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倡导回到教育的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庭和教师都解放出来,这也会让教育效果产生惊人的爆发力。

内容简介

在教育专家林格先生看来,时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实现的,结果导致中国的家长太累,教师太累,孩子也太累,而教育生产力却很低下。大量的家长和教师在学生面前赤裸裸地实施教育行为,而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就已经失效了。

教育观念在现在这个时代需要刷新,单纯在教育技巧上的创新已经不足以缓解目前的全民教育焦虑。缺少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任何教育改革都将缺乏深刻的思想支持,我们需要的是回归教育的纯真。

本书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同时也有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支撑,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增订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教育之困
  • 一、摁着牛头吃草
  • 二、孩子不爱学的根本原因
  • 三、谁在毁坏孩子的想象力
  • 四、究竟要不要分数
  • 第二章 回归教育的纯真
  • 一、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
  • 二、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 三、传递精神能量
  • 四、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
  • 第三章 全面依靠孩子
  • 一、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
  • 二、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
  • 三、孩子能不能惩罚
  • 四、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
  • 五、放下自我,敢于“装傻”
  • 六、理想教育永不过时
  • 第四章 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光辉
  • 一、教育目标中的长、宽、高
  • 二、善良让孩子自主转化
  • 三、包容之美
  • 四、正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 五、自信者自强
  • 六、爱心是无限珍贵的瑰宝
  • 七、重新解读阳刚之气
  • 第五章 教是为了不教
  • 一、关系大于教育
  • 二、教育者角色的根本转变
  • 三、无言而教化万方
  • 四、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我们自己的过程
  • 五、借口“忙”,其实就是“心死”了
  • 六、学而不用,方为大用
  • 七、沉得住气,才能成为一名教育家
  • 第六章 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 一、不可迷信“多元智能”
  • 二、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 三、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自觉
  • 四、一切教育皆有线索
  • 五、如何提高成绩——个性化教育的操作系统
  • 六、鼓励孩子用自己的风格学习
  • 第七章 教育的最低纲领——培养能力
  • 一、知识并非力量
  • 二、潜意识及其隐含的能量
  • 三、“体验教育”的神奇魅力
  • 四、只有悟到的才是自己的
  • 五、想得到,做得到
  • 六、创造性才华从何而来
  • 第八章 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 一、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
  • 二、习惯决定命运
  • 三、素质是养成的
  • 四、习惯培养的七个步骤
  • 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六大习惯
  • 代后记 追求教育的幸福
  • 附录 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校长联名推荐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归教育本质》

    【格式引文】林格著。回归教育本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6.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EnGQoO3hJ3iuzSgv 人类到目前为止的各种思想理论,实际上只分两种:一种是理论本身;一种是如何实践某一理论的理论。比如说,“诚实做人” 是一个理论,要使这一理论变成现实,就必须有一套 “怎样使人诚实” 的理论,否则很可能会陷入美妙的空谈。人类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后一种理论的探索与丰富,我更中意于这种探索。而理论的探索应当分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学习并正确理解别人的思想;二是评价和超越别人的思想;三是建立自己的系统化信念。本书参考并引用了诸多优秀教育家的观点以及大量一线教师、家长的教育案例,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对于其中的一些故事和蕴含的道理,也许有的读者会说:“这些我也知道。” 那么,我也许会感到一点失落,因为在这些观念和故事之中,其实隐含了我已经系统化了的教育思想体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印度哲学家奥修《当鞋合脚时》,值得教育者反复阅读。书中提到:“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对教育的启迪就是,给不同孩子提供适合其个性的教育,让孩子不至于感受到 “硌脚” 的痛苦,甚至感受不到自己在接受教育,那么教育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