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译文经典。毛姆文集。“故事圣手”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西方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英国著名作家、“故事圣手”毛姆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部队里结识了一位爱尔兰战友,在一次战斗中,这位战友为营救拉里而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复员后,拉里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本序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6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刀锋》…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时,他就成了作家…

    一战时,美国青年拉里因为好友在战争中死亡,开始向自己的内心展开追问:既然世间有善,为何恶亦相生?战后,拉里在故乡感受着美国建设一个 “宏伟而繁荣的时代” 的热潮,却难以置身其间。他执拗地要寻求心中那个让他难以割舍的疑问。他在书籍中发掘,在静思中梳理。为此,他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与热情,甚至解除了与恋人伊莎贝尔的婚约。之后远遁法国,再后来,开始周游世界。在印度,他从东方的《奥义书》踏上了心灵自我完善之路…… 拉里的原型是英国籍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著名的维特根斯坦家族的成员,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奥地利著名钢铁工业企业家,母亲莱奥波迪内・卡尔马斯・维特根斯坦是著名作家、经济学家哈耶克的外祖父的姑表妹,也是银行家的女儿。有这个显赫背景,足以让维特根斯坦一直"晃膀子"。维特根斯坦是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哲学、精神哲学和语言哲学方面。他有句著名的话,一个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当沉默…… 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如果排序,海德格尔第一,第二就一定是维持根斯坦了。那么毛姆为什么不以海德格尔为原型呢?理由可能有三个,一是毛姆不喜欢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二是海德格尔是德国人。三是海德格尔一心想往上攀爬,不够"晃膀子"。其实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在追求改变,无论是伊莎贝尔、拉里还是艾略特、索菲,都隐隐有一种不可捉摸特征,他们各自的结果不约而同地似乎都对自己的过去颠覆和背叛。不过这些背叛,大多不过用一种苟且代替另一种苟且,只有拉里从他似有觉悟的那天起,就象刀锋一样直刺苟且的心脏……(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6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都是自己选的(《刀锋》读书笔记)

      这本书列在书单上估计得有七八年了。为什么一直没读,不知道。不过庆幸的是,拖到现在才读,或许才能读明白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想起来如果是七八年前读,估计会错过好多吧。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小说总是很好读,因为那个时候正是一个社会重新塑造的过程。或许那是个前所未有的所有人都被裹挟的时代。时代在变化,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着自己的定位。思想在变化、科技在变化,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老派的人,还在坚持着自己的传统,想让自己的世界还按照原来的运行轨道继续走下去,只是时代的走向并不是谁想拽得住就能够做到的。一个年轻人在追求一种思考,一种对于人生意义的确认。不得不说,这是所有人都在努力的事情。是的,所有人。只不过有太多的人把这种人生意义,放在了别人都在追求的东西,或者是金钱、或者是地位。不管是什么,总之追求的是在别人眼中看上去足够好。只是,无论怎么好,都是在追求别人眼中的,当别人的注意力不在的时候,意义就只能沦为了恳求比人的注意。长时间的求而不得,反而可能会走到破坏的反面,用毁掉别人的意义,来确认自己的。当这个世界出现了一个能够把自己作为意义的人的时候,这个人往往会被看成是异类。有多少人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去追求自身的平静呢。太难了。所以这样的人,才确实能够成为小说的主角,也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会被向前推动一点点。东方和西方的哲学,其实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终点。东方的哲学虽然也在说合一,但是它说的是一种循环往复的平衡。也就是人和世界其实都是一体的,所以认识了世界就是认识了自己,同样认识了自己也就理解了世界。西方的哲学则是有一个明确的终点,或者是神、或者是太一、或者理型,不管是什么总有一个终极的存在,而这个世界和所有的人,不过是这个终点的某个形式的体现,所以西方哲学普遍在追求的都是从现在的世界推导出一个极致的存在。也正是因为如此,西方的哲学发展出了强大的逻辑能力,也就是所谓的理性。在这样的理性下,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确实丰富了很多。只是,在这样的理性下面,我们对人的存在本身却并没有清明多少。毕竟,认识世界这个相对静止、没有反馈的对象的时候,理性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毕竟因果律在相对静止或者变化缓慢的情况下会得出很确定的答案。只是对于人这种随时都在反馈和变化的存在,这种主体和客体共存的存在,纯粹的理性或许并不会起到多大的效果。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来说,人的存在是先于本质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取决于人的物质一面的形式,而是因为人的自主的选择,因为人能够把自己做过的一切叙述成为一个完成的故事。所以,对于人生来说,幸福或许并不是那些别人看起来的样子,不是那些建筑在物质之上的东西,幸福在于自己意识到的东西。只是,能够做到这样的,真的是很难。就像书里说的:“我是个俗人,是尘世中人;我只能对这类人中麟凤的光辉形象表示景慕,没法步他的后尘。” 或许人间的善恶,不是那种分得清的东西。或许对待这个世界最好的办法就是真诚,把自己交给这个世界。又或许,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应该学会的,就是生活了。至于能不能找到自己的,都是自己选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精神世界也需要物质来支持,社会有它的生存法则。

