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史学名家冯天瑜新作。重新定义长江文明的历史角色,构建长江文明文化体系。

内容简介

人类文明是江河的赠礼。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是史学界的共识,也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多元一体的印证。自唐宋以来,中华文明的重心逐渐由北向南转移,长江孕育并见证了数千年来中国历史的勃兴与流变。本书纵览古今,在全球视野之下,综合介绍了长江文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文化优势,及其发展历程、文化分区。长江全流域资源丰厚、人文兴盛、经济繁荣,是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符号,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维持着中华文明的持久生命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长江流域的自然与人文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并历数了世界其他大河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特征,与长江文明进行对比辨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长江流域的认识和考察也是逐步形成的,作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打破区域阻隔,从中华文明的高度重新建立对长江文明的整体性认知,详解长江、黄河并立的文明格局,定义长江文明的历史角色。

本书提纲契领、面面俱到,从时间、空间、自然、文化多个维度讲述,同时又简明、易读、丰富,是史学名家面向大众推出的文化读本,一书通晓长江文明分支及内核。在长江文明的统一概念之下,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更成体系,因此本书也是剖析长江全流域自然条件与人文理路的指导性书籍,对长江地区未来的文化与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江水滔滔而逝,奔涌数千年,长江沿岸孕育了太多中华文化地标、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英杰,形成了推动中华大地不断更新发展,塑造我们共同的民族品格与家国记忆的强大文化力量。在长江文明这一统一的概念之下,文化记忆与遗存将更成体系,唤起对长江流域历史与将来的更多关注。

目录

  • 版权信息
  • 长江礼赞
  • 导言
  • 第一章 自然长江
  • 第一节 流域
  • 第二节 干流
  • 第三节 支流
  • 第四节 湖泊
  • 第二章 自然长江认知史
  • 第一节 主干之辨
  • 第二节 江源考察
  • 第三章 大河文明纵览
  • 第一节 诸大河文明
  • 第二节 “人类文明发生线”横贯长江流域
  • 第四章 文化分区
  • 第一节 上游:羌藏文化、滇黔文化、巴蜀文化
  • 第二节 中游:荆楚文化、湖湘文化
  • 第三节 下游:赣皖文化、吴越文化
  • 第五章 文明演进
  • 第一节 中华文化的母亲河
  • 第二节 经济文化重心南移
  • 第三节 近代文化的推进线路
  • 第六章 水运交通
  • 第一节 早期运河工程
  • 第二节 长江与黄河的纽带:汉江
  • 第三节 近代航运
  • 结语 守护与瞻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长江文明》

    长江,从雪山走来,自北而南,腾跃于羌藏滇群峰间,又东折入川,接纳巴蜀众水,汇巨流冲决川东绝壁,迎来荆楚平野,阅尽吴越繁盛,终倾注于大海。长江流域人文兴盛,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与黄河流域之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羌文化并耀千秋。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内容丰富详实,不仅有关于长江自身水文地质的详细描述,也有沿江文明演化的介绍,从古蜀到荆楚再到吴越,颇为详备。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对比分析是本书的亮点。本书可以与葛剑雄老师的《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相互参看。黄河、长江是华夏大地上两条绵延的长线,把我们国家各个部分连缀在了一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大国的基因也因为这两条河流的存在,在远古时候就被埋下了。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两河,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可不察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长江文明科普书籍

        武汉人,至少了解了汉江的历史,今就在琴台汇入长江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