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手史料,东欧史重量级学者蒂莫西·斯奈德独立著作首次引进。

内容简介

“在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人们可以找到所有能想象到的造成民族冲突的原因:帝国瓦解、不具有历史合法性的国界线、挑衅的少数族群、扬言复仇者、恐惧的精英人群、新建立的民主政治体制、种族清洗的记忆以及长期冲突的民族迷思。”

维尔纽斯,维尔尼亚,抑或维尔纳?在本书中,这些指涉着同一座城市的区别微妙的名字以看似不动声色的方式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两端。它们是本书所述故事的背景音符,指示着一整套有关“我是谁”“我的祖国在哪里”“什么是民族”的记忆、理念和话语。

跨越四个世纪,四个国家,通过将目光落在这片有着复杂民族混居背景、经历过极其多元的政体模式,被几度撕裂乃至摧毁的土地上,斯奈德试图为我们揭示民族理念转变的奥秘,追踪概念如何被解释、扭曲、发明和滥用,如何在与更为复杂的外部力量相互衍生的过程中酿成深重苦难,又焕发出崭新光辉。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试图为有关通往国家的路径的终极问题寻找回答: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条路上的苦痛经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名字与来源
  • 地名表
  • 缩写
  • 档案
  • 导论
  • 第一部分 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的祖国之争
  • 第1章 立陶宛大公国 (1569—1863)
  • 第2章 立陶宛!我的祖国! (1863—1914)
  • 第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维日诺之问 (1914—1939)
  • 第4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维尔纽斯之问 (1939—1945)
  • 第5章 尾声:苏维埃立陶宛的维尔纽斯 (1945—1991)
  • 第二部分 危机四伏的乌克兰边境
  • 第6章 近代早期的乌克兰 (1569—1914)
  • 第7章 加利西亚和沃里尼亚的边缘 (1914—1939)
  • 第8章 乌克兰西部的种族清洗 (1939—1945)
  • 第9章 波兰东南部的种族清洗 (1945—1947)
  • 第10章 尾声:共产主义和被清除的记忆 (1947—1981)
  • 第三部分 重建波兰祖国
  • 第11章 爱国的反对派和国家利益 (1945—1989)
  • 第12章 标准的民族国家 (1989—1991)
  • 第13章 欧洲标准和波兰利益 (1992—1993)
  • 第14章 尾声:回到欧洲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4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一种俗世的目的能够使杀戮变得正义

