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讨价还价、广告促销到招工人、涨工资到存取款……人们具体、感性的生活,构成了社会经济的整个面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工作的结晶,搭建了作者整体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首先介绍了作者对于证券分析师职业的看法,基本的研究方法,并在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产业周期等方面进行了自成一体的论述,对被广为称道的资产重估理论也进行了深入论述。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编委会
  •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简介
  • Introduction of CF40
  • 前言
  • 第一章 从研究方法谈起
  • 光线是可以弯曲的
  • 一、非洲蚂蚁如何找到自己的家?
  • 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更快”
  • 三、“光线是可以弯曲的”
  • 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然之”
  • 五、“下边,没有了”
  • 六、“引力与温度无关”
  • 七、“雄鸡一唱天下白”
  • 八、“诗必穷而后工”
  • 九、“上帝是存在的”
  • 十、“上帝难以琢磨,但他并不邪恶”
  • 我所理解的宏观研究
  • 第二章 分析通货膨胀
  • 可贸易部门的通货膨胀
  • 一、全球生产者价格的同步性
  • 二、主导PPI波动的因素
  • 食品类通货膨胀
  • 一、食品和总物价趋势的同步性
  • 二、成本加成还是通胀预期?
  • 三、通胀预期和库存调整假说的进一步证据
  • 四、农户的通胀预期
  • 刘易斯拐点与食品类通货膨胀
  • 一、刘易斯拐点
  • 二、为什么花生比小麦更保值?
  • 三、农业劳动力工资是如何上升的?
  • 四、为什么农村地区的蔬菜涨价比城市更快?
  • 五、农户种粮终于可以赚到钱了!
  • 六、扩大的价格裂口
  • 七、国际经验研究
  • 不可贸易部门的通货膨胀
  • 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
  • 一、菲利普斯曲线与产出缺口的概念
  • 二、价格粘性
  • 三、货币与产出缺口的关系
  • 四、菲利普斯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 五、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实用性
  • 货币供应与长期通货膨胀
  • 第三章 观察产能周期
  • 中国的资本约束
  • 一、技术进步
  • 二、资本存量
  • 三、中国经济的资本约束
  • 基于国际收支的分析框架
  • 一、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
  • 二、需求曲线的扩张
  • 三、供应曲线的扩张
  • 四、全球需求的扩张(或汇率贬值)
  • 五、理论应用中的问题
  • 高增长低通胀(2005—2007年的案例)
  • 一、总供应释放带来了产出增长与贸易盈余扩张
  • 二、资本存量的扩大是总供应扩张的主要来源
  • 放慢的潜在增长(2008—2012年的案例)
  • 一、2008—2012年总体上贸易盈余收缩与经济增速下降并存
  • 二、资本形成的趋势性放缓应该是总供应能力收缩的基础
  • 第四章 理解资产重估
  • 资金的来源与运用
  • 一、经济部门的划分
  • 二、实体部门代表性的微观个体资金来源和运用的约束关系
  • 三、资金来源约束会计恒等式的证明
  • 资产配置的约束与优化
  • 一、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同时决定的均衡
  • 二、资产重估理论初始阶段的工作假定
  • 三、资产优化配置
  • 四、外部扰动与资产价格的变化
  • 资产配置优化过程的再讨论
  • 一、封闭经济体
  • 二、开放经济体
  • 三、狭义均衡分析的有效性
  • 从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看资产价格重估
  • 一、引子
  • 二、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介绍
  • 三、企业部门存货及固定资产投资变化与资产价格重估
  • 四、企业部门现金及其等价物需求变化与资产价格重估
  • 总供应扩张的案例
  • 一、资产重估理论的预测和验证过程
  • 二、2005—2007年的大类资产价格
  • 三、2005-2007年期间的私人资本流动
  • 四、信贷利率与期限利差
  • 第五章 综合运用
  • 货币政策扩张的案例
  • 一、总需求收缩与货币政策扩张
  • 二、2009年初到2010年中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经验证据
  • 三、汇率升值与货币政策扩张:日台在1987—1990年的证据
  • 总需求扩张的案例
  • 一、2002—2004年实体经济领域的变化
  • 二、2002—2004年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化
  • 总需求收缩的案例
  • 一、总需求萎缩主导经济波动
  • 二、1995—1998年资产市场的表现
  • 附录
  • 股市因何出现暴涨
  • 关于产能周期与资产重估的历史总结
  • 一、历史数据的回顾和对比
  • 二、产能周期的划分和总结
  • 三、从产能周期角度看企业盈利与就业的周期性波动
  • 四、就业市场的波动
  • 第六章 杂议
  • 戏说分析师
  • “远见杯”是否有远见?
  • A股为什么这么贵?
  • 一、AH溢价率与壳价值
  • 二、壳价值与估值溢价率的历史波动
  • 代后记 回忆父亲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专业人士必读

