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在笔者2011年提交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形成的。当时为了研究具体裁判中的法官行为,笔者对法官进行了大量访谈,形成了宝贵的访谈记录,并对这些记录进行了规范的梳理和科学的分析。

内容简介

书中的这些访谈记录,对于理解当时中国法官行为激励和顾虑,是十分有帮助的。正是建立在这些访谈基础上,笔者提出涉诉信访困局的出现是由于司法制度的设计出现重大缺陷,要想从根源上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必须对司法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要通过法官遴选、职业保障、奖惩等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才能使得法官的自利行为得到有效约束,使法官能够从社会公共福利和法律的根本目的出发进行决策。只有锻造一批忠实于法律的高素质、精英化、专业化的法官队伍,才能为司法权威提供真正的源泉,才能使得司法裁决得到民众的信服,涉诉信访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本化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关于法官行为的文献综述
  • 二、关于涉诉信访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基本概念阐述
  • 一、涉诉信访
  • 二、法官裁判
  • 三、行为逻辑
  • 第四节 相关理论支撑
  •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 二、选择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理由
  • 第五节 本书整体安排和研究方法
  • 一、本书的整体安排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 一、本书的创新点
  • 二、本书的不足
  • 第二章 涉诉信访的制度基础
  • 第一节 诉讼的一般流程
  • 一、起诉
  • 二、上诉
  • 三、再审
  • 第二节 信访制度的形成
  • 一、信访
  • 二、信访制度的形成
  • 第三节 涉诉信访的处理机制
  • 一、接访
  • 二、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理
  • 三、责任追究
  • 四、小结
  • 第三章 法官行为何以导致“诉访循环”
  • 第一节 导致信访的法官行为
  • 一、法官的枉法行为
  • 二、法官的瑕疵行为
  • 三、法官的调解行为
  • 四、小结
  • 第二节 涉诉信访过程中的法官行为
  • 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 二、再审与驳回
  • 三、维持与改判
  • 四、诉讼外的解决方法
  • 五、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法官的行为逻辑
  • 第一节 法官行为的西方基本理论
  • 一、法官行为的法条主义理论
  • 二、法官行为的实用主义理论
  • 第二节 中国法官行为的历时态考查
  • 一、法官行为官方状态的流变
  • 二、司法政策变化对法官行为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法官行为的现实考察
  • 一、现实中的法官行为的法条主义
  • 二、现实中法官行为的实用主义
  • 三、利己实用主义
  • 第五章 中国司法制度激励与法官行为选择
  • 第一节 法官的低收入与收入偏好
  • 一、法官的“低”收入
  • 二、法官的金钱偏好
  • 第二节 司法官僚制与法官的晋升偏好
  • 一、司法体制中的官僚制特点
  • 二、晋升偏好
  • 第三节 法官的不独立与关系偏好
  • 一、来自上级领导的关系
  • 二、来自普通法官的关系
  • 三、来自亲友的关系
  • 第四节 制度激励不足和休闲偏好
  • 一、法官激励制度的不足
  • 二、休闲偏好
  • 第六章 结论
  • 一、问题化的涉诉信访
  • 二、涉诉信访问题的出路
  • 三、改革建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访谈记录
  • Ⅰ 第一阶段访谈纪要
  • 一、“涉诉信访”的由来
  • 二、上访群体的特点
  • 三、接访法官
  • 四、上访案件所反映的问题
  • Ⅱ 第二阶段访谈记录
  • Ⅲ 第三阶段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信访略谈

    信访从初衷上来说无疑是好的。但是运行过程中又是不顺畅或者是失败的。该书写的有点太冠冕堂皇,有点脱离实际。      其实对于法官来说,尤其是现在科班毕业的法官,基本上能否做到公正司法,但是要知道法官的工作决定了经手的每个案件都有输赢,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说实话 都想赢。但是对于判决书来说,双赢很难甚至绝无可能,如果非要双赢,就像罗胖说的,一方赢两次,他到是很乐意。      对于我来说,我现在很注重判决书中的本院认为部分,力求让原被告都明白,但是不管怎样输的一方就是心里不愉快,即使你素质再高,你永远抹平不了他的失望与不满,其实不要苛求法官一定要案结事了,首先要保证司法公正,其他的应该靠后。      对于我们法官来说,法律规定是有,也明白,但是有时候就不能按照法律规定判决,因为现实永远比法条复杂。比如,小小离婚案件,对方有家暴,赌博,婚外情等情形,根据法律规定,能够达到夫妻感情破裂的地步,应当判决离婚。但是假如对方拿着一瓶农药威胁你说,你要是判决离婚,我就死给你看,你说我敢不敢判决?不好意思,我真不敢。因为只要有人喝药或者出现极端事件,即使我判决对了,但是你绝对敌不过对方家属的上访,缠闹,最后顶雷的就是你。      其实现在的信访就成了一些百姓无理取闹的手段了,导致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不敢和他们走的太近,不敢和百姓多说,多解释,因为怕被讹。      不管如何,我始终认为党中央信访制度是好的,能够让底层百姓的声音传到上面,能够适当约束底层公职人员,但是现在反而成了束缚基层公职人员手脚的枷锁。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现在基层,上访如同 “尚方宝剑”,百姓拿着,法律也无能为力。      审判十年,我才体会到,作为法官,任你业务再棒,在上访面前只能是浮云,人家想让你飘到哪都行。      总之,这不是真实的中国法院和法官。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