    对于本书封面的照片,我们一般以为是在纳粹的逼迫下,走向集中营的犹太人。但实际上是波兰公民主动横渡西布格河逃离苏联占领区,奔赴纳粹占领区。波兰公民当时相信对岸的纳粹占领政权可能没有那么糟。历史就是这么吊诡!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大主教舍普季茨基给海因里希・希姆莱写信,要求纳粹不要用乌克兰警察来杀害犹太人。1942 年 11 月,舍普季茨基发出了一封主教信函《汝不可杀戮》,所传达的主旨就是:没有一种俗世的目的能够使杀戮变得正义。美国在 1917 年 4 月加入一战后,加利西亚的乌克兰人非常重视威尔逊关于民族自决的言论。1920 年的里加协议让他们感觉被出卖了。1929 年,参加过西乌克兰 - 波兰战争的加利西亚乌克兰老兵在维也纳创立了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简称 OUN)。他们声称 “为了拓展乌克兰国家的实力、财富和面积,奴役外国人也在所不惜。”30 年代末期,OUN 和纳粹德国情报机构阿勃维尔(Abwehr)建立合作,组建乌克兰警察帮助纳粹,才引发大主教舍普季茨基的主教信。在波兰当局的高压之下,OUN 作为失意的、受过教育的乌克兰年轻人的宣泄口,其吸引力越来越大。1943 年 3 月到 4 月间,乌克兰警察离开了德国当局,加入支持乌克兰的团体乌克兰起义军(简称 UPA)。可是,大主教舍普季茨基,也从痛苦的经验中学到:没有军队,乌克兰国家根本不可能存在。UPA 分子的一项主要任务是清除波兰人在沃里尼亚的存在,他们从德国人那里学会了大规模屠杀的技术,所以 UPA 种族清洗的效率令人印象深刻。1943 年 4 月,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 OUN 班德拉派领导人尼古拉・列别德提出 “要清除整片革命领土上的波兰人口”。当时列别德只有 33 岁。列别德不成熟的民族主义策略由仅有种族灭绝经验的年轻人执行,这决定了沃里尼亚一系列事件的走向,为乌克兰人 - 波兰人战争奠定基础。所以,尼古拉・列别德也许最应对沃里尼亚恐怖事件负责。令人惊讶的是,列别德又受雇于美国情报部门。因此列别德做决策时,到底是因为愚蠢还是奸诈,我们已难以判断了。2016 年,波兰导演摄制的电影《沃伦》公映,反映了这段黑暗的历史。两次大战间的波兰囊括了数以百计的社群,这些社群几乎不与国家产生联系,居民们知道谁是波兰人,谁是乌克兰人,但是他们把自己的村庄和郡县看得比民族更重要。一个人,首先要爱家乡。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大词,会令一个人空洞、疯狂。经过战火洗礼的现代民族意识,塑造了现代世界格局,也留下了很多难解的困局。宣传利用了语言的力量,柏拉图所反对的智者在二十世纪又悄然登场。但是这次智者们利用语言的力量调动起民族仇恨,充分释放出人性之恶,在种族清洗这样明晃晃的大词下,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死于非命,并给世界留下了一个至今依然无法调和的困境。古代国家不存在移民和种族清洗的问题,因为国家要么是贵族的要么是国王的,领土以及领土上的百姓都是权贵们的财产。可以给予或剥夺一个贵族的封邑而无需惊动封邑里的百姓。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贵族、王权都消失了,世界格局只能由民族来划分。民族界定出了问题,就容易引起产权纠纷 —— 也就是国家主权的纠纷。因此说 “民族性既能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体,也能让他们成为客体。” 为了形成一个产权清晰的共同体,简单的办法是让领土和人民匹配,如果不匹配,那么就迁移,如果不愿意迁移,那就实行种族清洗。对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历史,乌克兰人和波兰人的记忆完全不同:他们对事件的解释相互矛盾,对英雄和恶棍的概念完全不同。但是他们的表现形式是类似的:两者都在谈论生活方式遭破坏,被迫开始新生活。- 乌克兰人相信死去的乌克兰人比波兰人多:大约是 1.1 万乌克兰人和 7000 波兰人。- 波兰人则相信遭杀害的波兰人人数更多:约 7 万波兰人和 2 万乌克兰人。同一事件,两种叙事,这不是在后真相时代才有的,而是人类历史记载的常态。当事件亲历者的名字变成了数字,他们的故事也变成了历史。难以磨灭的个人回忆,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了民族健忘症的一部分。我们的历史上有南京大屠杀、文革武斗、三年大饥荒等许多人道主义灾难,当他们的名字变成了数字,也就随风飘零而去。二战后的波茨坦协议将波兰整体向西平移,波兰东部领土和人民被分给了苏维埃立陶宛、苏维埃白俄罗斯和苏维埃乌克兰,同时接收了原德国的东部领土和人民。1990 年德国统一,1991 年苏联解体,东欧面临着边境调整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战争。此时的波兰出现了一位大智慧的外交家斯库比斯茨维奇,提出了 “欧洲标准” 政策,呼吁大家维持现有边境和现有人民不变。波兰驻立陶宛大使回想起他应对当地波兰少数民族的抱怨:“在我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我总是问自己,作为一名波兰官员,我会如何应对德国驻波兰代表的抱怨。” 这是典型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标准。1993 年年末,在斯库比斯茨维奇任期结束时,东部大战略的精英共识已成为大众的智慧。着眼未来的外交这种欧洲规则,显示了传统意义的民族主义的终结。可是,历史依旧存在,怎样把历史从政治中剥离出去,以免影响政局稳定呢?波兰人和乌克兰人又一次显现出高超的智慧,那就是把把历史留给历史学家。波兰人和乌克兰人都同意为了国家安全的共同利益,“把历史留给历史学家”,他们找到那些历史学家,让他们写下种族互相清洗的历史。那些被招募的历史学家来自那些不以温和路线著称的机构:- 位于华沙的波兰军队历史协会(1945—1947 年,波兰军队实施了种族清洗)。- 位于卢茨克的沃里尼亚州立大学(那里是 1943 年乌克兰叛乱分子实施清洗的中心地带)。双方对抗的地点是学术会议上。这两个非政府组织和这两个学识渊博的国家机构组织了一系列关于乌克兰 - 波兰关系的研讨会。研讨会的安排中有比较环节:- 每个讨论议题都有一名波兰学者和一名乌克兰学者陈述一系列论文,他们的论文章节并列发表在一起。- 在每个研讨阶段最后,双方的所有历史学家会签署一份双语联合声明,列举意见一致与意见分歧之处。- 尽管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合作安排的议程也让所有人感到丧气,但是最后的产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优于任何一方自行研究、发表的成果。- 乌克兰历史学家逐渐以不同的角度看待 1943—1944 年的历史,- 波兰历史学家看待 1945—1947 年的历史也是如此。这段记载特别温馨,大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风度,波兰 - 乌克兰历史的合作研究意味着密涅瓦的猫头鹰即将从欧洲起飞。2016 年电影《沃伦》的公映,也许就是对这段历史研究的回应。然而可悲的是,2022 年的乌克兰却又是战火纷飞。传统意义的民族主义已终结,可是现代国家利益的矛盾依旧存在,这种矛盾虽没有种族清洗那么血腥,但也会演变为残酷的战争。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民族是何时产生的?是什么导致了种族清洗?国家间如何达成和解?