    这本书的阅读难度稍高,但是一本实务性很强的书。


    中国中生代宏观经济学家中的佼佼者,高善文博士的《经济运行的逻辑》。高博早期曾经是几届宏观分析师的冠军,后来功成身退,退出这些排名,很有点 80 年代香港天王巨星 “不再领奖” 的风范。
    他的研究功力深厚,框架感很强,语言组织也极度逻辑化。 这本书里他给出了他对经济运行逻辑的整体理解,从通货膨胀,到产能周期,到资产重估、货币政策,他都给出了一整套分析方法,简明清晰实用。
    这本书很多证券从业人员应该都看过,尤其是分析师行业的。当时很多想做中国的研究的经济学博士也读这本书。

      8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力图用科学方法去解读经济的书

      非常难的一本书,尤其掐头去尾,看得也是揪心。全书给出了一种经济运行逻辑的整体理解方式,从通货膨胀,到产能周期,到资产重估、货币政策。开头作者从研究方法出发,溯源因果关系,推崇科学方法:观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理论模型,逻辑推演,做出预测或推断,并验证之。说到了蚂蚁,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说半天就是想说科学方法,我更想用老爱的话替他总结就是逻辑加实证。第一章又回顾了中国文化,回顾了科学史,中国文化更多的是社会文化,社会科学压根不是科学,差距久已。作者想用这套方法分析经济,所以经济只能成为经济学,这个假设在全文似乎相继论证比较为难。作者在国际收支框架下,对进行建模,力图通过可贸易,不可贸易,封闭与开放经济体,不同特点来,排除一些干扰因素,力求通解,但总感觉是特解。对我这个外行太难了,收获一些知识点,尚不具备成套体系的能力:1、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并非都能由需求层面的因素来解释。原油价格受地缘政治和战争的影响颇大,在有些年份原油价格上涨幅度都在 30% 以上。2、食品价格波动用刘易斯拐点解释,人都跑到城里敢工业品了,农村劳动力进入拐点,劳动力成本上升,农民对周边价格的敏感会改变他们的预期,到底是存货还是存钱,进而带来价格上涨,缩小价格裂口。3、成熟经济体制造业占比小,价格波动性小,成熟经济体消费物价指数的是剔除食品和能源以后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其构成价格存在明显的粘性,面对供求变化调整相对缓慢。成熟经济体产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背后更多地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松紧和工资增长的快慢。由于劳动力市场的调整比较缓慢,价格存在很强的粘性,因此失业率的高低可以对未来的通货膨胀走向形成预测能力,但这一机制在中国并不明显。价格粘性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旦某种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也就是说存在产出缺口的情况下,这种商品将会在未来涨价。于是,当我们观察到产出缺口时,就能预测未来价格走势,也许就有机会。4、封闭经济体中,没有贸易盈余,也没有资本流动,但是投资意愿的上升同样带来了资产价格的重估。贸易盈余在实际分析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于产能周期理论认为,贸易盈余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实体经济内部冲击的来源和趋势。5、中国经济波动仍然主要表现为投资活动的周期性起伏,并通过投资扩张和投资疲软的交替循环呈现出来。从总量角度看,这一交替循环对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宏观政策、资产价格和利率水平都产生广泛的影响,逆全球化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我国投资占比提升是否有影响?6、经济预测的两个原则:一个是顺应趋势,一个是均值回归。顺应趋势本质上是坚持站在拐点的右侧,均值回归要考虑站在拐点的左侧。7、以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暗喻了分析师和投资人,诸葛亮是分析师,刘备是投资人,买卖双方的角色对人的性格和才能的要求完全不同。成功的投资人需要三种能力:一是准确地识别和判断,并快速采取行动的能力,二是网罗和聚拢人才的能力,三是敢于接受巨大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

        1
        1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