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15年中国影响力图书。葛剑雄、胡鞍钢、林毅夫领衔解读,为你深度剖析“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光明日报》“光明讲坛”有关“一带一路”系列讲座内容整理而成,林毅夫、汤敏、胡鞍钢、乔良等国内知名的十三位学者和专家共同撰文,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外交、安全等角度,全面解读“一带一路”战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以期为有兴趣了解该战略的广大读者有所参考和启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丝绸之路 历史地理背景和未来思考
  • “一带一路”:经济地理革命与共赢主义时代
  • “一带一路”和国际发展合作新型模式
  • 全球视野下的大战略构想
  •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龙头
  •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下的向西开放
  • “一带一路”扩展中国外交大舞台
  • “透明海洋”拓展中国未来
  • 航运开道、法律护航 当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法治思考
  • 东风吹正劲,风正一帆悬 当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历史思考
  • 中国文化多样性与“一带一路”建设
  • 云南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 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发展
  • 附录一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 附录二 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 附录三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本书是一本研究丝绸之路最有影响力的学者著作的集合,张维迎,汤敏,这些大名你可能都耳熟能详。政治,经济,外交,法律,教育,我们可以跟随着不同的视角,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各个维度。古时候的丝绸之路的由来与我们通常的想象不同。丝绸之路的开辟主要并不是为了做贸易,而是由于汉朝帝王自认为是天下共主、最高统治者,希望西域各国皆来朝圣,于是将大量丝绸作为礼品赏赐给各国。当然,丝绸之路开辟之后,的确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跨境贸易,只是这些贸易并没有对汉王朝带来商业利益。古丝绸之路,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中国一向重政治目的,轻军事效益。中国进行了大量投入,却鲜有收益。今天的 “一带一路” 建设,不能再一次做无效的输出,而是要促进双方共同努力,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是多条线路并行的道路,即使某一条线路被切断了,其他的路还是通的。这也是国家战略的考量,以太极应对拳击,以天下情怀超越零和博弈。本书最后还有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方案原文,习总书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演讲讲稿,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一带一路战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带一路,全球视野下,大变革时期,主动出击,重构全球系统 2023-11-15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中收集的发言稿思想深邃,目光长远,帮助读者更好理解 “一带一路” 的意义和价值,深层次理解什么我们为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本书需要静心阅读,边吸收边理解解构智库学者的思想主张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