      导论开篇就点了题:民族是何时产生的?是什么导致了种族清洗?国家间如何达成和解?跟书名一样,本书梳理了 1569—1999 的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民族的意识发端和重建。作者在导论里提出的问题,也是我阅读完本书印象最深的,是为什么在 20 世纪 90 年代,波兰到波罗的海国家之间没有发生强烈的民族冲突,而同样面临政权巨变的巴尔干半岛发生了惨烈的种族清洗呢?从历史民族矛盾角度看,“苏维埃和纳粹的四年占领之后,乌克兰人和波兰人又对彼此进行了四年的种族清洗,造成的后果是超过 10 万人死亡,140 万人被迫定居别处。” 本书从波兰 - 立陶宛大公国开始叙述,试图回答民族如何建立、塑造、重构:靠宗教和语言吗?宗教遭到迫害后呢?书面语言和民间语言不一致呢?语言如何与现代民族国家相结合?是民族主义导致了种族清洗,还是种族清洗给不同人群贴上了民族标签,挤压出民族建构呢?被粗暴地表现为种族清洗的现代民族观念的要求,能否找到一种更加和平的表达方式?回到导论里的问题,“在 1989 年革命发生后,在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人们可以找到所有能想象到的造成民族冲突的原因:帝国瓦解、不具有历史合法性的国界线、挑衅的少数族群、扬言复仇者、恐惧的精英人群、新建立的民主政治体制、种族清洗的记忆以及长期冲突的民族迷思。” 应该说,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重构是比较成功的,其中波兰积极友好的立场可谓至关重要:在柏林墙倒塌后,德国还没有保证对波兰西部现有边境的无条件承认,波兰就向其东部邻国承认领土保持现状。这种态度首先来自波兰精英在二战后对现代波兰民族性多样化的思考,也就是民族性不仅关注波兰力量的延伸,波兰文化的传播或波兰国家的复兴,还关注在现有边界下如何保存波兰这个民族国家。“1993 年年末,在斯库比斯茨维奇任期结束时,东部大战略的精英共识已成为大众的智慧,波兰人区分了已经丧失的民族领土和当下的国家利益。波兰社会中大部分人怀念立陶宛祖国,担心与乌克兰接壤的边境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他们最关心的是波兰本国的安全。” 从拯救民族国家的角度去思考,而非从复兴历史共同体的角度去思考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是平等的民族国家,这些国家的存在符合波兰的利益,未来的利益应该先于历史分歧。现代政治家的任务和对现有国家制度的保护。而在后共产主义欧洲 --- 以南斯拉夫和俄罗斯最为突出,总统则利用边界议题和流散议题巩固自己的权力。不得不说,波兰当时这个立场可以获得东部邻国的正反馈,得益于当时这些国家同样具有强烈 “向西” 的动力,使得这些国家内部左右翼政治势力搁置国内的民族矛盾,接过了波兰的橄榄枝,努力靠近欧盟。书中不少历史细节也令人难以忘怀,比如为了保卫本民族安全在纳粹麾下当警察的乌克兰人,经过了捕杀犹太人的 “训练”(这个地区的犹太人死亡率高达 90%),加入了 UPA 组织杀戮波兰人村庄,手法高效残忍;比如波兰和乌克兰精英被纳粹和苏联一茬一茬捕杀后,造成缺乏政治思考、军事经验的人们成为游击队领导人,采用更为激进的杀戮手段应对民族矛盾;比如波兰和乌克兰互相种族清洗时,依据的是纳粹统治时的 “身份标识”,因为双方在外表、语言等各个方面都难以辨识,多次发生游击队屠杀了本民族人员。。。所谓政治行动需要正确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所谓单一民族历史一旦被引入政治的世界,一定会召集邻国民族历史的幽灵。。。从历史的细节里,发出令人感慨喟叹的节奏。另外一些感慨,来自从后向前看的 “事后诸葛亮” 视角:比如大量犹太人在二战前从波兰移居更东部,在遭受俄国和苏联的强制移民后又遭到纳粹多轮杀戮;比如立陶宛、 乌克兰、白俄罗斯在二战中(波兰全境被纳粹占领)甚至之后都认定波兰才是本民族独立的敌人,苏联、纳粹都是可以合作的对象,甚至可以拯救本民族。。。本书未能解释我在阅读时的想到一些问题,比如白俄罗斯 “民族” 和乌克兰类似,相对波兰和立陶宛,缺乏在中世纪以来的精英文化,但是似乎乌克兰民族重构完成度好于白俄罗斯,为何呢,什么因素是关键?不过无论如何,历史研究如果能引发思考,比提供答案恐怕更为重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逻辑不是很清晰,语言也不太流畅。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