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外国人眼中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英文版出版于19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之前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作。本书涉及的内容很丰富,主要包括中国人的体质与精神、中国人的生存状况、中国的环境、工业、禁烟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等。因其视角的专业性,使其将东西方文化冲突在当时的中国所引起的变化描写得鞭辟入里,并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有趣见解。其中对中国人口、环境以及禁烟等问题的讨论,极富预见性和史料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前言
  • 第一章 速读中国
  • 第二章 生命力旺盛的中国人
  • 第三章 从容、稳重的民族气质
  • 第四章 生存是个重要问题
  • 第五章 工业发展现状
  • 第六章 为禁止鸦片所作的努力
  • 第七章 妇女地位的变化
  • 第八章 基督教对中国人的影响
  • 第九章 西部的人文地理
  • 第十章 教育的发展方向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百年前的中国速写

    本书是百年前 1911 年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 1911 年来华六个月游历后写的调查报告,①中国人的基因里比西方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免疫力强。(不要高兴,我们现在不如喝恒河水的阿三),任何环境都能睡觉,没有神经衰弱😄。②美国丰富的资源和已经完成工业化(当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自然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太像现在的中国人看印度和孟加拉的苦力,极端的贫困,各种工业垃圾被重复利用,要明白进口洋垃圾进行分类再利用 20 年前还在中国存在,包括无论猫狗什么都吃。除了人力便宜什么都珍贵。洋人惊叹中国没有马尔萨斯人口控制的高生育率,土地和资源的极致的利用。③书中关于中国应该修铁路,这样全国商品能够流通,另外就是鸦片和裹脚等陋习,包办婚姻和男女平等,现在回看中国的进步,对比印度,非洲等依然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不得不承认需要彻底的革命,才能颠覆旧的体制,西方传教士的渐进式的改革和改良,初心是好的,但很难推翻顽固的旧体制和习俗。④「和新兴民族的冲动完全不同,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前进的过程中,则会表现出一种稳重、从容的气质。他们历经磨难,经历丰富,因此总能够沉着地应对外界的刺激,并合理地调整行进的节奏和步伐。历史的车轮每前进一步,他们就会及时地将来自各方面的刺激吸纳、升华,最后演变成一种民族独有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即民族意志力。这种力量,正是这些民族前进的动力。」此类书就是闲看,百年前白人还在探索种族差别,百年过后,世界变成地球村,要承认上个世纪是美利坚成功的世纪,在哪里来自全世界不同种族和民族的移民都能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新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也希望中国是个包容开放的社会,世界所有宗教的初心都是向善的,传教士的开拓精神要学习,反对民粹,当年传教士和作者认为中国信仰基督教,西方后才能现代化,没想到中国超融合文明,德先生赛先生中国化,希望世界各个种族民族的人,都能来这里实现 “中国梦”。

      1
      2

    出版方

    凤凰壹力

    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与北京鹏飞一力图书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集图书出版、中盘分销和零售连锁为一体的合资企业,于2011年3月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