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0千字
字数
2017-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当我们需要满足自己的安全与归属需求时,民族主义是唯一的抵达路径吗?作者叶礼庭走访六个国家和地区,勾勒“后冷战”时代的民族主义地图
内容简介
当库尔德工人党的游击队女战士瞄准敌人,魁北克的民众正举行另一次独立游行;当波黑妇女在战争死难者坟场哀悼亲人,北爱尔兰忠诚派正用鲜血写下“绝不投降”;当统一后的德国经历“兄弟复合”的阵痛期,鞑靼人正试图重新在故乡克里米亚站稳脚跟。在全球化趋势看似势不可挡的今天,民族主义是否真的已无容身之所?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理解当时全世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叶礼庭考察了南斯拉夫、库尔德斯坦、北爱尔兰、乌克兰、魁北克、重新统一的德国六个国家和地区。他深入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游击队内部,他与德国莱比锡的新纳粹组织头目见面,他还采访了南斯拉夫国民议会议长、副总统米洛凡·吉拉斯……在战争、分裂、游行和恐怖袭击的背后,叶礼庭看到一波汹涌的种族民族主义浪潮席卷了世界舞台,血缘成为今天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要素,而更符合社会现实的公民民族主义正遭受严峻挑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读:从“战地记者”到“新人”政治家
- 导论:最后的避难所
- 军阀
- 公民民族主义和种族民族主义
- 归属
- 世界主义与特权
- 六次旅程
- 1 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
- 旧秩序
- 微小差异的自恋
- 兄弟友谊和团结公路
- 亚塞诺瓦茨
- 哭吧,女孩,哭吧
- 军阀
- 武科瓦尔
- 贝尔格莱德
- 吉拉斯
- 铁托之墓
- 老人的皮夹
- 2 德国
- 实验
- 相册
- 卡尔·马克思广场
- 卡巴莱
- 民族会战的记忆
- 生活于民主之下
- 做一个好德国人
- 利奥和里希
- 德国民族主义历史的间歇期
- 美杜莎餐馆和伏尔泰咖啡馆
- 故乡
- 最后的思考
- 3 乌克兰
- 酒瓶和香皂
- 美元区
- 一种温和的民族主义
- 总统
- 雕像和洞穴
- 家族墓地
- 利沃夫
- 克里米亚
- 鞑靼人
- 金刚
- 束缚
- 4 魁北克
- 法国佬
- 想象的共同体
- 民族主义和联邦主义
- 国家和民族
- 民族主义和落后的民俗学
- 在两个小丑咖啡馆
- 两次谈话
- 部落和民族
- 权利和生存
- 谁属于这个民族?
- 加拿大的冰球之夜
- 5 库尔德斯坦
- 边界
- 自由斗士
- 恐惧共和国
- 大屠杀
- 游击队员
- 和雪貂一起
- 6 北爱尔兰
- 镜子,镜子
- 汤米·多伊尔
- 兰博格鼓
- 拉斯库尔男孩
- 迪街篝火
- 原野
- 船货崇拜
- 饥饿和餍足
- 延伸阅读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成立于1993年9月,是隶属于中共中央编译局的中央级社会科学类专业出版社,主要翻译介绍世界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和前沿作品。 中央编译出版社夙以“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立社使命,以“思想文化的摆渡者——在东西方之间”为座右铭,以出“精品图书”为导向,以尊重思想知识为基石,以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智力后盾,致力于出版高品位、高质量的图书。2009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一级出版社,授予“全国百佳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