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风靡欧美的“文学事件”,席卷各大榜单,畅销二十余国的天才处女作。

内容简介

哈利迪几乎同时写下了一部匿名的纪实小说,一部思想小说和一部关于政治参与的元小说。

本书是一部恰如其名的“杰作”,一部证明艺成出师的作品。我们很少听到女性在这类故事中的声音。本书的力量与乐趣在于,她并没有彻底消灭这种沉默,恰恰相反,她设置了这种沉默,然后引爆了它。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部分 愚蠢
  • 第二部分 疯狂
  • 第三部分 埃兹拉·布莱泽的《荒岛唱片》访谈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她在成长,他在衰老

    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前面提到的 Alice Ezra 的浪漫关系、一个伊拉克裔美国人在伦敦海关被拒绝入境的过程,以及一段 Ezra 的电台采访文字稿。这本书最妙的,在于前中后三个部分相互关连下所形成的意义。先说前两个部分,即这本书的主体。乍一看上去,它们是两个全然独立的篇目,具有截然不同的主人公与故事线一边是年轻的白人女性文字工作者,一边是美籍伊拉克裔的男性经济学家;一边是令人忧虑的关系,一边是漫长的寻亲之旅。 作为独立篇目,两个故事都能够成立,两个故事都探讨了 “不对称” 这一主题,前者讲的是情感中的权利差等,后者谈的是国际局势里中东和西方的不对称使个体承受的痛苦。细看两个篇目,也有很多的暗线勾连。比方说,两个篇目中都具有相当的宗教与种族元素,比如说,两个篇目中都谈到了堕胎,再比方说,一段并不起眼的引文,竟然也在两篇中重复出现。但最有意思的还要数,当作为助理编辑的 Alice Ezra 戳穿在私底下偷偷尝试写作并被问到会写什么人时,她搪塞对方说,大约就是街上卖热狗的穆斯林小贩。而第二篇的主人公,尽管并不卖热狗,但的确是一位穆斯林。如果此时的联想还显得牵强,再读到第三篇,就会在想明白 Ezra 一句不起眼的回答里的暗示时,忽然了悟本书最妙的关窍:第二篇故事,原来竟然就出自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 Alice 之手。作者书写了第一个故事,又借笔下的主人公的笔,写下了第二篇,这个伏笔,作者真的埋得太深了😂。我如果不是看了理想国中朋友的书评,再回去翻找,就略过这一个重要的链接线索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富有的有钱著名作家和年轻的贫穷刚毕业的出版社女编辑的故事,不对称体现在其交往的细节中;第二个故事我更喜欢,作者很巧妙地表达 着,标榜民主正义的国家给另一个所谓的极权国家带去的并非民主而是更多的暴力冲突分裂杀戮,而同时兼具两重国籍的主人公自身经历的撕裂更体现出这种现实中冲突,皮笑肉不笑的签证官,繁琐的签证程序,以及流淌着意识流,一面是血淋淋的伊拉克,而一面是仿佛达到民主顶峰的美利坚,这种不对称直戳心底!而如何面对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诉诸于信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豆瓣评分 8.9,目录只有三项 —— 愚蠢、疯狂和一长串名字的访谈,可能因为写作手法很特别 y 一口气读完了。不知道为什么叫 "愚蠢",也许因为二人关系的打开方式不对,有很多令人羡慕又心疼的地方,比如男主人公埃兹拉给爱丽丝钱花的同时,会陪着她一起 “消费”,被包养的同时也被安排了一些琐事:怎么吃、怎么穿。这一切使得爱丽丝在下层社会和上流社会游走,灵魂应该更加寂寞。书里没有交代,文字很克制,但从穿着亮片裙在地铁凹槽吐得稀里哗啦那行文字可以见得。环境描写很优美,适合渴望恋爱的人来读。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