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透过作者真诚又富有巧思的文字,给自己心中的诗意找到某种共鸣,为自己的那份乡愁找到一个归宿。

内容简介

相比于卷帙浩繁记录下的中华文明史,传统手艺更像是一种微观的存在。它们在纵向的历史进程中,总是被寥寥几笔带过;又在横向的辽阔幅员里,隐身于街头巷陌。它们看似 微小,却并未缺席每一次文化的演进;它们看似传统,却因手艺人的不懈改进而历久弥新。读者将在书中,伴随三百余幅精美图片,看到这些或大或小的手艺物件在手艺人手中经历的那一道道工序:削切、剪裁;熔铸、锤炼;打磨、镶嵌;印染、装裱......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延续着技艺,融会了巧思,凝结了愿望,拥有了灵魂。从手艺人的故事中,可以了解中国手工艺行业现状;从物件和制作物件的手艺人,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响应主旋律,树立我们的中华文化自信的同时,带领读者认识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也引读者思考,如何保护好存在于身边的传统文化,让它们的生命之火可以继续温暖我们的后代。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前言 守艺的意义 ——走访了一百多位手艺人之后,我想来聊一聊“匠心”
  • 第一章 人间烟火
  • 龙玉门 “沱江织女”、苗族花带传承人
  • 王飞 木匠
  • 郑月巴 曲沃花葫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牛祺圣 章丘铁匠/省级非遗传承人
  • 龙太阳 控拜银匠村银匠
  • 黎彩芬 湄潭农民画传承人
  • 徐曼冰 湖南醴陵釉下五彩国瓷研究所所长
  • 张明超 重庆武隆 养蜂人
  • 杜怀良 青海门源 养蜂人
  • 蔺靖 素饼制作手艺人
  • 王占忠 蔚县剪纸传承人
  • 李香丰 “东来顺”铜火锅制作技艺传承人
  • 母先才 花茂土陶技艺传承人
  • 曹德泉 竹编技艺传承人
  • 高艳青 “上党女红”技艺传承人
  • 结语
  • 第二章 父辈的旗帜
  • 张荣波 陈汉军旗萨满文化传承人
  • 杨云霞 傩戏面具雕刻师
  • 周东朝 唢呐演奏家
  • 吴景馨 吴氏宏音斋笙管乐器传承人
  • 吴来顺 吴氏宏音斋笙管乐器传承人
  • 罗建文 坛下锣鼓传承人
  • 李小可 中国著名山水画家,“李家山水”传承人
  • 周令钊 国家形象设计师
  • 蔺永茂 绛州澄泥砚代表性传承人
  • 刘靖 巢湖纸笺加工技艺传承人
  • 卢群山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界首彩陶代表性传承人
  • 郭全生 绛州木版年画传承人
  • 麻茂庭 苗族银饰项目国家级传承人
  • 文凯 寺庙木雕传承人
  • 杨乃东 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人
  • 许剑峰 “王一品斋笔庄”第十四代掌门人
  • 结语
  • 第三章 一个人的宗教
  • 王曜 苗族蜡染传承人
  • 欧阳宁明 雕塑家
  • 黄文勇 徽州漆艺传承人
  • 杨光三 水冲石砚传承人
  • 都婉莉 叶雕传承人
  • 徐秀贞 东昌府木版年画传承人
  • 支盛花 剪纸老人
  • 谈栖枫 潍坊核雕传承人
  • 廉振华 侯马皮影代表性传承人
  • 王兵 斫琴师
  • 张庆祥 书法家
  • 杨中广 葫芦雕刻传承人
  • 张国民 青州剪刀制作技艺传承人
  • 史月明 高平泥塑传承人
  • 结语
  • 第四章 手心里的温度
  • 赵慧萍 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
  • 胡灶兵 徽墨制墨人
  • 陈明珠 邵芝岩湖笔传承人
  • 孙金龙 制笔人
  • 严三男 裁缝
  • 杨红卫 潍坊风筝传承人
  • 张海平 代县面塑传承人
  • 郎志丽 “面人郎”第二代传人
  • 陈永昌 北京刻瓷技艺传承人
  • 李素梅 蝴蝶画、烟盒贴画制作人
  • 李爱珍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稷山螺钿技艺传承人
  • 赵翠莲 侯马皮影代表性传承人
  • 李世伟 孝义皮影国家级传承人
  • 许世忠 祁县砖雕传承人
  • 温建明 太谷砖雕传承人
  • 俞有桂 徽州三雕项目国家级传承人
  • 江亮根 歙砚雕刻国家级传承人
  • 陆美英 缂丝技艺传承人
  • 结语
  • 第五章 春天在哪里
  • 张晓栋 手制书传承人
  • 闫民 冷兵器研磨师
  • 段改芳 原山西省群艺馆研究员/剪纸项目传承人
  • 朱岱 歙砚制砚人
  • 汪芬芬 雕版印刷传承人
  • 朱中华 古法抄纸传承人
  • 宋玉如 古法抄纸传承人
  • 刘厚生 满语文项目传承人
  • 杨根连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玉雕项目传承人
  • 结语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个评分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