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世界影坛风格别具、魅力独特的导演伍迪·艾伦回顾传奇电影人生。

内容简介

伍迪·艾伦是世界影坛中最独特、具有魅力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别具一格,且拍摄速度之快、获奖数量之多,几乎无人能及。

伍迪·艾伦在本书中回顾了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涵盖了《傻瓜入狱记》《安妮·霍尔》《曼哈顿》《开罗紫玫瑰》等具有代表性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电影和人生的真知灼见。他的电影带有纽约知识分子式的机智与辛辣,处处可见对文化、道德、宗教的讽刺,风格一目了然,却又和而不同。

他不仅是位杰出的电影导演、演员,同时对音乐、文学和艺术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洞见。他无意于做聚光灯下的表演者,总是低调地站在作品背后。喜剧的笑声终会烟消云散,而自律的创作者永远闪光。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前言
  • 序章
  • 傻瓜入狱记
  • 香蕉
  • 呆头鹅
  • 性爱宝典
  • 傻瓜大闹科学城
  • 爱与死
  • 安妮·霍尔
  • 我心深处
  • 曼哈顿
  • 星尘往事
  • 仲夏夜性喜剧/西力传
  • 丹尼玫瑰
  • 开罗紫玫瑰
  • 汉娜姐妹
  • 无线电时代
  • 情怀九月天
  • 另一个女人
  • 大都会传奇
  • 罪与错
  • 爱丽丝
  • 影与雾
  • 丈夫、太太与情人
  • 曼哈顿谋杀疑案
  • 插曲
  • 子弹横飞百老汇
  • 非强力春药
  • 电视,戏剧以及其他活动
  • 人人都说我爱你
  • 狂人蓝调
  • 解构爱情狂
  • 名人百态
  • 甜蜜与卑微
  • 业余小偷
  • 玉蝎子的魔咒
  • 好莱坞结局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天才的另一面

    ️ 很少有导演能像伍迪・艾伦一样高产,几乎 1 年 1 部新作,且,几乎部部原创,部部精彩。毫无疑问,伍迪・艾伦是天才,这本《我心深处》,却偏偏要讲述天才的另一面。
     
    1⃣️ 虽然经常为自己作品编写剧本,伍迪・艾伦却认为自己不懂文学,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他曾花了很长时间给自己充电,大量阅读,看了很多剧作。之后,他又为夏季剧场创作故事梗概,通过观察观众的反应学到了很多。随着渐渐长大和成熟,他也才在这方面也比从前更得心应手一些;
     
    2⃣️ 很多天才都会为自己的创作感到焦虑,伍迪・艾伦是个例外,他完全不会焦虑。他自认为在这点上和毕加索很像:“(毕加索)曾经说,当他看到一块空白的地方,就会想去填满它。我也是如此,没有什么比展开一张巨大的黄色或白色的纸更让我兴奋的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填满它!我爱这个过程。”
     
    3⃣️ 他也不会去等待灵感在刹那的闪光,在他看来,想要保持稳定且高品质的输出,最好的办法就是持续工作,与世隔绝地工作,不被任何其它事情打断。


    “我一直活得像一只鸵鸟,这种方式固然有它的缺点,但也有好处,对于作家尤其如此。我喜欢独处,享受独自工作,我不喜欢参与其他活动。比如有的人拍电影,他们享受拍电影的过程,然后在首映会之后举行派对”。
     
    ️ 他有着纽约知识分子式的机智与辛辣,却甘愿永远站在作品背后,因为他明白,作品带给人的欢笑终会烟消云散,唯有自律的创作者永远闪光。
     
    ️ 本书合著者,瑞典影评人、导演史提格・比约克曼如是评价伍迪・艾伦:
    “那个怪异独行、对任何遭遇都表现出无可救药的神经质的人,那个自怜自艾、以近乎受虐的快感表达他的忧郁、固执、优柔寡断以及其他种种症状的人,不是真的伍迪。我所认识的伍迪,是一名自律的创作者和决策者,一个不断要求自己、对艺术和想象力决不妥协的严肃自觉的艺术家”。
     
    ? 相比于咖啡馆里焦虑而喋喋不休地谈论存在主义哲学话题的老头形象,伍迪・艾伦在这本书里更像是博学而睿智的导师,我们不仅能从中看到他对电影构成要素的观点表达,也能见证他黄金创作期所有作品的心路历程,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能试着像伍迪・艾伦一样工作。
     
    ? 如果你是伍迪・艾伦的影迷,这本书会让你发现一些你之前观影过程中从未看到的新启发。如果在读这本书之前,你从未看过伍迪・艾伦的作品,好极了,它会让你产生一种冲动,巴不得立马合上书,去把他的代表作都找来看一遍。
     
    这一次,让我们重新认识伍迪・艾伦,一个天才的另一面。《我心深处》,推荐你读。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五条闲谈

      1. 伍迪・艾伦认为《安妮・霍尔》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至此之后,伍迪变得更加有抱负,学着运用电影的手段,并把电影做得更加有深度,开始探索其他的价值,而不是将所有的一切都依赖于幽默。私以为从《爱与死》时老头儿就摆脱了部分前期作品中的意气与戾气,台词开始充满哲思,从低俗喜剧转向高雅喜剧。2. 谈戴安・基顿:她的影响毋庸置疑。首先她有着天生的直觉,她很幸运,生来就天赋不凡。她很美,会唱歌、跳舞、画画、摄影,还会演戏,真的才华横溢,而且样样精通。她打扮个性、风趣幽默、独树一帜。…… 我总是很依赖她,如果她在纽约,我能请她去看我的电影,那么她看的那一场对我而言就是最重要的。3. 在回答拉塞尔、戴安・基顿、米亚法罗(同为伍迪・艾伦的前任)对伍迪的启发时,伍迪特意强调自己 “从未和米亚同居过”,答非所问,不知是否是想表达对米亚并无很深的感情,为自己娶了米亚养女找借口。4. 作者与伍迪・艾伦都认为很多电影只需要前三分钟或者五分钟就能知道这个导演是否有能力吸引你。不过很多电影是缓缓引起观者兴趣的,比如《登堂入室》、《七武士》等,贝拉・塔尔的作品更是考验人的睡眠极限,不过依然很吸引眼球。5. 伍迪・艾伦说自己 “对无声低俗喜剧无感,喜欢高雅喜剧,但欣赏卓别林这个人,觉得他非常滑稽,不觉得不觉得巴斯特・基顿有多滑稽。基顿的技巧很棒,作品也都是一流的,而卓别林重在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城市之光》比基顿的任何一部作品都要好。” 个人认为两位都是默片时代真正的大师,难以较出高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雅众文化

      上海雅众文化是一家民营图书出版发行公司。我们倡导新知、趣味、格调的文化理念,旨在聚集志趣相合的读书人,一起阅读优雅、品味生活。 主要出版文学和人文社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