 2.1 “工业4.0”的智能制造技术
  • 2.1.1 智能工厂的概念
  • 2.1.2 “工业4.0”的核心特征
  • 2.1.3 “工业4.0”的基本特征
  • 2.2 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技术
  • 2.2.1 物联网
  • 2.2.2 智能设备
  • 2.2.3 智能数据
  • 2.2.4 智能决策
  • 2.3 “中国制造2025”的智能制造技术
  • 2.4 智能制造的技术体系
  • 2.4.1 智能制造技术的构成及体系结构
  • 2.4.2 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智能工厂体系结构
  • 2.4.3 面向网络协同的智能企业协作框架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智能制造系统的组成
  • 3.1 制造企业的功能和生产组织方式
  • 3.1.1 传统制造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
  • 3.1.2 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
  • 3.2 智能研发与设计系统
  • 3.2.1 研发与工艺设计系统概述
  • 3.2.2 产品创新设计与研发管理模式
  • 3.2.3 产品研发与工艺设计系统
  • 3.2.4 基于产品定义模型的智能研发和设计方法
  • 3.3 智能生产系统
  • 3.3.1 智能生产系统的组成
  • 3.3.2 面向智能生产过程的几个概念
  • 3.4 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
  • 3.4.1 智能管理与服务技术体系
  • 3.4.2 智能运营管理与服务系统
  • 3.4.3 智能物流与供应链系统
  • 3.4.4 产品智能服务系统
  • 3.5 面向流程工业的智能制造系统
  • 3.5.1 连续型制造业的特点
  • 3.5.2 流程工业的制造系统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面向制造系统集成的支撑平台系统
  • 4.1 企业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平台
  • 4.2 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
  • 4.3 集成化企业建模与诊断系统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制造系统的建模方法体系
  • 5.1 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论
  • 5.2 制造系统的参考体系结构
  • 5.2.1 面向集成制造的参考体系结构
  • 5.2.2 面向智能制造的参考体系结构
  • 5.2.3 “中国制造2025”的智能制造参考架构
  • 5.2.4 虚实结合的智能制造参考架构
  • 5.3 制造系统的建模方法及工具
  • 5.3.1 IDEF系列方法
  • 5.3.2 GRAI建模方法
  • 5.3.3 ARIS控制视图的过程链方法
  • 5.3.4 面向对象的I_2DEF方法
  • 5.3.5 采用UML类图语言的VEMS建模方法
  • 5.4 面向企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建模工具应用
  • 5.4.1 引言
  • 5.4.2 企业诊断阶段
  • 5.4.3 需求分析阶段
  • 5.4.4 系统设计阶段
  • 5.4.5 实施与运行维护阶段
  • 5.4.6 面向企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建模工具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制造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
  • 6.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6.1.1 企业现状分析
  • 6.1.2 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6.1.3 系统的需求与目标
  • 6.2 系统总体方案的制定与描述
  • 6.2.1 制定总体方案的指导思想
  • 6.2.2 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
  • 6.3 分系统的总体设计
  • 6.4 设计标准与规范
  • 6.4.1 国际标准
  • 6.4.2 ISO/TC184
  • 6.4.3 国家标准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制造系统的基础关键技术
  • 7.1 制造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支持技术
  • 7.1.1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
  • 7.1.2 系统集成技术与企业优化技术
  • 7.1.3 系统仿真技术
  • 7.1.4 传统的智能技术与方法
  • 7.1.5 机器学习方法
  • 7.1.6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 7.2 制造系统中的信息技术
  • 7.2.1 产品数据管理技术
  • 7.2.2 制造网络技术
  • 7.2.3 产品数据交换技术
  • 7.2.4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
  • 7.2.5 智能传感技术
  • 7.2.6 信息物理系统技术
  • 7.3 计算机辅助技术
  • 7.3.1 计算机辅助设计
  • 7.3.2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
  • 7.3.3 计算机辅助制造
  • 7.3.4 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
  • 7.4 制造系统的集成平台技术
  • 7.4.1 软构件及其标准接口
  • 7.4.2 制造系统应用集成平台
  • 7.5 制造过程控制技术
  • 7.5.1 数字控制技术
  • 7.5.2 柔性制造技术
  • 7.5.3 传统的智能制造技术
  • 7.6 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智能制造。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