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一个世纪以来,美国都使用了哪些手段,保护资本集团的海外利益,巧取豪夺他国资产与资本,维护美国霸权?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案例,解释说明并论证分析了美国政府在19世纪末之后的一个多世纪的时期内,代表美国商业利益对外国进行干涉,以保护美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利益的兴衰史。
关于“陷阱”
一、为什么叫帝国陷阱?
一旦美国某届政府承诺代表美国投资商出面予以干涉,以保护其在海外的财产等权益,那么未来的政府要想避免此类干涉就更加困难。如果某位总统令人信服地承诺动用美国的强大势力保护在外国的美国财产权益,那么,这个国家可预见到的投资风险就会降低,更多的资本就会大量涌入。未来的政府可以拒不履行含蓄的承诺,但是这样一来必须带来政治成本,政治成本越大,投资商拥有的财富所面临的风险就越高。简言之,代表海外投资商进行的成功干涉,将引致更大的海外投资;而这些更大的海外投资一旦受到危险,又会制造成更大干涉压力。结果就是一个“帝国陷阱”,而落入这个陷阱,美国政府就会发现,他们很难抵抗保护美国海外财产利益的强大压力。
二、资本操作陷阱的方式
20世纪的美国投资商,在压制国内反对派和战略利益方面普遍获得成功。他们所运用的特定政治战略随时时间的推移也已发生变化。20世纪初期,海外投资商绝大部分都是动用个人的政治关系以影响政策。随着帝国陷阱这一模式开始实施,个人政治关系变得更容易。20世纪30年代,投资商开始运用更为复杂的战略,将保护他们的利益与政府当时高度重视的其他利益联系在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投资商们鼓动公众和国会舆论,向行政部门施加压力。这些公司试图将国家利益,如反对共产主义,与他们的财产权益捆绑在一起,争辩说,保护他们的收入来源,对否认敌对国家诸如此类的收入来源发挥了有益的影响作用。美国各类公众认为,没收他们同胞的财产,就是针对美国的攻击和损害。其他公众担心,一个国家对美国财产的没收得到允许,其他国家可能会随之效仿,如此这样,在某个时刻,所受到的经济损失有可能高达一定程度,足以影响到公众他们自己的利益。诸如此类的担心并不一定是现实,它们只需要被人们相信。干涉成本往往都是分摊,范围覆盖全社会,借助了所有这些战略,海外投资商正是从这一事实中受益。
三、帝国陷阱经历的三个阶段
美国非正式的帝国,在整个20世纪没有因总统的更迭而不断地移动,反而出现了两次明显的兴起与衰落。20世纪初期,当政治压力迫使美国政府必须保护其国家的海外利益时,第一个“帝国”出现了,这一时期美国政府更多地使用武力手段来解决问题。当大萧条摧毁了维系该帝国的政治联盟时,这个非正式的帝国就此寿终正寝。第二轮经济利益驱动的干涉行动崛起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直持续到80年代。第二个“帝国”的地域范围更加广阔,受到富于挑战的反共产主义的影响,而且几乎不可能圈入直接的军事干涉;但是,第二个帝国(与第一个类似)也使得投资商操纵了美国政治系统,且常常相当成功,或者保护他们的投资,或者确保他们的损失获得赔偿。第二个帝国并没有彻底地终结,而是被司法化的争端解决机制所取代,私人投资者发现,司法化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定与发展,与求得华盛顿的支持一样极具吸引力。这也是帝国陷阱的第三个阶段。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导言
- 帝国陷阱
- 陷阱周期
- 政治科学
- 经济学
- 历史
- 第二章 避免陷阱
- 夏威夷政变和与美国联盟
- 限制美国在菲律宾的投资
- 限制美国在被占领的古巴投资
- 结论
- 第三章 设置陷阱
- 罗斯福提出了推论
- 圣多明各的理发师
- 建立一个势力范围
- 行动中的霸权
- 支持委内瑞拉的经济国家主义
- 反对墨西哥的经济国家主义
- 第一美国帝国的建立
- 第四章 脱离陷阱
- 接管下的多米尼加政治
- 占领之路
- 尼加拉瓜:干预的背景
- 尼加拉瓜: 干预背后的政治结盟
- 尼加拉瓜:干预的失败
- 困于尼加拉瓜
- 拿下海地
- 在巴拿马的失败
- 美国的非洲前哨
- 结论
- 特例一 墨西哥的例外
- 面积太大,以致无法入侵
- 保护美国的财产——采矿和石油
- 第五章 香蕉共和主义
- 在利比里亚的本末倒置
- 尼加拉瓜的政治崩溃
- 陷于伊斯帕尼奥拉岛
- 不断扩充帝国
- 在玻利维亚的常设财政委员会
- 玻利维亚财政改革的局限性
- 金元外交的失败
- 结论
- 第六章 偶然脱离
- 赫伯特·胡佛和美国的非正式帝国
- 首例违约
- 违约冲击波
- 更多的多米诺骨牌倒下
- 美国帝国中的古巴
- 美国甜菜与古巴甘蔗的较量
- 斯穆特-霍利法案和人们对它的不满
- 一座岛上的凯恩斯主义
- 政治动荡和政府债务
- 为了稳定而违约
- 又一次政变
- 大萧条和退出正式帝国
- 结论
- 第七章 再次落入陷阱
- 睦邻友好经济政策
- 远离债务执行
- 停止给予“保护国待遇”
- 互惠贸易协定
- 玻利维亚的石油国有化
- 墨西哥征收石油公司
- 劳工纠纷
- 石油公司的回应
- 唤醒美国人
- 最终的解决方案
- 打破玻利维亚僵局
- 帝国陷阱重拳反击
- 重返玻利维亚
- 秘密行动和共产主义
- 结论
- 第八章 帝国陷阱与冷战
- 第二个卡斯特罗先生引发的后果
- 巴西,帝国陷阱,以及《希肯卢帕修正案》
- 《希肯卢帕修正案》的执行
- 反对政治霸权的经济帝国
- 事实上的《希肯卢帕修正案》
- 结论
- 特例二 埃塞俄比亚和尼加拉瓜
- 第九章 帝国陷阱的成功
- 中东的产油国
- 安第斯例外
- i Peru,Si!(秘鲁说“是!”)
- 秘鲁的最终解决
- 智利说“不”
- 委内瑞拉是个例外吗?
- 第二个美国帝国
- 第十章 意图脱离?
- 枪炮、律师和金钱
- 早期的投资人仲裁案
- 避免帝国陷阱: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由来
- 《双边投资条约》的由来
- 收钱不办事:投资担保的起源
- 寻求利润,而不是冒险主义:海外私人投资公司
- 制裁和《冈萨雷斯修正案》
- 帝国投资者保护的最后胜出
- 债权人回归与官方贷款人的作用
- 国内的法律基础支撑
- 仲裁在行动
- 结论
- 第十一章 21世纪的帝国陷阱
- 阿根廷对“投资者诉国家”仲裁制度的挑战
- 拉丁美洲的强烈反弹
- 回到未来?
出版方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是中国颇具影响力的中央级出版社之一,成立于1984年2月。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始终以“弘扬民族文化,介绍世界书刊,团结中外学人,促进国际交流”为宗旨,以“创新、进步、合作”为理念,以为读者提供优质读物,与读者分享阅读乐趣为追求,秉承精挑细选、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自成立以来,推出了一批又一批有影响力的图书,在引进海外优秀图书和培育本土原创作品上,成果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