        —— 我对于人可以通过知识达到最高现实这种想法感到非常满意。在后期,印度的圣徒有鉴于人类的软弱性,承认通过爱和通过工作也可以得到解脱,但是,他们从来不否认最高但是最艰难的途径是通过知识,因为知识的工具是人类最宝贵的能力,即他的理智。这大概就是我对《刀锋》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了。这本长篇小说写于 1944 年,在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70 岁高龄的时候。故事以一战之后为背景,记录描述的是作者的几个朋友的不同选择,造就的不同人生。着重描述的是拉里,通过他的经历,变化和选择,对人生,宗教和哲学的思考。迷茫大概是每个年轻人都需要经历的阶段。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经历,不同的选择,成就不同的人生。书中的一些道理,当今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依旧可以借鉴。从伊莎贝尔和拉里的爱情角度来说,拉里在许多年之后被问及:“伊莎贝尔甩掉你时,你痛苦吗?” 回复到:“痛苦。我那时还年轻。我早就打定了主意要和伊莎贝尔结婚。我做了我们将来要在一起的种种计划。我以为我们会过的很美满。但是婚姻生活需要两个人来过,就像吵架也得有两个人才能吵起来一样。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给伊莎贝尔提供的生活会让她感到如此沮丧。要是我对她的想法稍有了解的话,我就绝不会向她提结婚的事了。” 这就是年少时爱情的模样吧。总是想把自己最好的都给对方,却从来没有问过对方需要什么。当虚幻的爱情落地,到了谈婚论嫁的现实里,才发现,你给的,她不需要,她要的,你给不了。到头来,数落对方太现实,自己当时瞎了眼,自我感动的一塌糊涂,觉得对方不够珍惜。所以爱情和婚姻向来是两回事。而伊莎贝尔的家人对于伊莎贝尔与拉里结婚也是反对的,艾略特舅舅说:“凡是适当的考虑地位,财富和双方境况的婚姻,都优于只为爱情的婚姻。在法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国度,伊莎贝尔会毫不犹豫地嫁给格雷;然后,过上一年半载,如若她想,她可以将拉里作为她的情人。” 当然,这并不符合道德。艾略特舅舅原本就是一个势利的人,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人也更现实。他明白伊莎贝尔这段不匹配的爱情如果步入婚姻的结果,他希望伊莎贝尔幸福。而和格雷结婚后的伊莎贝尔虽然失去了爱情,但是成长后的伊莎贝尔说:“没有爱,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好。” 婚后,她和格雷育有两个女儿,女儿们乖巧有教养,生活富足,被她照顾的很好。当 “我” 和伊莎贝尔说起我的想法,觉得 “伊莎贝尔并没有想格雷那样把整个身心都放在她们身上” 的时候,伊莎贝尔的回复是:“完全没有那个必要。我是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也把她们当做这样的人看待。如果一个母亲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她一生中唯一关注的对象,那她只能惯坏了孩子,事实上,她们依然很崇拜我。” 所以,当格雷破产之后,她会变成格雷的精神支柱,陪伴他走出那段艰难的日子。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故事的戏剧性,由于继承了艾略特舅舅的遗产,顺利帮助格雷重新回到他热爱的工作中去。我想这样一位自我定义明确的女性,即使没有这笔意外之财,她依旧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的很好。因为她一直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书中还描述了 “我” 的其他的朋友 —— 一生追逐名利和上流社会交际,即使死亡,也要穿着华丽衣服下葬的艾略特。面对因为车祸,失去了丈夫和孩子的人生挫折无法重新生活,宁愿在沉沦里享受短暂快乐,最后 “悲壮” 死亡的索菲。和与她相反,即使出身卑微,要靠肉体讨生活,艰难的养活自己和女儿。但是最终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成功把自己嫁出去的苏珊・鲁维埃。还有我们的重要角色:拉里。区别于其他角色,拉里选择的是一条艰难的道路。用伊莎贝尔的话说,当空军之前, 他和其他年轻人一样的生活方式。在经历了朋友为了救他,而牺牲这件事情之后,拉里开始迷茫了。他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开始了探索之旅。先是疯狂读书,后来发现书本不能给他答案。于是选择走出去,去寻找,去体验,去经历。结识了不同的人,途径了不同的城市,见识了不同的风景,看到了不同的人生。基督教义和艺术,都没有给他他想要的答案,最终在印度的石像山,遇到了一位长者,从印度的宗教里找到了答案 —— 宗教信仰。对拉里而言,那是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理想主义,属于东方宗教的神秘主义。新的信仰,让拉里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经历了两次神奇的,玄幻的疑似梦境的体验之后。他散尽钱财,决定回纽约,当一个出租车司机。拉里说:“出租车只是我的劳动工具。这就相当于托钵僧化缘的钵和手杖。” 拉里的设定是一个聪明,高大帅气,有固定收入 —— 每年三千美金,笑容迷人的男孩子。散尽钱财,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金钱是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重新出发需要勇气,视出租车为化缘工具去体验生活,也是将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结合之后的选择。因为信仰还是需要去靠金钱去支撑,现实社会有它的生存法则。那么为什么要散尽钱财之后再重新开始呢?也许是为了给内心一个交代吧 —— 收获了智慧和信仰之后,我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从这一刻起,我有明确需求,我可以再次出发。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7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