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本书为你讲述20世纪初在中国内陆城市成都所发生的变革,特别是警察在这个变革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内容简介

本书为汉学家司昆仑对成都的近现代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著作,该著作既能为成都的地方研究提供基础信息的补充和理论观点上的启发,也能扩展至对整个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

1895至1937年,城市管理渐渐演变成中国的首要挑战之一,书中着重讨论了成都两次重要的城市改革运动:清末新政(始于1901年)和1920年代的市政运动。在这两次运动中,当年的警察与军阀分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改革的动机不同,但都对成都的城市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成都的现代城市雏形打造了基础。

本书对这两波城市改革运动的分析和比较主要落脚于他们对现代中国历史和城市历史领域的重要贡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章 中华帝国晚期的省会城市成都
  • 作为中国近代城市的成都
  • 成都的历史和地理特点
  • 省会城市——成都
  • 清末时期成都的管理
  • 第二章 国家建设和城市(1895—1911)
  • 新政实行的背景:内忧外患
  • 晚清改革理念中城市的定位
  • 实行清末新政的省会城市
  • 成都的儒家治国论者——周善培
  • 第三章 城市改革的关键——新式警察
  • 成都警力:警官和警员
  • 局正和街正
  • 街道治安
  • 地方对警察的反应
  • 第四章 进步之风
  • 晚清城市改革进程
  • 成都的改革群体
  • 成都人民对改革的接受
  • 警方的治理对象:乞丐、娼妓和公共卫生
  • 国家监管下的自我管理:新城市官僚和团体
  • 城市风景线
  • 第五章 社会自治和革命
  • 成都的宪政:法制改革
  • 成都的宪政:省议会和市议会
  • 1910—1911年的政治危机
  • 成都的罢工和围困
  • 清政府统治的终结
  • 第六章 革命以后:军人、贤人和袍哥
  • 内战中的成都:政府行政管理的衰退
  • 内战中的成都:城市形式的变化
  • 袍哥的关系网
  • 民国早期的社会秩序和文化改变
  • “五老七贤”与城市改革组织的演变
  • 第七章 20世纪20年代的市政改革
  • 杨森在成都大干一番
  • 杨森主义的根源
  • 成都精英眼中的杨森
  • 城市改革面临冷遇,公共秩序的维持
  • 嘲笑的抵抗力量:刘师亮的“反动”机智
  • 国家主义时代的城市管理共识
  • 第八章 新政的遗产:比较视野中成都的变革
  • 变革的动力
  • 变革的程度
  • 比较视野中的成都
  • 引著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本书通过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如周善培、杨森、郭沫若以及哥老会,从政治伦理高度来解释成都的发展以及文明措施的建设。从事件提升到道德伦理以及制度建设,思想高深。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四川文艺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专业文学艺术出版社,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现代文学和艺术作品图书出版,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图书出版,古代优秀文艺作品读物出版,以及影视艺术图书和音乐歌曲图书出版。在长篇小说、纪实文学、当代作家文集、人物传记、小说、散文、影视艺术图书等诸多门类,整合和优化国内外出版资源,扩大合作伙伴,开拓销售市场,形成自己独有的出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